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g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日新月异,主要表现在减少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两个方面。文章在介绍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共基础课教学全面改革的类型并分析其利弊,提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136-02
  Abstract: The current advances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public basic course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mainly embodied inreducing the content and the tim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ublic basic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types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public basic course teaching 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teaching reform of public basic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public basic course teaching; refor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这一话题由来已久,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与思考,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同样也作了很多努力与尝试,但是教学改革的成效却不尽人意,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建设的精品课程也受到人们广泛质疑,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面临诸多困难。[1]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仍然十分混乱,相近專业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在各高职院校的改革差异很大,甚至于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主要表现在减少教学内容和减少教学时数两个方面。虽然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并不是说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就一事无成。事实上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在教学内容方面高职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降低理论的难度与深度,增加与专业课程相联系的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尽量体现职业特色;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表现在方法多样、讲练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在教学观念上主要体现在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文章在介绍当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类型并分析其各自的利弊,最后提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力度过大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的特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审视,不管这些内容对后面的学习和工作是否有用,只要是学生学习有困难的都删除掉,过分夸大软件的功能;[1]急功近利的现象普遍存在,某个地方有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出现,则全国教师都来采用这种方法,殊不知“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作全盘否定,争先恐后地改变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材遍地都是,要么是原有教材的删减版,有些不过增加了一些华丽的文字与图片,要么就是全面否定传统的教学内容,以软件的操作和培训内容代之;教师没有经过培训,很难适应这种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导致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更多停留在表面的现状。
  (二)强调实用主义,曲解”够用为度的原则”
  在公共基础课教育教学中,为了执行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取,主要就是基于实用主义的原则,将普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浓缩、合并。这种实用主义就是曲解“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的结果,我们认为“必需、够用”是指在相当长的时期都是必须和够用的,应该有一定前瞻性和拓展,不能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一离开学校就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三)多媒体教学的负面影响
  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强、可降低公共基础课枯燥性的特点,因此现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广泛使用多媒体课件。然而教学实践证明,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也存在不能有效控制教学节奏,计算、推理的过程展现不全等问题,主要体现在:(1)思维过程不能完全展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手势、丰富的表情,启发诱导等渐次解决问题的过程得不到充分展示,学生容易被动画、色彩、背景等次要因素所干扰。(2)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在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能根据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容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能很好地展示课程渐次发展的过程。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幻灯片的操作上,容易忽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容易出现机械地按教师预先设计的程序和进度被动地接受一些知识。[2](3)不易控制教学节奏。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教学双边活动得以正常开展。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往往很快就呈现在学生面前,没有详尽的推导过程,不能给学生思考和理解的机会,因而教学节奏难以控制。经常会出现学生正在思考,却突然看见屏幕上显示出的解题过程,这就会使学生正常的思路中断,迫使学生去围绕教师的思路转,破坏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学生就会成为被迫接受知识的工具。(4)课件与逻辑思维脱节。制作多媒体课件,总是考虑背景、色彩、动画及幻灯片的展示时间,很少兼顾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连贯性,阻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   二、公共基础课教学全面改革的类型及利弊分析
  各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都在进行改革,而且改革的幅度大,速度猛,甚至达到惊人的程度。但是公共基础课教学全面改革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如何评价改革的成效等问题至今一直困扰着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确定到教材建设作全面变革,各种教材遍地都是。这种改革的优势在于:为教学内容穿上了华丽的外衣,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得到了加强。其缺陷在于:删除的内容今天好像没用,谁能保证明天也没用?没用理论作支撑的应用没有前途;有些教学方法虽好,但不能要求所有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老师都采用这一种方法;增加实际问题必然会改变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这种改变对教育有无影响谁也说不清;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没有接受这些教学方法,对这种体系不熟悉,他们习惯于已有的教学体系,很难适应这种全面变革。
