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选项教学是高职院校,尤其是实行学分制的高职院校较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体育选项教学成效和问题的分析,提出建议,以期推动体育选项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职;体育选项教学;成效;问题
体育选项教学是指在学校设定的一些体育项目范围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及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地选择体育项目来学习,达到学会1-2项运动技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自我院实施体育选项教学以来,体育教师的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体育课教学成果等有了很大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才能使体育选项教学更好地进行。
1 实施体育选项教学的成效
1.1 学生体育课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学校规定的项目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就会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当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练习为主动练习,课堂秩序好,课堂纪律好,保证了教师能全身心投入体育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辅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1.2 体育教师专业特长得以发挥,专项教学能力得以提高
我院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都具有一定的运动技术特长,在选项教学中,能充分展示美而规范的动作示范,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生练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由于体育选项教学的需要,要求体育教师掌握更多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学院通过有计划地分批次选派体育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提高他们相应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和教学训练水平,并在新开设项目的教学训练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体育选项教学能力。
1.3 促进学院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代表队的水平明显提高
体育选项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由于学生选择了自己喜爱和较为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因而,他们能更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术、技能和知识,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高涨,锻炼习惯逐步养成,专项技术水平进步较快,涌现出了一批体育骨干,他们的积极参与,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了学院各项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社团的建设。他们在学院体育社团中发挥着指导、训练、带动会员活动的重要作用,使更多学生锻炼了组织管理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竞争力,使学院体育代表队的运动水平一届更比一届高。
2 实施体育选项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场地、器材不足,影响选项设置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在修建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和实验实训设施方面投入较多,而在体育场地、体育馆的建设和器材购买上投入较少,尤其是在一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较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的运动需求和教学的需求,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选项的设置,很多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无法开设,如网球、轮滑、羽毛球、健美操、拉丁舞等。
2.2 体育教师的专项特长有限,学生的选项得不到满足
现有体育教师大多数在竞技类传统体育项目方面都有一定特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应运而生,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求,尤其是青年学生,他们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不再仅停留在传统项目上,而增加了对具有健美、娱乐、休闲等特点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但我们的体育教师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了解不多,不会,或没有形成特长。所以,学校整体开设的体育选项少,尤其是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上流行的又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无法满足学生选项的需求。
2.3 体育选项教学忽视身体素质练习
体育选项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相应选项的专项技术教学与练习,而忽视了身体素质练习。从了解调查的情况看,我院选项教学课中,绝大多数教师基本上用所有上课时间练习专项技术动作,一般不进行身体素质练习,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对专项技术的掌握比较到位,专项运动水平明显提高,但因身体素质练习少或没有练习,速度、灵敏、力量、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没有明显提高,甚至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有所下降,这个不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4 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不合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是不同起点的学生接受同一标准的达标考试。在选项分班时,只管学生的选择,没有考虑学生项目的技术水平,因此分在一个班的学生其该项运动技术水平差异很大,若用同一标准考核,其结果就是当初身体素质好、专项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不用努力就可以考高分,而身体素质差、专项运动水平较差的学生,即使拼命学习和训练也考不及格,这就影响了普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有一些项目考核标准偏低。由于运动项目不同特点不同,考核标准不便准确区分难易度,或考虑要更多学生及格问题,有些运动项目的考核标准就定得较低,其结果就是好学生、差学生都能及格,这也影响了普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5 统一教学要求,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院大专学生大一年级就实行选项体育教学,学生对所选项目的运动水平差异较大,有的在高中就已经较熟练的掌握了该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有的学生选择了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项目,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该怎样教学呢?目前的做法是采用统一标准和要求开展教学,其结果是水平低的学生“吃不消”,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练习积极性。
3 对体育选项教学的建议
3.1 争取学院支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只有充足的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才能开设足够供学生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尤其是受学生普遍欢迎的新兴体育项目,从而使体育选项教学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成效。因此,要努力争取学院领导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购置运动器材工作的重视,尤其要首先保证那些热门项目对场地、器材的需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选项的需求。 3.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选项教学水平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专项技能突出的体育师资队伍,就不能搞好体育选项课的教学。因此,要充分挖掘现任体育教师的潜能,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多渠道在职培训,尤其是针对需要开设的新兴体育项目进行送培,以实现体育选项教学对师资的需要。同时,学校在引进新教师的时候,要注意把教师的专项与本校体育教学项目的开设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比例符合选项教学的要求。
3.3 既重视专项技术训练,又重视身体素质的练习
将专项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同时纳入教学计划,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每一次课的教学中,在重视专项技术教学的同时,要安排专门时间教会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具体方法,而且还应该有成套的课课练内容,并坚持课课练,这样把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使学生身体素质得以提高,学生专项技术得到熟练、 巩固与提高。
3.4 改革考试方式
考试的目的不是考倒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考试的内容既要考虑学生专项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程度,即把技能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3.5 因材施教,优化体育选项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情况区别对待,采用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实现因材施教。在选项后对学生进行摸底,根据学生掌握专项技术水平的情况进行分班,如,分成基础班、提高班等,不同班级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分层选项教学,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兆云.我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5(4).
[2]郭辉.体育分层选项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师友.2004(3).
[3]王少春,陈桂玲.对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调查[J].浙江体育科学.1999(3).
