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院校优势教育资源共享提升职业能力的研究

来源 :继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和院校“各自为政”的藩篱,发挥各院校的优势,以其所长补其所短,共同培养人才,提升其职业能力。教育资源共享作为科学调配使用现有教育训练资源的有效途径,既可以达到在不增加训练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实现跨军种、跨体系联合保障,提高教学训练保障效益,满足院校联合教学和部队联合训练的需求,也可以克服教学训练保障资源利用率不高和重复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育训练;资源共享;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以院校优势教育资源共享提升职业能力,是指一个地区的军队院校、科研院所、部队、地方高校之间通过教学训练资源的共享共用,其中涵盖优秀师资、精品课程、图书情报、仪器设备、训练场地和实践基地等多种资源共享形式,达到“能打仗、打胜仗”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教育资源共享对于提升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一)实现强军目标的使命召唤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强调指出:“要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实施好科技强军战略和人才强军战略,坚持院校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军队院校建设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军队院校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中,承担着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使命任务,适当增加军事教育训练的投入和资源消费量是必要的,但如果按照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以大量的投入和消耗军事训练资源来实现军事教育训练现代化,也是必须坚决纠正的。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等途径,走内涵式节约型军事教育训练现代化之路,是军队院校军事教育训练改革与发展的正确选择,其发展潜力又是巨大的。
  (二)资源配置状况的问题倒逼
  从整体上讲,当前军队院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状况依然存在,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与现有部分资源闲置的“二律背反”,成为制约军校学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军队院校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即使教学力量雄厚的综合类院校,也有个别学科需要支援的现象。少数院校则往往因编制和教学时数较少,更需要向教学力量雄厚的院校求援。与整体资源短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局部又存在较多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过剩”现象。比如,重复设置学科专业,培训任务交叉重复,教学训练场地与设备设施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还依然存在。
  在目前体制下,院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仍然是难以避免的。这种不平衡现象既是教育资源分配的规律性体现,也是强化院校之间竞争的重要推动力。竞争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平衡和不平衡也是相互转化的。充分利用、优化配置已有的教育资源,走出一条提高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的路子,已成为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教育资源共享的益处
  实现师资、课程、场地和设备等方面资源共享,可以改变当前教学资源浪费及职业能力培养在低层次上徘徊的状况。
  第一,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益于克服我军资源集约化利用方面存在的缺陷,缓解资源保障所面临的诸多结构性矛盾和困难,这也是教育训练动态保障要求的需要。
  第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益于进一步实行开放办学和联合教学,是扩大办学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在我军整体办学水平不均衡的情况下,开展资源共享,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区院校教学力量的作用,节省财力和物力,又能解决大量的“燃眉之急”。
  第三,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益于各军队院校强化自身优势,在竞争中树立自己的精品课程和品牌专业。一方面,可以促进专业间的不断交流和互动,防止学科和专业僵化,使得学科链被有效打通;另一方面,伴随着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派生出许多新的学科,这无疑对军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凭某一个学科或某一所专业性院校提升军校学员职业能力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只有加强一个地域或更大范围的合作,形成综合学科优势,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
  二、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
  (一)院校内部共享多、校外之间共享少
  教育资源共享在军校内部一直都存在,比如:学生共用一个图书馆、一个大教室、一个体育场等,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体现。相比于校内资源共享,校外之间的共享较少。很多军队院校的教育资源仅供本校使用,不对外开放,这对军队整体人才培养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这种局面的造成,主要是部分院校打“小算盘”,单纯以本单位受益大小、是否吃亏来衡量资源共享的价值和意义,未能处理好“奉獻”与“索取”的关系,从而损害了军事教育的整体健康发展。
