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会造成犊牛持续性感染和腹泻黏膜病,其中粘膜病的病死率高达100%,对规模化养殖和生物制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课题组前期使用Turbo ID系统筛选出UDP-葡萄糖糖蛋白糖基转移酶1(UDP-glucose glycoprotein glucosyltransferase 1,UGGT1)等多个BVDV感
【机 构】
: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会造成犊牛持续性感染和腹泻黏膜病,其中粘膜病的病死率高达100%,对规模化养殖和生物制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课题组前期使用Turbo ID系统筛选出UDP-葡萄糖糖蛋白糖基转移酶1(UDP-glucose glycoprotein glucosyltransferase 1,UGGT1)等多个BVDV感染后的差异基因.为探索UGGT1基因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低胎牛肾(Madin-Darby bovine kidney,MDBK)细胞的UGGT1基因,Western blot检测UGGT1基因敲低情况;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统计细胞增殖情况;BVDV分离株TC感染UGGT1敲低细胞和阴性对照组Scramble细胞,使用免疫荧光染色、qPCR、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s,CPE)及病毒滴度变化检测UGGT1基因对BVDV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敲低MDBK细胞的UGGT1基因;且UGGT1敲低细胞、Scramble细胞与野生型MDBK细胞的形态及生长速度没有差异;与Scramble相比,BVDV感染UGGT1敲低细胞36 h后标记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的绿色荧光明显减少;感染24 h后5\'UTR 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48 h时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VDV感染36 h后,滴度显著降低(P<0.05);感染36 h后Scramble中大量细胞病变后脱落,UGGT1敲低细胞病变情况明显低于阴性对照.本研究表明敲低UGGT1基因能够抑制BVDV的复制,为防控BVDV新方法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矮小鸡(Gallus domesticus)由于其体型小,节约养殖空间等优点常被用于鸡配套系生产.本研究为明确矮小体型芦花鸡的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基因突变类型,探究正常体型芦花鸡和矮小体型芦花鸡间的生长发育差异,针对矮小体型芦花鸡GHR基因常见的4种突变位点设计引物,以矮小体型芦花鸡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分析其遗传变异类型.同时比较分析了正常体型芦花鸡与矮小体型芦花鸡体重和胫长的发育特点,使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
随着恒温扩增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增产物的检测成为限制该技术快速推广和应用的关键.本文结合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特点以及传统检测方法,探究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产物检测方法,如基于反应体系中副产物生成分析的方法、多重靶标检测为目标的方法,以及利用CRISPR/Cas等的序列特异性的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现状,解析了LAMP产物检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核酸分析产业以及基于核酸扩增分析的应用提供支撑.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是一种可以在单个反应中同时对50个靶基因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靶序列DNA变性、探针和靶序列DNA杂交、连接酶连接探针、PCR扩增、毛细管电泳及数据分析.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与预后、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检测、产前检测等领域.鉴于混合感染现象增加,敏感、特异和高通量检测方法是当前动物疾病检测中的急需,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在病原微生物的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