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益终身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peng46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将这两句话合二为一就是: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新课程计划对学生也提出这样的要求:“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的确,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思考、行为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这也说明了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用,而一旦养成了坏习惯,也会贻害一生。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细心观察,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待人处世的习惯,为学生将来立足社會打好坚实基础。那么,好习惯怎样才能养成呢?
  一、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
  作为班主任,我深刻地理解每个孩子都有追求上进、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和赞扬的渴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难免会出现自制力不强、持久性差、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批评、训斥,就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思考冷静后再去处理。这样的效果肯定比发怒更管用。所以,当老师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时一定要有平和的心态,多一些理智的思考,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提醒和鼓励,少一些批评,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我们老师自己的心理健康。
  我们班有一位男同学,特别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要招惹同学。我曾经很严肃地找他谈话,但是他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有一次,我发现他唱歌节拍很准,就让他领唱,同学们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让他的自尊心得到满足,逐渐与同学有了礼让,并主动教同学唱歌,与同学和睦相处;更可喜的是,他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为集体做好事了。他的变化,得到了所有同学的肯定,期末大家一致评他为“进步之星”。
  二、用二、心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使班级的学生形成一个遵守纪律的圈子,班主任更容易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三、用行动起表率作用
  榜样是一把尺子,一盏明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长同步,并且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等特点;家长的言传身教、情境影响对孩子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从家庭教育来说,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自己做好榜样。另外家长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自己不赌博,教导孩子不能参于,自己不讲究吃穿,教导孩子要节约,自己尊敬老人,教育孩子也要尊敬老人等等。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所以家庭教育十分重要。虽然现在很多家长长期在外打工,但是家长也要经常和孩子联系,请老家的长辈给予关注,时常关心孩子,而不只是一味给钱,其他放任不管。
  其次要从教师开始,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如要求学生守纪律、有礼貌,教师自己就要守纪律、懂礼貌,否则学生就不听你的。又如要求学生有干净整洁的仪容仪表,那么老师也要以朴素大方的形象示人,给学生以榜样。老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才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都要在班内进行表扬,促进其他学生互相学习。并且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与家长多进行沟通,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四、用信息桥梁进行家校互动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对此,我们建立了家校互动平台,通过电话、短信、微信以及家访活动,汇报学生在校表现,并了解孩子在家情况,交流育子心得,希望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教育无处不在。因此老师要付出耐心、恒心、爱心去教育孩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通讯地址: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湖下銅湖路二巷23号
  联系电话:18923002100 邮编:514300 邮箱:695780359@qq.com
  工作单位:广东省丰顺县汤坑镇侨思小学
其他文献
拓展训练以它“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  一、心理拓展训练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及双人项目,沟通项目、破冰项目、团队协作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练习,达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社会生活和竞争的能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不断向纵深质量方向关注,模拟教学法因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备受职业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青睐,但目前还没有研究搭建出模拟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较为完整的体系。在此,本文以《幼儿心理学》教学为例,试图搭建模拟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的结构视域,并进一步探索其微观路径。  [关键词] 模拟教学法;幼儿心理学;中职;结构视域  [作者简介] 李想(1992-),女,山东德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细碎繁琐,要成为一位出色的班主任,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这里的心是指“爱心”“细心”“耐心”“信心”“慧心”和“包容心”。  关键词:爱心细心耐心信心慧心包容心  一、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爱学生,关心他们的人身安全,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学生生病了,我会打一个电话送上关切的问候;学生退步了,我及
期刊
人类大量的知识和信息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儿童早期开始的,如果说阅读是学习的基石,那么,儿童阅读就是基石的核心。因此,早期阅读更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  儿童早期阅读的材料是图书,其中儿童文学以独特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不仅具有认知和教育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和娱乐功能。儿童文学的特点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相对应相合拍的,它适合儿童的接受心理、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它将那些“有
期刊
在我省首次使用的新课程教科书(下称“新教科书”)中,立体几何的教学板块与以前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下称“原教科书”)中相应板块对比,无论是从章节的呈现顺序还是从内容的要求上来看,我们都可以感觉到此板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由原教科书中一个集中完整的章节(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变成了新教科书中的四个零散部分(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必修2第四章
期刊
摘要:“滋润心灵,情感教育。”润心教育通过赏识教育滋润学生心灵,从情感教育入手,通过深入心灵的教学方式激发出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意志、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英语。学习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一种欣赏教育,其本质是对学生的爱。学困生在内心深处更渴望教师的真心关怀与帮助,教师通过更多的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潜力。  关键词:赏识教育、润心教育、学困生  古语说,“争
期刊
21世纪的教育是培养新人才的“素质教育”。“和谐校园”、“和谐课堂”是实现新型教育的载体;“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是实现新型教育的桥梁;动之以情的微笑是架起这座桥梁的良药。冰心老人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有爱就有一切。”诗人说:“微笑是阳光。”师爱具有特殊的魅力,而教师的微笑,是教育学生最好的一种手段,是让师爱翱翔蓝天的翅膀。  一、微笑,体现了教师的良好的心境。  在
期刊
【摘要】笔者从事乡镇初中物理教学20年,每接手一届学生都会发现,存在着相当多的弱势群体,他们或者对学习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其它原因造成学习特别吃力,这些学生大多不被老师、同学注意,久而久之,就失去学习的热情,作为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赏识会给学生们带来自信,提供动力,其奥妙就在于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希望,给自己信心,激发潜能。因此,作为
期刊
很高兴能和大家探讨公民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面我对《润城段沁河水资源利用情况调查研究》的活动设计与开展情况做一下介绍。  一、说课题选择  (一)课题产生的理论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生活、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课程,其内容包罗万象,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甚至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都可作为教学资源,在活动课中经艺术整合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中教育得到不断地发展壮大,但相应的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生因多种原因,心理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影响着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此,重视并解决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及学校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  关键词:西部贫困地区 普通高中 学生心理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逐步得到贯彻和落实,高中教育不断发展壮大,高中教育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