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打击内幕交易?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短几天之内,我们看到了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在对打击内幕交易上的快和准。
  事实上,美国并没有明确成文的“内幕交易”说法,现有的内幕交易判例大多是依据证券交易法的10b-5条款中的一点:“任何人,无论直接或者间接,通过任何手段或州际商业的媒介,或邮件,或任何国际证券交易手段,在购买和销售证券的有关活动中做出(1)采用任何方法、计划或诡计进行欺诈,(2)对事实进行不实陈述或遗漏使陈述不具备误导性的必需的事实,(3)从事任何可能对任何人进行或可能进行欺诈、欺骗的行为、做法或者业务。均属于非法。”其中第三点是内幕交易的主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SEC认定内幕交易的方法是“辩方举证”,即“举证倒置”。如果被控告的人不能自证清白,就将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
  此外,SEC可以利用强大的软件系统来监察交易,发现可疑则立刻示警。更为关键的是,SEC拥有高效运作机制,在案件尚在发酵期就施以重罚。
  反观国内,虽然中国证券法第73条规定,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证券法同时也规定了高管、承销商在内的7类人为内幕信息知情人,收购、分配股利等八类情形为内幕信息,但往往在发现内幕交易后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实施处罚,处罚的金额也少得可怜。
  美国对内幕交易者无论是否获利均处罚10万至250万美元的罚款。中国对有违法所得者的处罚仅仅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3万元的,处以3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些罚款能够警醒那些资本大鳄吗?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使得抱有侥幸心理的人仍然顶风作案,损失的自然是广大投资者。
其他文献
日前,正式公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草案引发行业和市场众多争议,焦点是立法的市场化导向问题,即偏离市场经济原则,政府对市场干涉过多,有效约束不足。  近10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很快,旅游投资规模较大,但是,市场经济的旅游发展和计划经济的行政部门管理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即自由准入、自由竞争和行业区域性的壁垒对立;企业自主创新和政府行政主导相抵;旅游市场无序和旅游公共管理匮乏并存;对于企业和旅游
在连续几个月罕见的经济增速放缓之后,国家发改委加快了项目审批的步伐,稳增长再一次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点。  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的公告显示,6—8月份,广东、吉林和甘肃等12个省市的13个公路改扩建工程获批;9月的第一周核准了18个城市的25个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额或逾1万亿。  事实上,在此之前,多个地方政府为稳增长,已经雄心勃勃地推出了总额超过10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例如,天津、重庆宣布,将在未来
乌鲁木齐市技工学校于1982年建校,隶属于乌鲁木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2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一定技能的合格毕业生.目前,学校共有10个专业22个班级800多名学生;教
编者按: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10年。  1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2003-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进出口贸易总
该文结合2003年度围家精品课程数控编程的建设,就高职专业课程建设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及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