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语文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upiao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管理中,师生之间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即在师学的互动中,学生的表现与教师预设的不一样,或者远远超乎了教师的预设范围,笔者作为体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此情况深有体会,虽然它极大的阻碍了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但笔者从未对此放之任之、置之不理,而是一直致力于对此相关课题的研究。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对体校语文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的成因及对策阐述几点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体校;语文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成因;对策
  在体校任职的教师都有这种体会,想让班里的学生安心认真地上好一节课,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上课期间学生看手机、随意讲话、睡觉等现象频现,管理起来十分困难,导致学生无法吸取到他们应该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对在语文课堂管理中不和谐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阐述几点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体校语文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的成因
  (一)体校生的特点,导致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的产生
  体校的学生,身体素质好,但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十分薄弱,且自身存在很多的不足,如:1.多动、好动。这是由其运动员身份导致的,在语文课堂上,静不下心来,喜欢左看看、右聊聊,导致课堂秩序混乱,这是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2.懒惰。体校生对于文化课的学习没有太大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愿意动脑筋去思考,觉得只要把体育项目训练好就行了,文化课不重要,所以在课堂上会做各种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且把教师的话当作耳旁风,置之不理;3.脾气暴躁,易冲动。体校生,脾气暴躁、刚烈,易冲动,一旦与人产生了矛盾,容易使用语言、肢体冲突的方式去解决,反抗情绪严重,不太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
  (二)教师本身的因素,加剧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的产生
  面对学习基础、学习自觉性差的体校生,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态度上表现出消极的做法,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学生不干扰自己的教学进程就可以,这样造成了学生越来越猖狂,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越来越多,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同时部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为完成教学任务片面追求教学进度,师生之间缺乏感情交流与信任基础,课堂气氛沉闷,合作互动活跃度低,对于如何行之有效的发挥学生主动性,没有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法。
  (三)学训的矛盾,加剧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的产生
  “学”指体校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训”指他们的专业运动训练,而半天文化课、半天训练的时间分配,意味着体校生的学习时间大幅缩水,教师每一节课频繁的新知识的传授,对于本身学习基础较差,又没有足够时间去消化的体校生,无异于雪上加霜。久而久之,随着知识难度的深入,学生的厌学思想愈发严重,仅有的一点学习信心也被渐渐消磨,教师的教学难度也愈来愈大。
  体校语文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的成因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二、体校语文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的解决对策
  (一)制定课堂规则,促成学习习惯的养成
  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已基本定型,难以改变,所以,为了使课堂教学有序顺利地进行,制定学生有能力遵循的课堂规则是头等大事。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具体的班级班规作为限制学生行为的条件,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在课堂上看手机、玩游戏、睡觉、擅自离开座位、大声喧哗、顶撞老师等行为会受到怎样的惩罚等等,这样使学生明确自己行为正确与否,能对教师顺利管理课堂带来积极影响,从而减少语文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的发生。
  (二)端正教学态度,对不和谐现象及时处理
  尽管体校生主要任务是体育训练,但是学好文化知识,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事,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若有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态度,承担起作为教育者应有的职责,不可对学生的干扰行为放之任之,应该及时制止,指出错误,并进行相应的处罚,“杀一儆百”,这样,就能减少甚至杜绝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的产生。
  3.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备课时必须透彻地了解学生,了解其对语文学科的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其学习态度、能力、方法及习惯等等,以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努力创造宽松自由、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上应该学会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克服畏学心理,矫正厌学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借助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体校课堂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和谐现象,除了体校生“学习差”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品行差”,所以,我们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道德情操。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包含德育因素的文章,身为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知道何为道,何为德。
  以《背影》为例,除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可以重点让学生体会朱自清笔下浓浓的父子情,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从而变得珍爱亲情、尊敬父母,学会尊敬父母了,必然也会尊敬身边的其他人,持有尊敬之的心,必然能听取教师对他们的谆谆教诲。
  以上即是笔者对体校语文课堂管理不和谐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的几点粗浅看法,希望可以为其他同仁在相关主题的研究上,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孙幸.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与实施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2011(08).
  [2]李秋萍.当前师生课堂和谐话语权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05).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公园路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成为每个高校的首要任务,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只有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学习型辅导员才能够胜任,所以,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不仅仅关系着其自身的素质发展需要,更关系着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需要。本文从阐述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的入手,针对目前学习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