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的课程治理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lan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治理是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课程建设依照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路径推进,往往成效流于表面化.高质量课程建设需要教师的倾心投入,学生的积极响应,社会力量的热心支持,如此就需要尊重各相关群体参与课程建设的权利,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这实质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共同治理路径.课程治理就是要调动广大教师、学生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课程建设的共同体.为此,就必须从理念、制度和措施上变革,构建一种新的课程文化.新的课程文化建设的显著特征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师生有效互动为出发点,以吸引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为动力,以建立多元互动的治理结构为标志,从而带动课程建设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
其他文献
从大学的本质来看,依章治校源于大学内在的发展规律和基本逻辑.回顾中西方依章治校的历史,大学章程在大学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保障大学规范运行上发挥了积极的作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城市治理转型的要求,精细化管理是超大城市生命体治理转型的战略选择.文章以规模问题为主线,从生命体角度理解超大城市的管理和运行,探讨超大城市治理
广告景观时间是指广告在媒介中的“时间性”存在,是依托资本的强大力量而建构的商品时间.其时间建构大致呈现这样的逻辑:置换媒介时间为广告时间,运用仪式为广告时间赋形赋义
长久以来农、林、牧、渔业企业的成本性态分析及安全边际率计算存在较大困境.为此,可以采用“收入动因成本”作为成本分解的对象,同时采用“营业净收入”作为成本动因,利用公
以诗问罪的“乌台诗案”并非偶发,而是神宗朝“笺注”之风的必然产物.早在宗室赵世居谋反案中,诗歌被附会索隐,作为罗织罪状、攻击对手的有效手段,而神宗对此的默许态度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