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有差异,标准各不同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o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ARA推出一套口红彩妆系列,官方曝出了一组华人女模特的代言照片。中国网友看到后认为模特满脸雀斑,这是丑化华人,丑化亚洲人;接着,美国版VOGUE杂志也分享了一张华人模特的照片,配文认为图片中的华人模特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但是网友并不买账,评论区一边倒:这次模特不仅不好看,甚至可以说丑了。面对网友责难,ZARA官方和VOGUE杂志回应:这只是审美观不同,并非丑化,照片没有PS。
  事实上,这次事件的主角,不是什么无名新人,而是在时尚界炙手可热的中国新星李静雯。这则被指“辱华”的广告呈现出的,正是李静雯最真实的面貌。对这则广告的敏感,本质上是对真实的敏感。随着那些过度磨皮的美颜照片在网络上的泛滥,人们越来越难接受自己没有经历过PS的面孔,也越来越难去欣赏那些真实但存有缺憾的美。有的人能够看到李静雯独特的美,而另一些人却从中解读出了“辱华”,这种对比,本身便是对我们审美体系的拷问。
  对于那些真正的辱华者,广大爱国的中国人,必将令他们付出代价,但与此同时,我们决不能滥用“辱华”概念,以捕风捉影的方式到处乱扣帽子。这样的做法,只会让舆论环境遭到污染,而这将会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损失。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9年2月17日)
  辱华的门槛哪有那么低?ZARA只是按照自己的审美观挑了模特,不同人欣赏角度有差异,扯不到丑化甚至“辱华”的高度去。有些网友爱国之心可以理解,但没有必要玻璃心。兼容并包的审美,本来就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神经绷紧、动辄挑刺才会让人看不惯。
  (摘自“中国日报微评”2019年2月19日)
  1.美是多元的,不能将自己的审美标准强加于人
  美有标准吗?答案是否定的。骨感是美,丰腴是美,飘飘长发是美,简洁短发也是美。而且,美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美,它带有特定的“时空”色彩。美的标准有千万种,美丽有千万种,这个世界才美丽多姿。
  审美从来都是一个主观的、私人的事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独特的个性感受。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類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样,在审美上,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认为的美,还要包容理解别人眼中的美。
  2.审美的排他是文化的自卑,文化的兼容彰显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包,我们有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但前提是要有自己的文化定力,这就是自信。在审美中,盲目排他,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自我的文化自信,根源于内心深处的自卑。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有着这样的特质,我们善于把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包括西方的文明成果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地“拿来”,把潜伏在文化成果之下的文化糟粕剔出去,吃下糖衣,退回炮弹,这种兼容并包的品格和全面开放的态度,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最好体现。
  3.不要盲目贴上“辱华”的标签
  不可否认,一直以来,国际上存在一些别有用心者带有歧视色彩的“辱华”之举。我们对于“辱华”事件也绝不放纵和宽恕。然而,我们也应该理性地对待相关事件,不能过于神经敏感。任何带有歧视色彩的行为,都需要义正辞严地反对,但万不能以反对歧视的名义,挑起争端,激化矛盾,平添伤害。
  几年前,“意外”走红的凤姐可谓是家喻户晓,当国内网友对凤姐的外貌不加掩饰地尽情取笑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欧美国家的众多人士却对长着一张大嘴的凤姐情有独钟,青睐有加。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对我们称之为“国民女神”的某些人却并不买账。
  有人认为ZARA是丑化华人。丑化是通过改变人物形象,从而达到侮辱、取笑、讽刺的目的。例如守旧派把达尔文画成猴子的形象。可是,这里的模特连PS都没有啊。
  (作者:王永硕)
  人类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相互独立的国家和地域。在不同环境下,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人们的思想认识、审美观念自然会有差异。也正因如此,日本评选出的“几千年最美高中生”中国人却并不认可。我们与邻邦的审美标准尚且不同,更何况是地球另一边的西方呢?可见,区域不同,审美观也会有差异。
  (作者:侯庆宇)
  美是多元的,是没有固定标准的,是会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幻而发生转变的。当美固定为一种模式时就不能称其为美了,千篇一律的美只会造成审美疲劳。这个世界因为多样、个性的美而美。美,不能固定在一种格式上。
  (作者:康文珂)
  网友们对“丑化华人”的声讨可谓声势浩大,但这浩大的声势却无法体现泱泱大国从容自信的气度。模特既然未经过PS,那就是她真实的面貌了。为什么要将“真实”上升到“丑化”的角度呢?更何况商家已经说明“华人模特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中国人也并非个个都是天生丽质、玉树临风,不必担心区区几张照片就会丑化了华人形象。越进步的社会越包容,越民主的民族越坦荡。
