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理人要做事拿不到权杖会难受,可拥有了权杖后又被糊里糊涂收回。更难受。

经理人往往闹不明白自己的权杖为什么被收回,于是便开始揣测老板收权的心理动机。其实。经理人权力被收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主要来讲,有以下因素:投资股东、市场环境、企业发展阶段、经理人自身、老板以及其他外部不知情因素等。但我们这里主要探讨经理人自身的原因导致老板把权杖收回,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理人的阀霸作风
随着逐渐对企业的熟悉,经理人往往容易把自己原来在其他企业熟悉的一套做法带进来.而不注意企业的实际状况,生搬硬套,而且凭借手中获得的权杖生硬地往下压,出现“不换思想就换人”的阀霸作风,导致组织原有成员和老板的反感。
经理人喜欢改进流程和制度,喜欢灌输某些新思想。但老板会担心企业原来某些自己喜欢或习惯的做法会改变。而对新事物又没有把握。一旦企业内出现了变革的阵痛,再加上经理人又没有及时做好上下左右的沟通。就可能导致老板决定把权杖收回。至于收回的方式可以是多种,或是循序渐进,或是快刀斩乱麻,没有一定之规。
经理人“烧火”出错
经理人有时也挺难的,如果事先都和老板先沟通,老板一否定,就没有运作的机会了;如果不沟通而擅自行动,又逢大动作,必然导致老板的干涉。甚至把已经授予的权杖再收回。
人常言:“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么经理人上任后这三把火该不该烧?烧什么?如何烧?烧到什么程度?没有固定模式。但不论如何,经理人在烧火之前还是应该先与老板沟通。如沟通不到位。烧错了。烧早了,烧晚了,烧糊了,都有可能导致老板收回经理人的权杖。即使是职场老将。如果在某一重要事情上做错了。产生了较严重后果,同样也可能被收权。
经理人功高震主
功高震主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要命的是,有时不是经理人存心想震主,而是明明不想震主,可偏偏就震了主。也就是说,震主往往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权和势结合起来构成足够的影响力时,所有的力量、资源、人心都聚拢到经理人一边时,经理人自然就具备了震主的条件。
而这是日积月累形成的结果。是经理人靠着自己的智慧、能力、勤奋等。握着老板授予的权杖带领着团队一步步地打胜仗获得的。积小胜为大胜,大家日渐佩服经理人。经理人说什么是什么,指到哪里大家打到哪里,形成了强有力的战斗团队。
这样对企业不是有利的吗?老板躲到后台坐地收银不就成了吗?这得看是从哪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经理人的角色和老板的角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是不一样的。在市场经济不十分发达和法人治理结构并不完善的今天,一旦经理人在企业形成了足够的强势。虽然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往往也会形成盲目崇拜。当经理人出现失误的时候,由于角色的原因。同样也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更重要的是,经理人只是责任的传递者,而不可能承担真正的责任,尤其不能承担投资责任。而老板却要全部埋单,尤其涉及到法律责任,作为老板(法人代表)是要全部承担的。所以,老板为了避免危局的出现。会去矫正企业失衡的权势结构。当然,要消除经理人的势是不容易的。而要消权则是很快就能办到的。于是历史上就有一夜之间连降八级的消权经典案例。没有了权的势。和没有势的权都将不再震主。所以。经理人自身的权势积累变化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被老板收回权杖,否则对老板、对企业、对经理人自身都是危险的。
经理人的欲望太多
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有的老板会发现经理人的欲望太多、大大,当然这里指的欲望并不完全是非分之想,而是经理人正常的、想把企业做大干好的欲望。
每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不可能干无限的事情。当然有些经理人善于整合资源。但毕竟是有资源可整合。整合也是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离开了合理的范围,就是冒进,是赌,就会出现放卫星的局面。经理人想法太多,会把企业有限的资源分散使用,导致任何事情都做不成。欲望太大,吃了会消化不动,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最终导致企业出现危局。
