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陈布雷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65792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的陈布雷作为蒋介石的秘书长达22年之久,为蒋介石草拟过不少文件公告,在秘书史上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爬梳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整理了关于陈布雷的研究现状,基于此,在学科建设领域提出见解。
  【关键词】: 陈布雷;秘书;研究
  陈布雷(1890—1948)追随蒋介石22年,是蒋介石的“文胆”、“智囊”。1927年以前陈布雷主要从事新闻、教育工作;1927年加入国民党,历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国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35年后历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秘书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长期为蒋介石草拟文件。作为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最高决策中心的首席“御用”笔杆,一方面,陈布雷凭借丰富的新闻工作经历和深厚的新闻写作功底,在公文写作方面形成了犀利敢言、针砭时弊、极具宣传性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他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不拉帮结派,不贪污腐败,颇有“贤相”之风,被蒋介石称为“完人”。
  目前,国内外关于陈布雷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期刊论文、同时代人物的回忆性文章及传记性专著三类。在关于研究陈布雷的期刊论文方面,笔者在知网与维普以“陈布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陈布雷研究方面的有效论文数量为115篇,可分为研究类和传记类两大类。
  一、研究类
  (一)从文书学角度分析其公文作品,共6篇,与陈布雷的公文成就相比,此类研究相对薄弱。如1988年江少庆的《陈布雷与民国时期四届全运会“宣言”》,1995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公布的《陈布雷致陈立夫函一件》,主要是公开某篇公文并进行浅析,多介绍,少评论性语言;2013年赵红艳的《陈布雷公文思想探析》对陈布雷公文思想展开研究,但由于原始资料不足、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局限,该文研究不够深入系统,对公文的认识也存在偏颇;2014年四川师范大学廖星红以《<陈布雷集>语言风格研究》为题的硕士毕业论文对陈布雷的公文语言进行了评析,可谓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视角的独到研究。
  (二)从秘书学角度研究其秘书思想,仅1篇。2014年肖红与杨雪梅在《秘书之友》中发表的《以陈布雷为例谈秘书必备的职业品格》一文,通过剖析陈布雷秘书经历来谈现代秘书的职业品格,这是秘书学领域中关于陈布雷研究的一大进展,但是,陈布雷在秘书学领域的研究价值远不止于此。
  (三)从政治学角度研究其从政思想,此类文章共4篇。如1999年薛果的《略论人格因素对陈布雷选择政治道路的影响》,主要把陈布雷作为政治人物去分析,重点放在他的从政经历上。
  (四)从新闻学角度研究陈布雷早期新闻工作,此类文章共14篇。由于陈布雷在1927年从事过新闻工作并在新闻界取得了重要成就,所以关于总主笔陈布雷的研究受到许多新闻学者的关注,此类文章学术性较高。如2013年黑龙江大学新闻学刘承的硕士毕业论文《从“布雷”到“畏垒”——陈布雷在<天铎报><商报>期间新闻评论研究》,主要从新闻学的角度去研究1927年之前陈布雷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评论及新闻思想。
  (五)相关研究述评,3篇。如2013年鞠北平的《国共政治冲突下陈布雷研究述评》,这表明陈布雷的研究已引起相关领域学者的重视,述评中也提出了作者对陈布雷研究的几点思考,对后续的研究深有启发。
  二、传记类
  (一)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其人其事,此类文章共62篇,且整篇文章中介绍性文字占绝大多数,整体学术性不强。其一,通过几件事情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或分析人物性格,并试图对陈布雷进行整体评价。如1989年杨树标的《一个值得惋惜的历史人物——读陈布雷<回忆录>》,此类文章主要从某一件或者几件与陈布雷相关的事件中来分析研究陈布雷的人物性格、人生经历等,从而表达对陈布雷的怀念与同情,或者达到评价人物的目的。其二,通过联系或对比陈布雷与同时代的友人、同类人来研究陈布雷的社会关系。如1994年张宗高的《“文士心情脉脉通”——郭沫若与陈布雷的交往》,其中介绍陈布雷与郭沫若的公谊私交居多,此类文章依旧是介绍性文字居多,分析评论性语言少之又少。
  (二)从历史学、政治学等角度探究陈布雷之死,此类文章多达17篇。这是研究中争论最热的一个话题,无论是亲朋好友的回忆、本人传记,还是研究论文都对此给予了充分关注,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解释。如1994年王晓华的《“文胆”陈布雷之死》根据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及陈布雷当时的处境,阐述作者自己理解的陈布雷之死。
  (三)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陈布雷与家人的关系,此类文章共8篇。如1998年李明强的《陈布雷和他的女儿陈琏》等,研究的重点多在陈布雷与女儿陈琏党派的不同选择上。
  关于陈布雷的回忆性文章,作者大都是陈布雷同时代的人物,或是亲戚、朋友、同事或有过交往的人,他们通过展现自己所了解的陈布雷引起社会关注、推动陈布雷研究。同时,他们的回忆文章对于现今的陈布雷研究是一种宝贵的资料,本选题也会运用此类回忆性文章对本文的理论观点进行佐证。由于陈布雷个人身份的原因,回忆性文章在内地20世纪80年代以前鲜有人撰写,但在台湾回忆文章有很多,如陶希圣的《记陈布雷先生》,蒋君章的《布雷先生的风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等。其主旨都大同小异,多为怀念性质,谈及陈布雷的道德文章。
  (四)关于陈布雷的传记性专著有较多版本,如2006年王泰栋的《陈布雷大传》,2009年出版的《陈布雷回忆录》等,专著中主要从“陈布雷之死”、“陈布雷的新闻工作经历”、“陈布雷的教育工作经历”、“陈布雷与蒋介石”、“陈布雷与家人关系”、“陈布雷与友人关系”等方面来进行记叙,多介绍性文字,少评论性语言,研究视角狭窄,不够深入。同时,也缺少“秘书工作经历”“公文写作”方面的研究。
  至于陈布雷的公文,目前由于有关陈布雷的档案仍然没有解密,尤其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侍从室档案至今没有开放,陈布雷的日记、函稿现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陈布雷的相关资料迫切需要进一步搜集整理。基于前人搜集整理成果,目前主要从《陈布雷集》、《陈布雷回忆录》、《陈布雷大传》中能够搜集到陈布雷作为秘书为蒋介石起草的或者因自身工作需要而写作的公文,数量有限。现阶段,能搜集到的秘书陈布雷的公文及其在报刊上发表的政论约146篇,其中可搜集到正文的公文共72篇。但是基于“国民第一支笔”陈布雷在秘书史及公文史中的地位,这些资料对陈布雷的秘书经历及公文研究的价值不容小觑。
