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功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教育家。启功先生规定的好老师的标准,就是他为母校拟写的八个字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何谓“学为人师”?(与“好为人师”划清了界限)启功先生自己曾写过一个座右铭,是这样说的:“职为人师,人之所敬。虚心向学,安身立命。”(职务是老师,当老师当然大家尊敬。当老师的自己也要虚心好学,你才能做好老师,安身立命。)启先生几十年前写过关于《千字文》的论文,到晚年,知道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文物中有几个《千字文》的唐代写本,可以补充与纠正他原先的认识,他就几次对我谈起要用这些材料重新写文章;他还写了再读《论语》的新体会,在报刊发表后,却一再表示还要不断认识。作为名闻遐迩的书法家,他到晚年几乎沒停止过用废报纸裁成方块练习楷书;他在九十岁生日的会上诚恳地表示:我希望让自己的字能写得好些。这就是“学为人师”最好的注解。
  何谓“行为世范”?简单地理解,就是说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成为世人的模范或者楷模。“行”与“言”一致,“表”与“里”相符。启功先生晚年的时候,给我写过《千字文》里面四句话来勉励我,叫“景行唯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行端表正”。就是你的行为要向贤人看齐,你的思想要不断克服私心杂念以符合圣人的教导。有了道德修养,你的名才能副实。而且作为老师,应当行为端、面貌正,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这也是做人的标准。启功先生是真正实践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一校训的可敬的老师。1979年,启功先生的“右派”问题得到改正,按政策要补给他一笔工资,可他在给友人的信中一再表示这些钱他沒有用,还是希望用到最需要的人和事上。他给我们第一届研究生讲课,完成了系里规定的课程后,主动提出到我们的宿舍来讲相关的文献学与文化知识,不但每次课都精心准备,而且课后还写字送给我们。他对自己的恩师陈垣先生的深挚情感也是人所共知的,在“文革”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不止一次冒着危险去老校长家中探望;老校长逝世后,他念想成梦,在日记里有非常感人的记述。尊师重道是“好学生”的重要标志。
  (作者为中华书局编审)
其他文献
1919年底—1920年春,五四新文化运动进入高潮,京沪等大城市一度出现“工读互助”运动。从思想酝酿到正式筹款成立,前后近半年。打头的北京工读互助团第一组,仅仅维持两个多月便告解散。1920年上半年,该运动在全国各大城市相继熄火。这一原本很有意蕴的“共产”预演,不仅当时未能引起知识界警觉,近百年来亦未得史学界开掘总结,未能对乌托邦的社会改造设计方案拉响警报。如今回首这一“工读互助”运动,可看出“大
目的 探讨在校三、四年级男护生对《护理学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灌肠法"的心理反应.方法 对64名不同年级大专(高职)和中专护生随机分为男女2组,进行护理技能操作"灌肠法"练习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男护生对"灌肠法"练习存在多种不良心理反应.结论 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帮助男护生克服不良心理,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养实用性护理人才。
护患沟通从狭义上讲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一步骤,在护患沟通中准确的使用移情策略则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能使护理工作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