企业做大做强是日积月累量变的结果。是所有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健康发展的结果。每一家健康的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背后。都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更不是靠漂亮的商业计划书就计划出来的,也不可能是简单地高喊几句激动人心的口号就能实现的。所以,当经理人,尤其是比较年轻的不太成熟的经理人欲望太大、太多时,老板担心企业资源包括周边资源不够,会把企业带入危局。于是就把权杖收回了。即使不收回,也会用其他要素约束他的权杖。等于变相地收回经理人的权杖。
经理人年龄的变化
人是很难逃脱年龄对自己想法和做法的约束的。对大多数职场中人来讲,20多岁的人处在狂想的世界.想了很多,却很难把想法付诸实践.因为自己各方面的资源不够;30多岁的人处在狂妄的世界,因为这时身体健康处在旺盛时期,积累了一定资源。有了一些经验和能力,自认为世界上没有自己干不了的事情。有一种“粪土万户侯”的豪迈气概。自己可以踏平万难。渡过汹涌的大海。抵达胜利的彼岸;40多岁的人处在沉静的世界,但心里仍有暗流涌动,沉静是心踏实下来了。暗流是自己还想做一些具体的事情;50多岁的人处在等待的世界,等着退休。等着退出历史的舞台,安享晚年。
所以,经理人随年龄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心理思想活动特征。决定着老板如何对其授权和收权,不可能对所有年龄段的经理人的权力分配都一成不变。更何况。不同年龄段对权力的渴望及应用的手法及目的性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授权和收权自然也应跟着变化。当经理人随企业发展、自身的年龄发生变化时。老板也会随经理人年龄的变化进行权力的再分配和调整。
经理人的假公济私
有些不够职业的经理人拥有权杖后。往往会利用手中的权杖把组织的部分利益转化为个人利益。这只有通过授权后观察一段才会发现。该怎么办?只能是收回权杖。更有些经理人甚至把他人的利益转化为个人利益。这类经理人并不是没有,因为目前阶段完全职业化的经理人毕竟是少数。而且,经理人自身也是在变化的:过去职业,并不代表现在职业,将来也职业;在甲环境下职业。到了乙环境并不一定职业。对于侵犯企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经理人,老板最好的做法是收回他的权杖,当然,完善组织管理是另外一方面的事情。
与经理人有文化冲突
企业的文化形成有一个过程.企业的文化是为企业的发展需要的,过时的文化会被淘汰。总之。无论企业任何阶段。都要有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与其相适应。
然而一旦经理人的文化与企业文化发生了不协调,甚至冲突。怎么办?只能是收回权杖。企业正处在创立期、成长期或突破期等。需要冲锋陷阵不拘一格时,需要的是效率文化.需要的是结果导向文化。如果此时的经理人是官僚主义文化或一团和气文化。自然是不适应.只能是权杖被收回。
项目型经理人
用经理人不仅是有阶段性的,而且有时也是有项目性的。如果用经理人就是为了完成某一项目。做项目时自然就要授予权杖,而项目一旦完成。又没有新的项目,也就只能收回权杖。
经理人有“扛长工”的。也有“打短工”的。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和完善,这些“打短工”的项目型经理人会越来越多。所以,越来越多的经理人会被授予做具体项目的权杖,项目完成了。经理人的作用自然就完成了。当然权杖自然就被收回了。这类经理人属于自由职业者,不愿从属于某一企业。也只愿意与老板临时就某一项目合作。
经理人主动“弃权”
现实中还有一类经理人。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有时会主动放弃权力,导致企业许多事情无法向前推进。怎么办?老板只能把权力收回。比如:自认为功高震主。自认为不该干涉老板的某些领域,而主动放权或不作为。这种“自作多情”的经理人。往往属于比较谨慎和敏感的经理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板随便一句话.自己就搁在了心上。马上主动弃权。这类经理人应该说就不适合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如改行吧。