  综上所述,陈布雷是中国近现代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也是民国时期地位非常重要、特点十分鲜明的秘书人物,目前虽已整理出版了一批关于他的文献资料、传记、学术论文,但由于政治环境影响和第一手资料数量的限制,人们对他的认识尚存在着简单化倾向。有许多学者站在历史学、政治学、新闻学等学术角度剖析陈布雷,但从秘书学和文书学的角度剖析的少之又少,尤其是从秘书史与文书史或公文史角度的专业研究更为薄弱。需说明的是,随着社会发展,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国共两党开始了积极沟通、对话与交流,学术环境进一步宽松,这将为近现代人物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民国时期将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陈布雷研究也将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罗炯光,向全英.蒋介石首席秘书陈布雷[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2]王泰棟.陈布雷大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3]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4]陈布雷.陈布雷自述[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3
  [5]陈冠任.蒋介石的秘书陈布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6]王泰栋.蒋介石的第一文胆陈布雷[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
  [7]陈布雷.民国三大报人文集 陈布雷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陈奇(1993—),女,山东滨州人,聊城大学文学院15级秘书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文秘与应用写作。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党的队伍中最富有活力的力量,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机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作用。然而就目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部分学生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先进性意识薄弱、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单一,教育内容匮乏,教育趋向形式化,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力量薄弱,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加上国际、国内形势对大学生群体造成的潜移默化影响,强化大学
期刊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目标的现实路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和指导意义。在马克思逝世之后,列宁在结合当时俄国的国内环境和革命形势充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国家与革命》对于当时俄国开展工人运动起到了催化作用,也是十月革命成功的精神保障。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这部巨作中结成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
期刊
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丽进行的三次战争。 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政权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農民起义的爆发。  一、征讨原因  在近代许多史学著作中都把隋炀帝三征高丽视为一种侵略战争,是隋炀帝的主要错误之一。例如朱绍侯先生主编的的《中国古代史》﹙福建人
期刊
【摘要】:《声无哀乐论》(以下简称《声论》)和儒家思想都以“和”为其音乐理论的核心,在音乐审美领域有“尚和”的音乐追求。但这种“尚和”音乐精神在康、儒的深入阐释中却体现着不同的哲学内涵及功能。嵇康的乐之“和”将老庄自然无为之道发挥到极致,而儒家乐之“和”却带有强烈“入世”精神。这使得两者以不同方式体现音乐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功能。康、儒音乐思想虽有很大不同,却都体现着我国古代音乐“尚和”的精神及关注音
期刊
【摘要】:我国传统家训文化源远流长,优秀传统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念、内容、思想内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传统家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无疑是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传统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摘要】:“人间佛教”的理念先由太虚大师所提出,而后在赵朴初、星云、印顺法师等人的努力实践下,日趋完善,从而成为推动佛教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思想。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层面是指将佛教从天堂拉回人间,将佛教教义、教理重新放到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来解读和思考佛教,将佛教与世间人事相结合,切实来解决人事和人生问题即 “人间化”的过程,另一层面,佛教的本意在于在人间弘扬佛法,行
期刊
【摘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也是最地道的汉民族心灵救治良方。道教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修道成仙为终极目标。源于黄帝和老子,创建于张道陵,至今有1800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提倡的养生术,至今仍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中国民众。  【关键词】:道教;养生法;优点;缺点  前言  道教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追求宇宙和谐,国家太平,相信修道积德能安乐幸福。道教对于一般
期刊
一、国际背景  (一)新科技革命发展机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化,新学科的不断产生与广泛应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广泛应用并且呈现迅猛发展。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出现新态势,技术融合呈现新特征,制造方式发生新变化,产业发展孕育新形态。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一些重要关键的核心科学技术与问题已经呈现革命性突破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把握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历史沿革;特点  1.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沿革  (1)探索与创立—
期刊
【摘要】:研究中国的目录学史,则不得不提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学者姚名达所著的《中国目录学史》。这是姚名达先生自身长期对中国目录学的教学与研究的结晶,在中国目录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这本书的深入探究,进而总结出三个创作特点,这些创作特点对当代目录学研究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民国;目录学  民国学术在中国学术史上地位重要,目录学是其中之一。《中国目录学史》一书发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