  (作者:卞玉珂)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常常存在着文体不明、感情不顺、论述不透、说理不清等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写作中“读者意识”薄弱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读者意识”是指写作中心中要保有倾诉和交流的对象,时刻清楚自己的写作情境。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基于此,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增强
期刊
张文举是我国著名的硬笔书法家,他成为硬笔书法大家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农民出身的张文举从小就酷爱读书、写作,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作家。因此,他每天坚持写作800字,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他把写好的文稿满怀希望地寄往各地的报纸、杂志,遗憾的是,尽管他如此用功、如此执着,可就是没有一篇文章被发表和刊出,甚至连一封退稿信都没收到过。  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信中写道:“看得出来你是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美贸易战,绝非仅仅为贸易而战,其背后更有盘根错节的社会背景;中美贸易战,绝非仅仅以经济为支撑,更会以技术知识为后盾;中美贸易战,绝不仅仅是为己争利,更多时候是为了制敌发展;中美贸易战,绝不仅仅是生意场上的争端,更涉及一个国家的外交和主权……对中美贸易战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中国人不愿打,但中国人不怕打!  对此,你怎么看
期刊
电影《狼图腾》的片名是天津金石书法家刘栋题的,为电影的宣传起到了极大的助力作用。于是,《大唐玄奘》制片方也邀请刘栋为电影题写片名。刘栋无法推辞,只好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不能催,二是拷一份电影拷贝给他。  刘栋接受任務后,开始数日闭门不出,也断掉了手机与网络。他反复思考和对比:该用什么形式来题写“大唐玄奘”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唐玄奘在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太重要了,决不能用平常的形式随便题字。直到第三天
期刊
张爱玲言:“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摔个头破血流,怎能练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诚如斯言,正当年少的我们行走于人生路上,挫折与矛盾将时刻同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沐浴时代之光,放眼青春之路,不怕艰难困苦,只待玉汝于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守住初心,緊跟时代,方能清于心,定于心,成其目光之长远。社会的喧
期刊
时代的青河流进每一个青年人的心中,悠悠然,向着梦的远方前行。  ——题记   回忆百年前,国家动荡,风雨飘摇。新青年曾不惧刀枪,不畏反动势力,奋起反抗。他们心中早已有定海神针——为国、为家,我是一名义无反顾的共产主义战士,我要冲破敌人的枪口,换来明日的长安。他们身上流动着丹心热血,铸造着青年的勇气、胆识和精神。  为信仰而奋斗,从来不分时代。每一个新时代的诞生,都闪耀着年轻的曙光。  新世纪的钟声
期刊
栀子花开,如此可爱,那雪白的花瓣上,缀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它让我想起了您。  您是个吸烟爱好者,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我书桌后面,点上一支烟,静悄悄地看着我写作业。透过袅袅烟雾,我见您眯着眼睛,嘴角微微上扬,怡然自得。  然而,最近几天却没见您到我房间来。我有些好奇,甚至怀疑您是不是不关心我的学习了,心情难免有些失落。  那天,天气很热,我在房间里写作业,蝉在窗外叫个不停。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天空
期刊
亲爱的自己,只有你自己最清楚,过去的分分秒秒你付出了多少,浪费了多少。  希望你以后能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既然知道自己不是绝顶聪明,就要相信勤能补拙。  亲爱的自己,未来的日子里请不要轻言放弃。  你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因为不是努力了就能成功。  但请你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你要记得跌跌撞撞才是生活,你要把每一次的失败当成下一次成功的路基,你要坚持。  当然,你也会取得一些进步。取得进步的时候请你
期刊
服装最讲究的时代是春秋战国。不仅统治者本人常常一身华服,即从臣客卿也是穿珠履,腰佩金玉,出入高车驷马。因为儒家说玉有七种品德,都是做人不可少的,于是“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影响到社会各方面,贵族不论男女,经常必佩带上几件美丽雕玉,剑是当时的新兵器,贵族为表示武勇,兼用自卫,又必佩带一把镶金嵌玉的玉具剑。当时还流行使用带钩,于是又用各种不同贵重材料,作成各种不同样子,有的用铁镶金嵌玉,有的用银镶
期刊
国际时尚圈为审美而沸反盈天的吵闹让我想起中国古代流行了一千多年的三寸金蓮。试问,当时的“美足”于今天还会有国人认为是一种美吗?可见,时代不同,美的标准自有不同。自然,地域有别,对美的认识也会有差异。  不可否认,人心相通,美,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国界的。西方认定的美,东方也会认同。反之亦然。有着秋水明眸、修长脖颈的奥黛丽·赫本的美丽同样也是东方所欣赏;风度高雅、仪表翩翩的周恩来总理也获得了欧美记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