经理人往往闹不明白自己的权杖为什么被收回,于是便开始揣测老板收权的心理动机。其实。经理人权力被收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主要来讲,有以下因素:投资股东、市场环境、企业发展阶段、经理人自身、老板以及其他外部不知情因素等。但我们这里主要探讨经理人自身的原因导致老板把权杖收回,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理人的阀霸作风
随着逐渐对企业的熟悉,经理人往往容易把自己原来在其他企业熟悉的一套做法带进来.而不注意企业的实际状况,生搬硬套,而且凭借手中获得的权杖生硬地往下压,出现“不换思想就换人”的阀霸作风,导致组织原有成员和老板的反感。
经理人喜欢改进流程和制度,喜欢灌输某些新思想。但老板会担心企业原来某些自己喜欢或习惯的做法会改变。而对新事物又没有把握。一旦企业内出现了变革的阵痛,再加上经理人又没有及时做好上下左右的沟通。就可能导致老板决定把权杖收回。至于收回的方式可以是多种,或是循序渐进,或是快刀斩乱麻,没有一定之规。
经理人“烧火”出错
经理人有时也挺难的,如果事先都和老板先沟通,老板一否定,就没有运作的机会了;如果不沟通而擅自行动,又逢大动作,必然导致老板的干涉。甚至把已经授予的权杖再收回。
人常言:“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么经理人上任后这三把火该不该烧?烧什么?如何烧?烧到什么程度?没有固定模式。但不论如何,经理人在烧火之前还是应该先与老板沟通。如沟通不到位。烧错了。烧早了,烧晚了,烧糊了,都有可能导致老板收回经理人的权杖。即使是职场老将。如果在某一重要事情上做错了。产生了较严重后果,同样也可能被收权。
经理人功高震主
功高震主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要命的是,有时不是经理人存心想震主,而是明明不想震主,可偏偏就震了主。也就是说,震主往往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权和势结合起来构成足够的影响力时,所有的力量、资源、人心都聚拢到经理人一边时,经理人自然就具备了震主的条件。
而这是日积月累形成的结果。是经理人靠着自己的智慧、能力、勤奋等。握着老板授予的权杖带领着团队一步步地打胜仗获得的。积小胜为大胜,大家日渐佩服经理人。经理人说什么是什么,指到哪里大家打到哪里,形成了强有力的战斗团队。
这样对企业不是有利的吗?老板躲到后台坐地收银不就成了吗?这得看是从哪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经理人的角色和老板的角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是不一样的。在市场经济不十分发达和法人治理结构并不完善的今天,一旦经理人在企业形成了足够的强势。虽然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往往也会形成盲目崇拜。当经理人出现失误的时候,由于角色的原因。同样也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更重要的是,经理人只是责任的传递者,而不可能承担真正的责任,尤其不能承担投资责任。而老板却要全部埋单,尤其涉及到法律责任,作为老板(法人代表)是要全部承担的。所以,老板为了避免危局的出现。会去矫正企业失衡的权势结构。当然,要消除经理人的势是不容易的。而要消权则是很快就能办到的。于是历史上就有一夜之间连降八级的消权经典案例。没有了权的势。和没有势的权都将不再震主。所以。经理人自身的权势积累变化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被老板收回权杖,否则对老板、对企业、对经理人自身都是危险的。
经理人的欲望太多
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有的老板会发现经理人的欲望太多、大大,当然这里指的欲望并不完全是非分之想,而是经理人正常的、想把企业做大干好的欲望。
每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不可能干无限的事情。当然有些经理人善于整合资源。但毕竟是有资源可整合。整合也是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离开了合理的范围,就是冒进,是赌,就会出现放卫星的局面。经理人想法太多,会把企业有限的资源分散使用,导致任何事情都做不成。欲望太大,吃了会消化不动,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最终导致企业出现危局。
