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碳交易大国为何缺乏定价权?

来源 :金融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sh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持续快速扩张,作为碳排放大国和非减排义务国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碳减排资源供给大国,但始终处于碳交易价值链的最低端,在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巨量减排资源的同时向它们输送了巨额经济利益。其原因在于中国缺乏碳交易定价权。本文深入研究了此问题,认为根源在于资源意识、交易主体、交易市场、交易标的和交易货币等方面的劣势。为改善中国碳交易定价地位,中国应提升碳资源认识、完善碳交易体系、构建碳金融体系。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论述了碳关税一旦实施对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的影响,随后引入"单位碳价值率"概念,估算了碳关税一旦实施对中国33种大宗出口商品的直接影响,并对不同类型产业影响的特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国内外监管者开始重视金融运行的顺周期性。本文梳理并总结了国内外经济、金融专家学者对逆周期监管主要工具和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经济周期与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是财政支持"三农"的有效组织载体,也是金融支持"三农"事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生事物,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农村生产经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