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m 36 m天线安装测量技术研究

来源 :无线电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E1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9 m×36 m天线的安装测量,综合运用GPS、全站仪、双经纬仪和工业摄影测量等多种技术手段,圆满完成了天线的指向和面型调整测量。采用GPS技术获取大地方位角,采用全站仪建立施工控制网,采用双经纬仪测量系统指导天线背架及面板放样,采用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对天线面型进行精确调整。天线指向精度达到0.016°,面型精度为0.304 mm,达到了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源的使用量比较大,生态失衡给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对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将是跨
在分析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储层改造现状及改造难点提出了转向酸酸压技术。本文分析了转向酸体系的转向机理及转向酸体系的综合性能;P201-2井试验取得了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实力的提高,各项高科技技术水平也在的不断提升,为石油工程赢得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声波测井技术作为石油勘探项目中一项重要技术环节,也将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目标是研究油水运动的差异、水驱油效率的差异、剩余油饱和度的差异。在流动单元研究中,要充分考虑储层内部影响流体渗流的地质因素,并应用这些因素(地质界面
胜坨地区坨765块沙四段油藏由于埋藏深,空间展布变化快,使得储层有效识别难度大,制约了本块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储层描述技术不过关,影响了深部层系的构造解释及储层描述精度。为
苏北盆地位于苏鲁造山带南侧、下扬子地台的东北部,盆地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使其演化历史颇为复杂。盆地内发育近东西向的“一隆两坳”的构造格局,本文介绍了苏北盆地近些年来的
宁夏地区三叠系长8段具备成藏潜力,但至今未发现具有规模的油藏,成藏控制因素不明确。搞清楚该区成藏特征,预测勘探有利目标区对油田合理开发及增加后备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以
基于区域地质背景,以岩心特征、测井资料等为依据,通过系统分析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及测井解释结果,认为路乐河组主要存在冲积扇及辫状河三角洲两种沉积相,冲积扇相可分为扇根、扇
在开展临盘油田沙三中基山砂体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对临55井区已钻井开展精细储层描述工作,结合精细地震解释,评价该地区沙三中有利圈闭,滚动开发该地区沙三中油气藏。
The age range of the major intra-plate volcanic event that affected the northern Indian margin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is here deifned precisely by detrital z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