企业做大做强是日积月累量变的结果。是所有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健康发展的结果。每一家健康的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背后。都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更不是靠漂亮的商业计划书就计划出来的,也不可能是简单地高喊几句激动人心的口号就能实现的。所以,当经理人,尤其是比较年轻的不太成熟的经理人欲望太大、太多时,老板担心企业资源包括周边资源不够,会把企业带入危局。于是就把权杖收回了。即使不收回,也会用其他要素约束他的权杖。等于变相地收回经理人的权杖。
经理人年龄的变化
人是很难逃脱年龄对自己想法和做法的约束的。对大多数职场中人来讲,20多岁的人处在狂想的世界.想了很多,却很难把想法付诸实践.因为自己各方面的资源不够;30多岁的人处在狂妄的世界,因为这时身体健康处在旺盛时期,积累了一定资源。有了一些经验和能力,自认为世界上没有自己干不了的事情。有一种“粪土万户侯”的豪迈气概。自己可以踏平万难。渡过汹涌的大海。抵达胜利的彼岸;40多岁的人处在沉静的世界,但心里仍有暗流涌动,沉静是心踏实下来了。暗流是自己还想做一些具体的事情;50多岁的人处在等待的世界,等着退休。等着退出历史的舞台,安享晚年。
所以,经理人随年龄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心理思想活动特征。决定着老板如何对其授权和收权,不可能对所有年龄段的经理人的权力分配都一成不变。更何况。不同年龄段对权力的渴望及应用的手法及目的性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授权和收权自然也应跟着变化。当经理人随企业发展、自身的年龄发生变化时。老板也会随经理人年龄的变化进行权力的再分配和调整。
经理人的假公济私
有些不够职业的经理人拥有权杖后。往往会利用手中的权杖把组织的部分利益转化为个人利益。这只有通过授权后观察一段才会发现。该怎么办?只能是收回权杖。更有些经理人甚至把他人的利益转化为个人利益。这类经理人并不是没有,因为目前阶段完全职业化的经理人毕竟是少数。而且,经理人自身也是在变化的:过去职业,并不代表现在职业,将来也职业;在甲环境下职业。到了乙环境并不一定职业。对于侵犯企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经理人,老板最好的做法是收回他的权杖,当然,完善组织管理是另外一方面的事情。
与经理人有文化冲突
企业的文化形成有一个过程.企业的文化是为企业的发展需要的,过时的文化会被淘汰。总之。无论企业任何阶段。都要有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与其相适应。
然而一旦经理人的文化与企业文化发生了不协调,甚至冲突。怎么办?只能是收回权杖。企业正处在创立期、成长期或突破期等。需要冲锋陷阵不拘一格时,需要的是效率文化.需要的是结果导向文化。如果此时的经理人是官僚主义文化或一团和气文化。自然是不适应.只能是权杖被收回。
项目型经理人
用经理人不仅是有阶段性的,而且有时也是有项目性的。如果用经理人就是为了完成某一项目。做项目时自然就要授予权杖,而项目一旦完成。又没有新的项目,也就只能收回权杖。
经理人有“扛长工”的。也有“打短工”的。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和完善,这些“打短工”的项目型经理人会越来越多。所以,越来越多的经理人会被授予做具体项目的权杖,项目完成了。经理人的作用自然就完成了。当然权杖自然就被收回了。这类经理人属于自由职业者,不愿从属于某一企业。也只愿意与老板临时就某一项目合作。
经理人主动“弃权”
现实中还有一类经理人。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有时会主动放弃权力,导致企业许多事情无法向前推进。怎么办?老板只能把权力收回。比如:自认为功高震主。自认为不该干涉老板的某些领域,而主动放权或不作为。这种“自作多情”的经理人。往往属于比较谨慎和敏感的经理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板随便一句话.自己就搁在了心上。马上主动弃权。这类经理人应该说就不适合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如改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