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清而旷”的诗品与人品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胡应麟在《诗薮》中评价孟浩然的诗风“清而旷”,但“清而旷”不仅适用于形容孟诗,用来形容孟浩然本人也十分恰当。本文将从孟诗“清而旷”的诗风和孟浩然“清而旷”的品格两方面去了解孟浩然的诗品与人品。
  关键词:“清而旷” 诗品 人品
  杜甫曾高度评价孟浩然的诗歌创作是“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到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进一步将孟浩然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清而旷”。孟浩然擅长用自然平淡的白描手法勾勒出山水景物的本色,所写之景具有“清”的特点,而孟诗写景又常从高远处落笔,所写之景具有“旷”的特点,这是孟浩然诗风上的特点。但是“清而旷”不仅适用于形容孟诗,用来形容孟浩然本人也十分恰当。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品出于人品”,孟浩然不仅诗品高洁,人品也是清高旷达的,可以说孟浩然许多的山水诗是孟浩然的诗,又是诗的孟浩然。
  孟浩然的“清”从诗风上讲,其山水诗选材十分清淡,他从日常生活中取材,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表达情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先通过鸟啼声来写春天之明媚,又通过风雨声联想到风雨中花飘落的场景,借助听觉描写,用鸟、风、雨、花这样日常化的意象来表达对春日景色的喜爱和对春光易去、生命易逝的叹惋。
  孟浩然的“清”不仅体现在题材之中,还体现在叙述笔调的运用、抒情方式等方面。孟浩然在诗歌的创作上深受陶渊明的影响,孟诗在写景上多用陶诗的白描手法,且语言质朴简淡。如《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这首诗是思念友人之作,作者在秋天登高望远,他并没有直接写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是描绘眼前之景,用朴素的语言显示出农村的恬静。在平淡清幽的氛围中用“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两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点明主题。虽然没有强烈的情感描写,但所写之情仍然十分浓厚。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说:“诸作简直没有诗,像一杯白开水,惟其如此,乃有醇味。”诗风虽然清淡,但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却是浓厚有醇味的。
  从品格上讲,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疏艺竹,以全高尚”。孟浩然清朗的外表来自他内心清高的品格,他曾在《京还赠张维》中以“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表达对陶渊明人格的赞美之情。孟浩然以陶渊明为偶像,足见他志趣高洁。李白《赠孟浩然》中的“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和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中的“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都用“清”来形容孟浩然,对他的品格作出高度评价。
  孟浩然诗风“旷”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孟浩然写景常从高远处落笔,视觉上比较开阔。比如在《秋登兰山寄张五》一诗中,他不去描绘近处之景,而是写“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途中晴》中的“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宿建德江》中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也是写远处之景。孟浩然在诗中,通过景物之间相互的对比和映衬,给读者一种景物呈现在眼前之感,画面感极强,像一幅幅唯美的水墨画。正如清人贺贻孙说:“诗中有画,不独摩诘也。浩然情景悠然,尤能写生。”
  《秋登兰山寄张五》一诗用野菜“荠”比喻“天边树”,将抽象之景具象化;《途中晴》描绘出落日的余晖与雨后初晴的天光交汇的场景,天空中的白云与青山相映照,通过景物之间的相互衬托勾勒出一幅雨后初晴的图画;《宿建德江》选取了小舟、烟渚、落日、旷野和清江这些意象,再加上自己对景物的直接感受“天低树”“月近人”,构成一幅清旷而有韵致的“清江夜泊图”。
  孟浩然的“旷”也表现在心胸的旷达上,对于不被任用,虽然有过激愤,但他不同于杜甫在诗歌中抒发不平之情,批判政治黑暗,而是通过游览山水、寺庙去冲淡心中郁积的愤懑,使自己的心灵尽量归于旷达超逸。他思慕陶渊明归隐后的闲适,也希望可以“酒邀陶彭泽,琴辍武城弹”“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是一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隱士。闻一多《唐诗杂论》中曾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人疑心到底有诗没有。”他在诗中传达自己的心境,所写之景也是十分旷远的。
  孟浩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创作出平淡中饱含韵味的诗,同时还有着清高旷达的品格,“清而旷”的诗品与人品代表着孟浩然的审美品格与人格精神,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马镜涵,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对外贸易往来日渐频繁,商务英语合同的重要性日渐显现。作为重要的法律文件,商务英语合同有着独特的风格,必须全方位了解其句式与
古代的思想家孔子把“礼之用,和为贵”作为最高社会价值目标。崇尚“和为贵”的处世哲学,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作为成就一切事情,战胜一切困难,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这一思想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商人讲究“和气生财”,老百姓信奉的是“人和是一宝”,“家和万事兴”……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已欲立
期刊
摘要: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涌现出很多存在主义哲学著作和文学作品,并以崭新的视角指导着人们重新认识世界。20世纪30年代,法国文坛上出现了以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他认为“存在”即“自我”,与客观现实是永恒对立的,客观事物和社会也总是与人对立,时时处处威胁着自我。到了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50年代之后,萨特已经成为法国甚至欧洲存在主义运
目的:本文就穴位埋线联合麻仁滋脾丸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近半年收治的72例胃肠积热型便秘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试
张炜在文学思想上是一个集大成者,但在创作风格上是一个特点分明的个性作家.当某些作家热衷于先锋和实验文本的创新,某些作家致力于打造获奖和畅销作品时,张炜却始终醉心于坚
摘 要: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尤其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实施以来,教育不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也加入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元素,那么就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  关键词:小学美术;动手能力;如何培养  一、生本教育,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摘 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般是主动地向学生讲解所有的语文知识,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从而提升学习成绩。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指导学生学会解题,因为解题并不是简单地完成某个问题的回答,还包括规范学生的答题格式,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些都不是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具体讲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希望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