  三、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教学改革应尽量从局部到整体
  因为一开始就进行公共基础课教学整体改革,常常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情况,很难考虑周全。所以我们认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应首先考虑局部改革,具体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与专业严重脱节;对职业技能的形成没有多大帮助;具体与抽象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从这些局部问题出发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容易接受,不会从心里产生抵触情绪,学生能切实分享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成果。
  (1)对于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局部问题,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例如对第二换元法,学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该换元,如何换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提出在你认为感觉不爽时就可以换元,什么情况感觉不爽呢?比如含有根式或较复杂的表达式我们认为感觉不爽,如何换元就是把根式或复杂的表达式用一个新的变元代替,只不过需要把原来的积分变量反解出来,并求出原积分变量的微分,再积分,最后别忘了有一个回代的过程。实践证明,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换元积分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基本上能进行正常的换元。
  (2)归纳总结,帮助记忆。鉴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特点,我们用口诀的形式总结每章的内容,读起来比较顺口,便于学生记忆。实践表明,这种用口诀进行归纳总结的方式在帮助学生记忆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导数部分口诀为:求导公式是基础,求导法则要记牢,复合函数逐层导,幂指积商取对数。又如导数应用部分的口诀为:罗必塔法则很重要,一阶导数判单调、求极值,二阶导数判凸凹、求拐点坐标。[3]
  (二)把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公共基础课要体现“基本素质和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上, 依据的不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 而是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即结合实际应用多, 突出知识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注重提高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突出数学的应用性。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数学时间短,接收的数学知识相对偏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弱,而职业技能的形成又需要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把数学建模贯穿到每个章节,章节的标题就是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的改革与变通使数学建模和数学教学紧密相联,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得到了提升,对数学建模的过程也十分熟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虽然传统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存在明显的不足,现代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势,但也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尤其是公共基础课教学。我们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对于一些传统教学手段比较难以处理的数学知识如空间几何图形的旋转、平移、反射变换,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看到变换的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4]而对于另外一些内容如函数极限的概念等我们便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四)数学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我们把相关专业所用到的数学知识受集起来,经过归类、排序、分析等方法有机地融入到数学教学内容之中,不改变数学的原有体系。如物流运筹学中涉及的存储问题,在一般的数学教材中就只有一个例题,我们对其进行了拓展,使其与物流运筹学的相关内容紧密相连;计算机专业的数据结构需要用到有向树的相关知识,为此我们在计算机数学中介绍了图的基本理论,尤其突出了树的相关内容等。
  四、結束语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虽然收到足够的重视,但由于改革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导致改革不是很成功。所以提出改革应该从局部入手,逐渐过度到整体的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思路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冯天祥.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1(10):147-149.
  [2]曾玉华.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3):57-60.
  [3]冯天祥.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困惑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35):96-97.
  [4]曾玉华.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困境透析与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其他文献
介绍了齿轮范成加工的计算机仿真方法。阐述了计算机仿真所依据的原理以及相应的编程技术。并与原范成实验比较后提出了取代原实验的设想。
一、关于阻力的方向问题 例1:若一质量为m的质点沿一直线运动,除受到一个和它到直线上某固定点的距离成正比的力F<sub>1</sub>外还,受一个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F<sub>2</sub>,
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小学语文也占有很大的地位。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贵在坚持,以及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整体工程。必须做到德育队伍一体化,教育教学一体化,学校社会一体化。这就要求全体教师教书育人,使德育有点(
亮度适应和区分是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一个基本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使学员认识到人眼对亮度的适应性和区分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其包含的哲理与内涵不言而喻。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一般都是结合语文学科,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教师需要重视每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课堂质量,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也可以让小学生进行更多课外阅读,
从二十世纪末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创建以来,标志着社会开始进入新的发展形态,而随着近些年现代化教育趋势的不断发展,在开展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应用现代化
电子工艺实习是高校工科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实践环节。阐述了规划建设电子工艺实习基地目的性和必要性;规划建设的电子实习基地预期目标以及电子工艺实习基地规划建设项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