  (二)教员共享机会多、学员共享机会少
  当前军队院校资源共享还不规范、缺乏制度性保障,这使得广大师生不得不通过私人关系获取资源。教员在这方面比学员有优势,因此他们能相对比较容易地获得所需的资源,而大多数学生由于不具备这样的关系条件,获取想要的资源就显得非常困难。尽管他们对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无论是从共享渠道还是从共享内容方面都是非常有限的。
  (三)资源共享层次低、共享内容不丰富
  当前,院校部队间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和区域联合保障计划的实施,使教育资源共享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如西安地区同类院校间实现了部分基础课程的联教联考,部分综合训练场成为同地区军队院校军事技能训练场地,部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协同演练等等。但是这种共享仍停留在一些低成本的开放设施和基础课程等,教育资源共享内容不够丰富、层次相对较低的现象依然存在,还有很多优质教育资源没有实现共享共用,仍有待于开发和利用。
  (四)制度落实不彻底、组织机构不权威
  现已颁布的有关资源共享的一些章程、暂行规定、规章制度,从组织制度管理、人员管理、经费管理、装备器材管理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系统的规定,但各单位在规章制度的落实上还不能真正做到按章办事,缺乏必要的规范性。各地区院校协作中心作为负责协调区域资源共享和联合保障的地区性横向协作组织机构,具有协作组织虚体性和协作关系松散的特征,运用系统论来分析,这种特征容易导致各单位对资源共享工作的规范和重视难,是很难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三、通过教育资源共享提升职业能力的对策
  (一)升华思想认识,树立协作共赢理念
  升华思想认识,主要是各级机关尤其是院校的主要领导,要以对军队建设高度负责的大局观念,以無私帮助和相互支援的宽厚胸怀,积极支持、参与各项资源共享,以全面共享为途径实现院校建设与部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形成“全军办院校、合理育人才”的良好局面。
  一是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补意识。军事教育训练是一项培养人才、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各种资源的综合集成与运用,也需要人才群体的共同协作。就院校而言,无论是学历教育院校还是任职教育院校,都离不开相互之间的支持和帮助,自己的资源优势可弥补别人的资源不足,别人的资源优势也可以弥补自己的资源不足。只有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帮互用”的互补意识,才能真正为资源共享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互利意识。由于军队院校的地理位置、人才队伍素质、训练条件与环境、教学水平、信息渠道等都存在着差异,也由于总部及主管机关对教育训练的经费投入长期采取非均衡发展的策略,使得部队与部队之间、院校与院校之间的资源积累和需求差别较大,这种状况的存在,就要求教学训练条件好、教学水平高、各类资源雄厚的院校和部队,通过共享这种形式,充分发挥示范和牵引作用,主动向那些条件相对较差的院校和部队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以促进和带动其他院校、部队的共同发展。
  三是树立“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的互惠意识。当前,教育资源共享最大的障碍就是“与己无关,搁置一边”的思想作怪。教育训练资源的整合、流通和交换,是共享共用的必由之路。要切实树立“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的互惠意识,这也是实现资源整合共享的基本条件。资源共享就是通过双方、多方相关资源的整合、交流与交换,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健全共享制度,发挥协作中心作用
  军队院校协作中心作为地区性的横向协作组织,成立36年来,不仅为缓解院校办学经验不足、场地设备短缺、人才匮乏等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促进院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高等方面,也显示出特有的优越性。通过院校协作中心,军队院校可以开展从师资互聘,到训练设施、设备、场地的互用共享和合作共建;从互开急办的新课程教学,到参与国家精品课程、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建设;从组织通用教材、讲义的联合编写,到参与优秀教材推广;从院校与部队互为依托、同训共演,到联合开展教法训法研究等诸多方面开展资源共享工作。同时,协作中心作为区域性联合教学的计划和协调机构,联合所在地区军队院校、地方院校、战区部队等方面的教学力量,综合利用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教学要素,进行军队院校、地方高校、战区部队、科研单位之间的协作,形成“四位一体”的大教务、大计划、大课堂,实现集约化、规模化育人的教学协作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整合,有效提高教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
  但是,军事教育资源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协作的单位既有军队院校、科研院所、驻地部队,又有武警院校和部队,还有地方高校、科研机构等,各单位的性质、隶属关系、使命任务、行政级别、学科专业等都不尽相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具体需求、价值取向等也各有侧重。协作中心在协调、平衡和再分配人力、财力、物力、技术、信息,特别是师资、训练场地、教室、实验室、武器装备、教学设备、网络信息资源、图书情报资料、教育训练科研成果等资源上,协调难度更大。如果没有规范化的制度约束,各单位各行其是,协作就难以发挥其作用、实现其目的。
  此外,加强军事教育训练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共用,既要靠制度约束,也要注意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通过正确的政策引导,促使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共用成为一种经常性活动,通过“付出多、补偿也多”的政策导向,促使区域内院校、部队自愿参与资源共享。