[4]朱建军.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5]吴长青,张凤华.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作者简介
郑国金(1962-),男,四川省简阳市人。现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学校体育、篮球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研究。
作者单位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宜宾市 644003
【关键词】高职;体育选项教学;成效;问题
体育选项教学是指在学校设定的一些体育项目范围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及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地选择体育项目来学习,达到学会1-2项运动技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自我院实施体育选项教学以来,体育教师的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体育课教学成果等有了很大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才能使体育选项教学更好地进行。
1 实施体育选项教学的成效
1.1 学生体育课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学校规定的项目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就会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当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练习为主动练习,课堂秩序好,课堂纪律好,保证了教师能全身心投入体育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辅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1.2 体育教师专业特长得以发挥,专项教学能力得以提高
我院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都具有一定的运动技术特长,在选项教学中,能充分展示美而规范的动作示范,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生练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由于体育选项教学的需要,要求体育教师掌握更多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学院通过有计划地分批次选派体育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提高他们相应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和教学训练水平,并在新开设项目的教学训练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体育选项教学能力。
1.3 促进学院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代表队的水平明显提高
体育选项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由于学生选择了自己喜爱和较为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因而,他们能更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术、技能和知识,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高涨,锻炼习惯逐步养成,专项技术水平进步较快,涌现出了一批体育骨干,他们的积极参与,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了学院各项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社团的建设。他们在学院体育社团中发挥着指导、训练、带动会员活动的重要作用,使更多学生锻炼了组织管理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竞争力,使学院体育代表队的运动水平一届更比一届高。
2 实施体育选项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场地、器材不足,影响选项设置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在修建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和实验实训设施方面投入较多,而在体育场地、体育馆的建设和器材购买上投入较少,尤其是在一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较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的运动需求和教学的需求,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选项的设置,很多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无法开设,如网球、轮滑、羽毛球、健美操、拉丁舞等。
2.2 体育教师的专项特长有限,学生的选项得不到满足
现有体育教师大多数在竞技类传统体育项目方面都有一定特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应运而生,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求,尤其是青年学生,他们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不再仅停留在传统项目上,而增加了对具有健美、娱乐、休闲等特点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但我们的体育教师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了解不多,不会,或没有形成特长。所以,学校整体开设的体育选项少,尤其是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上流行的又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无法满足学生选项的需求。
2.3 体育选项教学忽视身体素质练习
体育选项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相应选项的专项技术教学与练习,而忽视了身体素质练习。从了解调查的情况看,我院选项教学课中,绝大多数教师基本上用所有上课时间练习专项技术动作,一般不进行身体素质练习,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对专项技术的掌握比较到位,专项运动水平明显提高,但因身体素质练习少或没有练习,速度、灵敏、力量、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没有明显提高,甚至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有所下降,这个不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4 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不合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是不同起点的学生接受同一标准的达标考试。在选项分班时,只管学生的选择,没有考虑学生项目的技术水平,因此分在一个班的学生其该项运动技术水平差异很大,若用同一标准考核,其结果就是当初身体素质好、专项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不用努力就可以考高分,而身体素质差、专项运动水平较差的学生,即使拼命学习和训练也考不及格,这就影响了普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有一些项目考核标准偏低。由于运动项目不同特点不同,考核标准不便准确区分难易度,或考虑要更多学生及格问题,有些运动项目的考核标准就定得较低,其结果就是好学生、差学生都能及格,这也影响了普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5 统一教学要求,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院大专学生大一年级就实行选项体育教学,学生对所选项目的运动水平差异较大,有的在高中就已经较熟练的掌握了该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有的学生选择了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项目,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该怎样教学呢?目前的做法是采用统一标准和要求开展教学,其结果是水平低的学生“吃不消”,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练习积极性。
3 对体育选项教学的建议
3.1 争取学院支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只有充足的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才能开设足够供学生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尤其是受学生普遍欢迎的新兴体育项目,从而使体育选项教学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成效。因此,要努力争取学院领导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购置运动器材工作的重视,尤其要首先保证那些热门项目对场地、器材的需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选项的需求。 3.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选项教学水平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专项技能突出的体育师资队伍,就不能搞好体育选项课的教学。因此,要充分挖掘现任体育教师的潜能,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多渠道在职培训,尤其是针对需要开设的新兴体育项目进行送培,以实现体育选项教学对师资的需要。同时,学校在引进新教师的时候,要注意把教师的专项与本校体育教学项目的开设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比例符合选项教学的要求。
3.3 既重视专项技术训练,又重视身体素质的练习
将专项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同时纳入教学计划,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每一次课的教学中,在重视专项技术教学的同时,要安排专门时间教会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具体方法,而且还应该有成套的课课练内容,并坚持课课练,这样把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使学生身体素质得以提高,学生专项技术得到熟练、 巩固与提高。
3.4 改革考试方式
考试的目的不是考倒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考试的内容既要考虑学生专项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程度,即把技能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3.5 因材施教,优化体育选项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情况区别对待,采用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实现因材施教。在选项后对学生进行摸底,根据学生掌握专项技术水平的情况进行分班,如,分成基础班、提高班等,不同班级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分层选项教学,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兆云.我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5(4).
[2]郭辉.体育分层选项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师友.2004(3).
[3]王少春,陈桂玲.对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调查[J].浙江体育科学.1999(3).
[4]朱建军.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5]吴长青,张凤华.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作者简介
郑国金(1962-),男,四川省简阳市人。现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学校体育、篮球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研究。
作者单位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宜宾市 64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