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软骨糖蛋白39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水平与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x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血清软骨糖蛋白39(YKL-40)、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CHD心力衰竭患者,将其设为CHD心力衰竭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CHD患者为CHD组。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估84例老年CHD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并分组;检测患者血清YKL-40、ANGPTL3水平;分析各项血清指标与老年CHD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关系。

结果

CHD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YKL-40、ANGPTL3水平分别为(81.24±6.32)μg/L、(42.40±5.03)μg/,均高于CHD组(69.33±5.89)μg/L、(30.25±4.23)μg/L(t=12.469、16.700,均P<0.001);84例CHD心力衰竭患者经NYHA心功能评估,分为心功能障碍轻度组35例、中重度组49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YKL-40、ANGPTL3过表达与CHD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1.548、1.854,P=0.002、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YKL-40、ANGPTL3单独及联合预测CHD心力衰竭左心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且在YKL-40、ANGPTL3的界值分别取79.535 μg/L、40.805 μg/L时,可获得最佳的预测价值。

结论

CHD心力衰竭患者血清YKL-40、ANGPTL3过表达可能提示患者左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早期监测患者YKL-40、ANGPTL3水平对指导临床早期预测、干预CHD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有一定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以心肺运动试验为指导制定的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0年1—11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60例,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研究组(药物基础上联合个体化的运动康复)各30例,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均不调整降压药物。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动态血压监测,比
目的评估应用法舒地尔防治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50例)和尼莫地平组(50例),分别给予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治疗和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尼莫地平治疗,评估两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和新增脑梗死病灶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临床预后评分、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
目的观察督导下间歇性高强度有氧训练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适能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4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数字抽签随机分为高强度运动训练的干预组(24例)和不进行任何干预的对照组(23例)。高强度运动训练的干预组所有运动训练均在督导下进行,训练隔日1次,持续10周,每次有氧训练40 min,运动负荷为30 s高强度运动(静息摄氧量+80%储备摄氧量),后30 s低强度运动(静息摄氧量
目的分析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贫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住院治疗的58例老年R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血红蛋白(Hb)指标为基准,按照是否合并贫血将患者分为合并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一般资料,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A合并贫血的相关因素,同时应用关联规则分析红细胞(RBC)与临床客观指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23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5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辅助全麻,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镇痛效果、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
衰弱综合征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机体稳态失衡及生理功能下降的临床状态。但衰弱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目前仅能通过评估工具来识别,而缺乏稳定可靠的生物学标记物。组学平台作为一种新兴工具,在衰弱生物标记物研究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将分别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四个方面对衰弱相关标记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多重副肿瘤相关抗体阳性的抗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受体1(AMPAR1)抗体脑炎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探讨。抗AMPAR抗体脑炎罕见,抗AMPAR1抗体脑炎更为罕见,临床症状不典型,不同亚型可能存在临床异质性;当怀疑边缘性脑炎时应完善自身免疫性脑炎、副肿瘤相关抗体等抗体检测,积极寻找潜在肿瘤,尽早规范化治疗,并动态随访观察。
目的观察内镜切除对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残留因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胃肠内科内镜中心行胃肠镜检查并镜下治疗中老年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81例,根据切缘病理结果分为残留组22例,非残留组59例。对内镜下切除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切缘残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1例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病灶直径在0.3~1.5(0.73±0.33)cm。
急性肾损伤(AKI)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在短期内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老年患者由于肾脏储备功能低下、基础疾病复杂、急性事件频发、临床合并用药种类繁多等原因,导致老年患者的AKI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并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老年人AKI防治应该重视危险因素识别及早期诊断,现有诊断标准的临床实用性及适用性存在争议,新型的AKI诊断生物标志物在老年人群AKI诊断中的应用是否可行尚有疑问。本文就
慢性炎症反应综合征(CIRS)是机体免疫系统被持续性激活而表现出的一种慢性、低滴度、系统性的全身炎症反应。CIRS不单与某种慢性疾病相关,也与衰老、多种老年病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功能下降有关,同时与临床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在老年人群中并非罕见。本文综述了CIRS作为老年综合征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提出CIRS是否可以被视为一种老年综合征,旨在为防治老年病及老年人功能下降提供新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