  (三)创新共享手段,构建网络服务平台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依托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共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要建立并完善全国教育与科研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提高教育与与科学仪器网络化利用水平,推动教育与科研资源的共享。相比于传统共享模式信息量小、费时费力、受益面窄等缺点,网络服务平台可以有效整合设备资源、智力资源、资金资源,打破空间限制、地域限制、部门限制,开放共享共用,提高设备投资效益,更好服务科研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当前,不少军队院校内部都建设了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但集军队院校、科研院所、地区部队、地方高校于一体的全方位区域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还处于起步状态。从全军情况看,已有的区域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质量还不高,存在信息量少、内容单一陈旧,吸引力不大,点击率不高等问题。因此,结合当前现有共享平台的优缺点和区域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通过充分整合区域内院校、科研院所、部队、地方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营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管三位一体的综合环境和一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功能强大、布局合理,安全可靠、互联互通的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网络服务平台,既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保证资源朝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区域优质教育训练资源流的格局,又能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融合,提高区域内军队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同时在构建及应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网络服务平台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由于资源共享需求是一个动态、流动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完善精品课程、优秀师资、实验室仪器设备、综合训练场地、实践基地等资源数据库,实现为用户提供急需、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二是要设计一套完善的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标准、实施方案和保障体系,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环境;三是注重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推广使用,形成覆盖区域内教育训练科研单位的全方位的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四、结语
  在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日渐便利的今天,实现院校教育资源共享,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育效益,保证资源朝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军校学员职业能力水平,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教育训练协作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3]丁宝明等.协作中心育人30载——兼论军队院校协作工作的创新发展[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4]张利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与提高教学质量研究[J].电子制作,2014,(1).
其他文献
近几年,生物科学发展迅速,天然产物化学开始逐渐应用生物转化。文章首先对生物转化中主要的几种化学反应进行了介绍,进而阐述了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应用。
随着测井采集技术和测井资料评价技术的飞速发展,测井技术在储量计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四川测井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开展探井测井精细解释
毛管压力曲线表征了储层岩石孔喉大小和分布,对于孔隙性储层而言,岩石绝对渗透率主要取决于孔喉分布.通过对来自吐哈、辽河、胜利、四川德阳新场气田等油气田不同砂岩储层岩
为了提升棉花的产量,我国调整了对棉花的市场价格的控制,使棉花的市场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农户在种植棉花时,要更加注意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的预防,基于此,对棉花栽培技术及病
9月EMO汉诺威展览期间,德马吉于9月18日展会的第二天迎来了中国航空一集团与中航技代表团的领导们莅临展位参观。这次代表团的成员在中国航空工业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
冬季.在没有暖气装置的办公室里.敲打键盘的手指冻僵了的感觉.一定让你倍感难受。现在就让这一款漂亮而新潮的USB保暖手套来温暖你的手吧!
为了掌握新安煤矿高地温、高湿度煤层自然发火规律,对新安煤矿3402工作面煤自燃特性基础参数及自然发火指标气体进行了研究,确定了CO作为煤自燃早期预测预报的指标气体。采用束
财务评价和项目决策对现金流量考察的角度是不同的:财务评价是从项目开始到结束以现行的财务制度评价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项目决策是以现在的时间为起始点
分析了热管空气预热器的应用环境及特点,介绍了热管元件的研制与性能测试及换热器的整体方案设计,经实用证明是有效的.
采用“3414”设计对硅钾镁三元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硅、钾、镁合理配施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光合特性。(2)本试验条件下,合理配施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