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读者对图书馆空间需求的研究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ir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图书馆空间经过了实体空间向实体与虚拟空间整合体的转变,通过对读者文献信息行为及读者对图书馆空间需求变化的研究,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与交互式学习环境,它是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读者 文献信息 信息共享空间 学习共享空间
  一、高校读者对图书馆空间需求的历史演变
  高校图书馆空间是图书馆存在的标志,人们对图书馆空间的研究也从建立图书馆开始就存在。古代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收藏书籍,书籍是专门用来传播知识的媒介,即便在写刻时代,写刻依然会留下清晰的印痕,供我们“知识考古”,可见,书籍在发挥记忆功能方面有着许多优越性,但是,很多书籍经受不住岁月的侵蚀,于是人类发明了克服这种难题的方法——创建图书馆。因此,古代的图书馆是创建社会记忆的机构,同时还是保存社会记忆的一种制度。
  近代图书馆重视了图书馆实体空间的布局设计,相关研究从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使用功能、节能环保等等个方面对图书馆的空间进行研究,而纸质文献的逐年积累持续增长使图书馆馆藏迅猛增加,书库典藏空间凸显紧张,有限的馆藏空间持续增长,导致实体馆藏空间达到极限。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的馆藏保存从单纯的书刊报等纸质文献扩展到多媒体的电子、网络资源,馆藏的数字化替代了纸质资料,避免了原始资料在使用时遭到破坏,采用数字化馆藏代替实体馆藏,大大节省了图书馆空间。使资料的高密度保存、并提供方便快速的检索功能。现代图书馆空间的概念是人力、资源、技术、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的整合体,对这个整合体的空间研究随着图书馆功能的改变逐渐改变。当图书馆的目标从以书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即以用户学习、科研活动为出发点,出现了对实体学习空间和虚拟信息空间,学者们对图书馆空间的研究逐渐从实体的物理空间上升到实体、虚拟加概念的空间,这种改变让图书馆的服务与空间融合在了一起,彻底改变了图书馆仅是一座建筑的概念。
  二、对读者信息需求的研究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与读者的信息需求吻合度是衡量馆藏文献信息结构的标准之一,只有研究读者信息需求行为,根据读者信息行为的变化,及时调整采购策略,找出读者信息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改进和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信息服务质量。笔者以华北地区某师范性高校作为范例,通过在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借书处实地调查、访问师生得出切合实际的数据和分析,总结出读者信息需求的集结点:
  1.读者信息需求多元化。高校读者群体由于受学科专业多样、入校前的教育背景、地区文化差异也比较大,个性特征较明显,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参与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或承担任务的变化,个人个性得到塑造,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探索、求知欲望被激发,致使读者信息需求广泛,他们在获取信息、利用知识的方式也多寡迥异。因课程目标或发展要求必须要达到某种技能级别,积极主动寻求信息支持所形成的知识需求,这种特点体现在特定学科的考试指导类用书,如:英语(英语四、六级考试指导)、计算机(计算机二、三级考试与指导)、政治等,这种读者需求类型占整体借阅的比重仅为20%。还有15%的读者借阅热情毫不吝啬的挥洒给了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军事、经济等书刊,这其中的电影电视、时尚流行、先锋文学、校园生活、青春记载、人物传记、历史传奇、医疗保健、房产汽车等信息爆点炫耀夺目,世俗但情切地吸引着青年读者,乐此不彼,陶醉其中。
  2.信息载体电子化需求。通过对不同年级读者使用电子资源与印刷资源的比例中可以看到(见表一、表二),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方式是在不断变化,对于传统资源,本科生使用得更多一些,理科的硕士生,对传统资源的需求很少;对于电子资源,硕士生和博士生使用更多一些,理科学生使用电子资源比文科学生多,尤其是理科硕士生对电子资源的利用高达64%以上。这些情况说明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运用,以新技术媒介作为平台,媒介信息在其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密集地传达着种种信息,因此,为满足高校读者群不断增长的热点信息需求,图书馆必须采取“实服务”与“虚服务共存”。一方面现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日趋缩小,取阅自如的开价方式和自助式的管理让图书管理人员省去了机械式的重复劳动,而转为更加专业化的文献加工和信息处理工作,先进的技术缩小了实际服务空间。另一方面虚拟服务空间的扩大。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文献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灵活便利、检索快速、传递迅速并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等优点,为高校教师的科研和教学以及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以纸质文献资源无法取代的便利性和高效性而备受读者重视。
  读者使用传统印刷资源比例(表一)
  读者使用电子资源比例(表二)
  高校图书馆要适应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传统的服务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读者新的学习和研究需求,高校图书馆必须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图书馆作为校园师生信息获取中心、学习中心、研究与交流中心这样的目标来构建,以此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信息技能和技巧,支持学生利用各类学术资源,交流经验和分享思想,促进学习、研究和知识创造,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三、读者行为对图书馆空间结构需求的影响
  1.读者对物理空间改变的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到图书馆,引起了知识载体和阅读方式的多样性,为适应这种新变化,图书馆内设有多种检索终端和阅览桌椅,读者可以随意浏览检索,自由取书阅览,打破了图书馆传统的、固定的、封闭的空间模式。
