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学生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与可能。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整合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化学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由于中学化学实验室硬件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难以作为学生实验走进课堂。这时,可采取计算机模拟演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有以下几类:
(一)有毒、有害、缺乏安全的实验。
安全是化学实验必备的一个条件,一些有毒、有害、缺乏安全的实验在课堂演示会危害到老师和学生的健康,新课程改革已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如删除了引起危险的学生氢气制取和性质实验、有毒害的一氧化碳性质实验等。但氢气的爆炸、一氧化碳的毒性又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这时可借助计算机CAI课件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如设计三维动画片——小白鼠中毒死亡,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中毒。
(二)扩大演示实验的效果。
在化学演示实验中,有许多有气体放出、产生沉淀、发生变色现象的实验,这些实验如果只靠教师在讲台上做,部分学生对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仍看不清楚,利用投影仪或利用摄像探头实地摄影,然后再通过大屏幕电视,使演示装置得到放大,提高细微现象的可见度,实验现象一下子能使全班同学清晰地看见,使学生对实验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再现实验,加大复习容量,提高复习效果。
化学实验是中考复习中一个重要内容,如果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难以把大纲中所有要求掌握的实验中涉及到的仪器、装置都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若利用电脑模拟,再现实现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不但提高了课堂容量,还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模拟实验不能代替科学实验
(一)在科学性上,信息技术无法代替科学实验。
尽管多媒体技术几乎可以将任何化学变化的过程逼真地模拟出来,但这毕竟只是模拟,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许多科学实验,其现象尽管没有课件演示那么清晰,但实验是真实存在的,其可信性、真实性、科学性和严密性是可以为学生所感知的。
(二)在趣味性上,信息技术无法代替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往往伴随着物体的运动、发光、发热、颜色及形态的变化,在完成教学的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喜欢化学课,就是因为对化学实验的期待,如简单地用课件演示代替实验,其趣味性必然荡然无存。
(三)在能力培养上,信息技术无法代替科学实验。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形成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以及动手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亲手完成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途径,分享成功的快乐。同样的实验换成课件演示,学生体验的仅仅是鼠标的点击。
(四)在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心理素质上,信息技术无法代替科学实验。
化学实验既有一定危险,也有可能失败,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既顺利又简便,还能避免某些化学药品可能造成的伤害或危害。但学生往往缺少失败的经历,缺少经受挫折的感受,缺少从失败中寻找原因的毅力,缺少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的体验,这也不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心理素质上,信息技术无法代替科学实验。
三、在课程整合过程中的误区
(一)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课件。
有的教师上课时让各种信息包围学生,音像、视频、投影频繁使用,使学生应接不暇。这样做开始可能吸引学生,时间久了,就容易导致学生视觉、听觉的疲劳,产生厌烦情绪,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上实验课时,用动画代替实物进行模拟实验,而且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样的教学华而不实、缺乏实效。
(二)过分注重课程整合的形式,忽视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热潮下,人们常常头脑发热,夸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注重了形式,忽视了教学效果。如有些教师上课把计算机、课件网络资源一股脑提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习,没有注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以及各知识间的衔接,导致相当多的学生无所适从,一无所获。
四、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整合
(一)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一个好教师一定是拥有科学、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一堂好课应该是以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因此课堂整合要着眼于转变教师观念。从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向重视能力、情感的培养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目标观”转变;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观”转变。
(二)建立科学完备的资源库。
要求教师事先搜集素材,以网页的形式放在局域网上,上课让学生在局域网上搜索;事先搜集有效网址,上课时提供给学生,减少学生搜索的盲目性。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将多媒体引入实验教学,用好了能提高教学质量,用不好,效果会适得其反。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绝不能放弃化学的学科特点,将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化学实验放下不管而简单地去搞多媒体教学,只有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同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实际合理整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化学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由于中学化学实验室硬件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难以作为学生实验走进课堂。这时,可采取计算机模拟演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有以下几类:
(一)有毒、有害、缺乏安全的实验。
安全是化学实验必备的一个条件,一些有毒、有害、缺乏安全的实验在课堂演示会危害到老师和学生的健康,新课程改革已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如删除了引起危险的学生氢气制取和性质实验、有毒害的一氧化碳性质实验等。但氢气的爆炸、一氧化碳的毒性又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这时可借助计算机CAI课件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如设计三维动画片——小白鼠中毒死亡,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中毒。
(二)扩大演示实验的效果。
在化学演示实验中,有许多有气体放出、产生沉淀、发生变色现象的实验,这些实验如果只靠教师在讲台上做,部分学生对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仍看不清楚,利用投影仪或利用摄像探头实地摄影,然后再通过大屏幕电视,使演示装置得到放大,提高细微现象的可见度,实验现象一下子能使全班同学清晰地看见,使学生对实验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再现实验,加大复习容量,提高复习效果。
化学实验是中考复习中一个重要内容,如果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难以把大纲中所有要求掌握的实验中涉及到的仪器、装置都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若利用电脑模拟,再现实现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不但提高了课堂容量,还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模拟实验不能代替科学实验
(一)在科学性上,信息技术无法代替科学实验。
尽管多媒体技术几乎可以将任何化学变化的过程逼真地模拟出来,但这毕竟只是模拟,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许多科学实验,其现象尽管没有课件演示那么清晰,但实验是真实存在的,其可信性、真实性、科学性和严密性是可以为学生所感知的。
(二)在趣味性上,信息技术无法代替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往往伴随着物体的运动、发光、发热、颜色及形态的变化,在完成教学的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喜欢化学课,就是因为对化学实验的期待,如简单地用课件演示代替实验,其趣味性必然荡然无存。
(三)在能力培养上,信息技术无法代替科学实验。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形成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以及动手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亲手完成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途径,分享成功的快乐。同样的实验换成课件演示,学生体验的仅仅是鼠标的点击。
(四)在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心理素质上,信息技术无法代替科学实验。
化学实验既有一定危险,也有可能失败,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既顺利又简便,还能避免某些化学药品可能造成的伤害或危害。但学生往往缺少失败的经历,缺少经受挫折的感受,缺少从失败中寻找原因的毅力,缺少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的体验,这也不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心理素质上,信息技术无法代替科学实验。
三、在课程整合过程中的误区
(一)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课件。
有的教师上课时让各种信息包围学生,音像、视频、投影频繁使用,使学生应接不暇。这样做开始可能吸引学生,时间久了,就容易导致学生视觉、听觉的疲劳,产生厌烦情绪,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上实验课时,用动画代替实物进行模拟实验,而且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样的教学华而不实、缺乏实效。
(二)过分注重课程整合的形式,忽视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热潮下,人们常常头脑发热,夸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注重了形式,忽视了教学效果。如有些教师上课把计算机、课件网络资源一股脑提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习,没有注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以及各知识间的衔接,导致相当多的学生无所适从,一无所获。
四、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整合
(一)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一个好教师一定是拥有科学、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一堂好课应该是以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因此课堂整合要着眼于转变教师观念。从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向重视能力、情感的培养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目标观”转变;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观”转变。
(二)建立科学完备的资源库。
要求教师事先搜集素材,以网页的形式放在局域网上,上课让学生在局域网上搜索;事先搜集有效网址,上课时提供给学生,减少学生搜索的盲目性。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将多媒体引入实验教学,用好了能提高教学质量,用不好,效果会适得其反。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绝不能放弃化学的学科特点,将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化学实验放下不管而简单地去搞多媒体教学,只有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同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实际合理整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