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灵芝林下栽培试验研究

来源 :湖南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ss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开展林下仿野生段木栽培灵芝试验,测定了灵芝连续年产量,比较了不同段木树种、不同林分对灵芝产量的影响,并对林下仿野生栽培和大棚栽培灵芝的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林下段木仿野生栽培灵芝,能连续采收5年(菌段质量7~8 kg),每年可采收2次,其中第2年产量最高,随后逐年降低,前3年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6%,100棒菌棒5年总产量能达91 kg.同时,7月灵芝的产量、菌盖平均直径、菌柄长度数值要显著大于当年9月.(2)使用不同树种制作段木以及不同种植地点均会对灵芝子实体产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试验中使用檀树制作段木,在针阔叶混交林种植,灵芝产量最高.(3)质量检测表明:林下仿野生栽培的灵芝质量优于大棚栽培的灵芝,其中浸出物达9.4%、灵芝多糖达1.13%、三萜及甾醇类达1.46%,显著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灵芝质量标准.
其他文献
针对光电传感器焊缝自动识别的F1较低、方法复杂度较高和存在识别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光电传感器焊缝自动识别方法.通过机器视觉技术采集光电传感器焊缝图像,利用高斯模型检测出图像的目标区域,结合海森矩阵提取目标区域的特征点,将提取的特征点输入到量子门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识别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光电传感器焊缝自动识别复杂度低,且识别效率与F1值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