  2. 读者对无形空间的心理需求:无形空间逐渐成为现代图书馆中不可少的空间类型,是来源于读者的心理需求。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容易受到校园环境及校园氛围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力。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集聚地,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根据不同读者的心理需求,营造出优雅、宁静的学习氛围,使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最大发挥,精神和心理得到满足。   3.为学生学习而改变的空间:高校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是在支持自学及各级各类教育,激发读者灵感,为发展个体创造力、团体学习和集体研究提供知识和信息获取,是在促进资源利用者的信息获取技能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的大背景下催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IC前负责人Donald Beagle为代表,认为大学图书馆的IC是一种有着综合性服务设施和协作式学习环境的场所。2002年,Bailey和Tiemey把信息共享空间模式为三类:巨型信息共享空间即信息世界,尤其是通过网络获得的数字信息;微型信息共享空间即计算机软硬件设施、数字技术和网络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整合型信息共享空间即提供用于研究、教育和学习的特定场所,尤其强调数字信息。上海大学图书馆任树怀副馆长在对国外IC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战略协同、功能集成、协同论和知识管理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IC概念模型,用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等三个层次来描述。
  2004 年,Beagle在对信息共享空间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信息共享空间不能仅仅依靠图书馆,需要学校相关服务合作机构共同参与,整合这些机构的空间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学习资源、设备资源以及人力资源,通过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作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没有时空限制、以学习和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的无缝空间环境。Beagle把这个无缝空间环境命名为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LC)。
  学习共享空间即学校相关服务合作机构共同参与,整合空间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学习资源、设备资源以及人力资源,通过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作为读者提供一个没有时空限制、以学习和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的无缝空间环境。学习共享空间除包括信息共享空间所有的内涵与功能之外,更加注重服务合作机构之间的合作,它的重心是从“教”到“学”,从“信息获取”到“知识创造”,通过在协同学习的过程中把信息转化成知识和智能,因此,学习共享空间具有以下功能特点:a.提供数字化、印刷型和多媒体馆藏,为全校读者群提供资源保障。b.支持虚拟和实体资源的获取,保障信息传递到任何需要的地方。c.提供数字化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利用空间,通过配备视频和电子教室(包括电脑),使读者根据学习需要安排学习活动。d.指导和帮助读者有选择地利用信息资源,咨询馆员通过讲座、在线、电子信箱等各种途径,为读者提供信息获取和信息使用方面的帮助。e.培养读者信息素养技巧和能力,学科馆员根据读者信息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研究帮助,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学习共享空间被看作是以构建创造性学习为目的的知识平台,是融合图书馆传统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文化共享环境平台,是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图书馆个性化、知识化和人性化的创新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陈凡男.回归主体—现代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 J ] 图书馆学刊.2001 .2
  [2]Donald Beagle. Concep 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1999, 25 (2) :
  [3]任树怀,盛兴军.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建构与动力机制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 4
  [4]卢志国,马国栋.学习共享空间: 图书馆创造大学的无缝学习环境[J] 图书馆学研究2009,12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诸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我国各个教育阶段均加强了对于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视。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结合我对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规律的认知,我认为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的实践,以此推动英语教育教学新探索。
期刊
在新西兰,当那种原始的野性的大自然气息迎面扑来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就是大自然中的普通的一员,是一个和其他动物并无任何区分的动物。这是在新西兰旅行时我最强烈的感受。
自从我进了婆家门,婆婆便将我视为己出,家务活从来不让我沾手。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每当我和先生发生口角,不管我有理没理,婆婆一律向着我。去年冬天,婆婆回她的娘家探亲,并表
在中超已逐渐找回状态的塔尔德利,目前已经回国随巴西队备战美洲杯,近日,在接受巴西媒体采访时,塔尔德利表示自己的状态已经100%恢复,不过中超对外援的要求比较高.值得注意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行业正在飞速的发展.在电力工程中,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确保电力正常运输的关键.本文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无论是在构造还是内涵上都大有不同,其安全稳定运行性能也更为突出.因此,对智能变电站的保护系统实施良好设计以及对系统的运行维护提出科学合
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险基金必须切实管好用好,确保安全完整、保值增值,这是政府的重要责任;社会保险基金是“高压线”,任何人都不得侵占挪用。  社会保险基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五大保险基金组成,它与补充保险、全国社保基金等构成了社会保障基金。2005年,全国养老、失业、医疗
摘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结合目前的語文教学现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培养创造思维的契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
为贯彻落实中央的“四个全面”战略和“三严三实”要求,浙江银监局党委提出了“一三三”工作思路,即:从严从实抓好党建这一核心工作,抓好控风险、强服务、促转升三项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