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

来源 :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尚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按照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科学设计和精心营造。
  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已占全国高校总数的一半以上。高职院校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谋划着各自的发展道路,其中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各高职院校着力打造的竞争制胜点。
  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旗帜,是和谐校园的灵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一所优秀高校的校园文化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沉淀、积累、提炼,而对于大多数新建高职院校来说,要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需要一个长期探索和积累的过程。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诸多误区。
  一是片面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只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明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精神文化建设隐含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这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东西,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职能作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忽视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
  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面上。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轨道,并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工处和团委,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割裂了校园文化建设与专业设置、师资培养、课程开发之间的联系,人为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这实质上是对校园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
  三是缺乏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为此,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都应突出这个特色。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和特色却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如果与咄咄逼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相比,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明显逊色。
  四是缺乏现代气息。我们的校园文化惯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治学格言、立身之道等,一些诸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人人耳熟能详的内容充溢着板报、橱窗和宣传栏。而现代科学的学习方法、成才的途径、谋生的方法、竞争的手段等现代信息少之又少。
  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上述不足,其实质是我们的教育观念、方式、手段落后于现代社会要求的具体反映,削弱了现代素质教育的力度,冲淡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拉大了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心理距离,不利于学生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利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不能一味地模仿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必须按照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按照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科学设计和精心营造。既不能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也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一要突出鲜明的职业特色和具体实在的职业内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与职业定向教育紧密结合,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也就是说,高职院校要根据本校所具有的特点构建校园文化,培养校园精神,树立校园形象,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风貌。特色是每一所高职院校的无形资产,都具有广告效应。学校就是通过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营造,把自己的“产品”培养成“名优品牌”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高职院校只有通过市场对其“产品”的检验,才能确立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获得生存的权利和发展的机遇。
  二要赶上时代的步伐,融入现代气息。21世纪是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校园文化建设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赋予校园文化新的内容,如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谋生创业、人格塑造、诚实守信、终身学习等等,要将现代工业文明、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知识、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充实到校园文化的内容之中,使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播感受到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脉搏,要打开“窗户”把校园外的清新空气引进来,为学生创造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这样校园文化才会有源头活水,才能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精神与专业教育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不同,它要求学生把学到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塑造出学生的高尚人文精神和高品位的思想修养。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生动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冲淡校园学习、工作的紧张气氛,并以其特有的娱乐性、欢快性、参与性,极大地丰富着广大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培养健全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的丰富和创新。诸如结合现实问题、国内外重大事件、科技发明、重要节目等举办专题讲座、辩论、征文、社会调查、座谈会、技能大赛、智力竞赛,以及结合专业的专题讲座、就业信息发布、模拟招聘、操作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自由开放、具有本校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其次,正确处理校园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当前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在强有力地影响和冲击着校园文化。青年学生的自身特点使他们更易于接受和迎合社会通俗文化,并且由于知识阅历、判断鉴赏能力的欠缺,极易陷入盲从,甚至迷失自我。所以我们在尊重学生青年学生中通俗文化的同时,必须正确把握校园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是注重物质载体的建设。物质载体建设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主要体现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其一。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中外许多大学都十分重视在校园、校舍的设计布局、校园文化景观,图书馆建设中渗透校园精神,努力营造高校特有的校园气氛。如清华大学的清华园、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南开大学的周恩来塑像、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塑像等等。所有这些都起到了一种无声语言的隐性教育作用,产生了自觉自愿、潜移默化的效果。因为“对大学生真正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他们周围的生活和环境。一切真正学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靠他们自己的智力和积极活动,而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学到的”(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总体设计,布局,一定要反映学校的精神和校风,与学校的特点、特色相一致,并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校园建筑的设计应体现三个原则,即注重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其二,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学校要发展,必须首先下大力气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近几年,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学生活动场所已日显稀少,文化设施日显不足,这在高职院校中尤为突出。学校应在努力挖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同时,增建、增设学术厅、报告厅、演讲厅、学生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以保证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
其他文献
摘 要:长期以来,桥梁中的裂缝一直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桥梁施工;裂缝成因;应对措施  混凝土作为桥梁施工的主要建筑材料,施工中的裂缝产生归根到底就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本文所探讨的混凝土裂缝,主要是我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裂缝,也叫做宏观裂缝。从短期来看,虽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细小裂缝不会影响到桥梁
摘 要:螺纹钢的用量在建筑材料中占比最大,对工程项目成本影响也最大,研究螺纹钢价格的波动趋势显示已是重中之重。而热卷板和螺纹钢同属于黑钢产品,两者的价格走势高度拟合,本文通过热卷板和螺纹钢的价差对比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步性,找到螺纹钢的一些确定性机会,从而服务于工程项目材料的材料采购计划。  关键词:热卷板和螺纹钢价差;正常区间;极端价差  1 基本面层面的区别和联系  螺纹钢和热卷板同属于黑
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对低年级的基础教学,增强基础、加强对中年级的阅读口语教学,提高思
结合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行为特点,本文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应对策略做以探讨
摘要: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产权制度呈现出三方面的特点,即产权主体的多样化、产权界定的模糊性、产权问题的显性化,完善的措施包括对产权进行有效分割、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提高产权主体的认知能力、坚持产权制度的演化观点。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产权 产权界定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1983年开始兴起的,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民办高校主体地位不明确。第
共生是社会和谐的的体现,而企业之间的共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之间的共生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风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经被提到了与民族生死存亡相关的至关重要的高度,实践“创新教育”也就成为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信息技
一般对公司的评价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方面是宏观面的分析,包括行业、政策及整个市场等的状况;另一方面是微观角度,即公司的具体信息,而其中财务信息对于投资者评价一个公司的经
薪酬是作为员工激励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薪酬设计中可不忽视的保健因素及其不足。薪酬设计中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应均衡设置。
石油施工企业主要有流动性大、施工点多、区域面广、不确定因素多、施工现场工作面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并且石油施工企业大多数为国家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