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纂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年会概述

来源 :辞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hlgh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22—25日,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纂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年会在烟台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纂现代化委员会主办,上海辞书出版社和鲁东大学联合承办,北京金远见电脑技术有限公司(文曲星)、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康明多译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来自高校、出版社和电子技术公司的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提交论文35篇。
  8月23日上午,在紧凑的开幕式之后举行了大会主题报告。张志毅《辞书现代化的新理念》、张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最新进展与辞书编纂》主要探讨了辞书编纂现代化的一些理论问题,乐嘉民《辞书质量技术保障系统与复核数据库的应用》、常宝宝《语料库检索结果的自动聚类》主要介绍了他们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功能、特点与不足。这四个主题报告为大会定下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而又务实的基调。
  23日下午起,会议进行论文交流。论文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辞书编纂现代化的一些理论总结及设想。徐祖友、周澍民、王泽鹏、王强军等都发表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见解。亢世勇《关于辞书编纂现代化研究的一些设想》引起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辞书现代化就是要在辞书编纂手段、辞书内容和传播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实现数字化,今后的工作重点主要在语料库的精加工、语料库在辞书编纂中的应用以及辞书编纂系统的开发与改进等方面。
  二是语料库的开发及在辞书编纂系统中的运用。这是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个热点议题。正如商务印书馆王永耀《辞书释义中语料库分析的应用与原则》中所言,“语料库是辞书编纂重要的资源支持和技术手段,合理运用语料库并引入语料库分析方法进行辞书编纂是辞书编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已是辞书界和学界的共识”。孙述学、李晓静、曲清琳、李小红、中文楚雄、郭曙纶、李德俊、何星等都探讨了现代辞书编纂中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问题。大家普遍认为,语料库运用与辞书编纂的结合正在快速冲击传统的辞书编纂方式,大力推进辞书编纂的现代化。已经成为目前辞书学界关注的最大热点。
  三是电子词典的建设以及网络资源的应用。李蓝、彭涛、田野、张新智、由丽萍、李茹、姜岚、王宝刚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大家一致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搜索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网络词典在内的电子词典必然会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中使用的一类重要参考资源。
  四是在语料库基础上进行的一些具体研究。信息时代促使语言研究朝着技术化、现代化层面延伸,借助语料库对某一具体语言问题进行研究正反映了这一发展趋势。田立宝《<说文解字>反切注音统计分析》、徐德宽《计算机辅助词语搭配研究实验——以“珍惜”和“爱惜”为例》、于屏方《关于WordSketch技术的汉语词项的搭配显著度分析》、孙道功《面向语言处理的析义元语言词典的编纂》、卞成德《非释义性“是”字句研究》、金学影《地域文化与语言修辞》等文章,都体现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代表们畅所欲言,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新和务实的结合,展示了辞书编纂现代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会议圆满完成了预定的议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将对我国辞书编纂现代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会议还产生了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纂现代化专业委员会新一届组成人员名单。
其他文献
用有源阱型中子符合计数器(AWCC)装置和JSR-12符合计数器对为有源符合中子无损测量而研制的铀标样首次进行试用性检验。测试了32个样品,其中,质量为20g的样品24个、40g样品4个及8
我一个人走在山路上。两旁的木麻黄长得很高很高,风吹过来,会发出一种使人听了觉得很恍惚的声音,一阵强一阵弱的,有点像海潮。海就在山下,走过这段山路,我就可以走到台湾最南端的海滩上。月亮很亮,把所有的事物都照得清清朗朗的,山路就像一条回旋的缎带,在林子里穿来穿去,我真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白昼的回忆常会被我忘记,而月亮下的事情却总深深地刻在我心里,甚至连一些不相干的人和事也不会忘。  就好像有一年在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