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婷:幸福从未走远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青墙黛瓦;点点斜阳,声声鸟鸣,呼唤着晚归渔舟。
  一扇斑驳的红木门,轻轻开启,甜甜地唤一声“外——婆——”,暖暖地应一声“乖——乖——”。闪闪烁烁的声音飘向远方。
  我是外婆一手带大的,是外婆的“小心肝”。
  时常忆起小时候,总喜欢光着脚板,故意把地面打得“噼噼啪啪”、清脆作响,到青石古桥上看群鸭戏水,听水声潺潺。外婆总会守在我身边,抚摩着我的头发,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事情,说她小时候也喜欢听光脚踩地的声音。幸福的剪影定格在夕阳酡红的云彩间。
  小小石桥承载着祖孙温馨。
  到了读小学的年纪,爸妈带我回了城里的家。回家的前夜,我抱着外婆放声哭泣。黑夜里,外婆在柔柔的月光中轻轻抚慰着我说:“囡囡乖,城里的学校大,老师有文化。”我在她的怀中沉沉睡去。第二天,我和爸妈登上了回家的木船。外婆站在青石板桥上,重复说着:“囡囡乖,要听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好好读书,要考100分。”我在船上,分明看到她不停地掀起衣角擦拭泪水。我哭着喊着要回到她身边,但还是在水流的推进中看着她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我模糊的泪眼之中。
  决堤的泪印刻着祖孙离别。
  当我渐渐地长大,我去外婆那儿的次数越来越少,与外婆相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升入中学后,连以前与外婆电话交流的快乐时光也一去不复返了。我逐渐开始厌烦起她的唠叨了。
  直到那一天,我突然得知外婆因高血压摔倒昏迷不醒的消息。这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将我从睡梦中轰醒。我疯狂地奔向医院。
  医院中白色的墙壁,白色的病床,白色的床单让我抑制不住地害怕,它们让我隐隐约约地有种不祥的预感。
  当我来到外婆的病床边时,她还在昏迷中。我仔细地端详着外婆,发白而干枯的头发,灰黄而干枯的脸,深窝着的嘴唇,深陷着的眼眶,额上沟壑纵横,就像一团被秋风摧残而枯衰的败草。
  啊,这还是我的外婆吗?我的泪水又一次决堤了。
  那天,我守在外婆的病床边,紧紧握着外婆竹节般的手,给她讲我的事情,就像小时候她给我讲她的事情一样。我告诉她我参加学校的“汉听”大赛拿了一等奖,我的数学在新老师的指点下渐渐好起来了,我的好朋友们为我庆祝十四岁的生日……我感觉时光又回到了从前。
  温情守候见证祖孙依依。
  外婆还是离我而去了。但我知道,有她心爱的囡囡的陪伴,她走得很安详。
  岁月的河流一浪一浪荡啊荡,最初的模样,最甜的回忆,都化作外婆慈爱的笑容,把幸福之路照亮。
  轻轻地唤声“外——婆——”远方闪闪烁烁飘来暖暖的“乖——乖——”
  (江西上高中学)
  1.增加呼应,余味悠长。新增的结尾段“轻轻唤声‘外——婆——’,远方闪闪烁烁飘来暖暖的‘乖——乖——’”作文不仅与开头第二段自然呼应,使作文结构严谨;且使首尾两处在视觉上有重章复沓之美,听觉上有余音袅袅之感。
  2.增加描写,人物鲜活。升格作文基本以描写替代原作叙事,鲜活生动,画面感强。对外婆的语言描写,由原作没有一处增加到三处:青石板桥上外婆的语言描写与医院病床边“我”的语言描写遥相呼应;爸妈接“我”进城读书时,外婆的两处语言描写虽简短朴实,却符合人物身份,切合当时情境。对外婆的外貌描写,由原文病床边漫不经心的描写提升為精心特写:“发白而干枯的头发,灰黄而干枯的脸,深窝着的嘴唇,深陷着的眼眶,额上沟壑纵横,就像一团被秋风摧残而枯衰的败草。”这样的描写不仅有助于刻画外婆的形象,而且凝聚着“我”对外婆的怜爱、疼惜,把“我”的情感推向高潮,增强了作文的感染力。
其他文献
记叙文写作主要依靠形象思维,议论文写作则主要依靠逻辑思维。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初中生如果驾驭得不好,就容易写得空洞抽象、枯燥乏味。能不能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进行说理呢?能。运用比喻说理,就是一个常用的有效方法。比如谈怎样读书,如果从道理到道理,难免因寡味而倒胃口;如果让比喻进入说理,特别是有一个贯串全文的比喻,那“读书”的“滋味”就完全两样了。谈如何读书的文章,切入的角度
期刊
我当过很久的差生,尤其是在进入初三之后。初三那年新开了化学课,第一次考试我只考了19分。可我并没有在拿到成绩单的时候感到羞耻或难过。未来那么远,成绩有什么用呢?考重点高中?考重点大学?那好像本来就不属于我吧。我不是个叛逆的学生,我只是对成绩“无能为力”——就抱着这样消极的想法,我把一天又一天的时间荒废掉了。  生活的转机是从那年的12月开始的。原来的班主任生病住院,我们班换了新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
期刊
有时候,勇气就像是一米阳光,从你拥有的那一刻起,它就会照亮你的心灵,驱走黑暗,将光明蔓延开来。  我的勇气是从那天开始的,一向害怕虫子的我终于也勇敢了一回——  “刺啦……刺啦……”厨房传来妈妈炒菜的声音,我在书房里安安静静地写着作业。突然从厨房传来一声尖叫。我无奈地叹口气,妈妈总是喜欢大惊小怪的。我慢悠悠地走到厨房,不耐烦地问道:“怎么了?”只见妈妈朝餐桌上努努嘴,我定睛一看,天哪!餐桌上,一只
期刊
父亲和母亲又吵架了。  坐在驾驶座上,父亲大幅度地转动着方向盘,像天庭里的雷公,面红耳赤地向母亲吼叫着;母亲也不甘示弱,比画着双手回击着,盛怒的样子叫人胆战。我独自坐在后座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这样尖厉的吵闹声,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父母的吵架几乎每次都是因我而起。倒不是我做错了什么,而是他们两人在教子方面有分歧,谁也不让着谁,最后总以吵架结束。其实我很想制止他们,但勇气的萌芽还未破土就被恐惧扼杀
期刊
您在哪,幸福就在哪。  ——题记  (这个题记虽然叩击了题目中的关键词,但无文采无诗意,平淡如水,只是个形式而已,可以删掉。只重形式不重内涵,谨防适得其反。)  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青墙黛瓦;点点斜阳,声声鸟鸣,呼唤着晚归渔舟。  (开头描写环境,句式整齐,意境缥缈静谧,富有诗情画意。)  一扇斑驳的红木门轻轻开启,轻唤一声“外婆”,声音闪闪烁烁地飘向了远方。  我是外婆一手带大的,是外婆的
期刊
初三是一道坎,没有人可以绕道而行,与其逃避或焦虑,不如坦然面对。  在一遍遍做题的过程中,能力和成绩一定会水涨船高。这是我们“过来人”的同感。而且,在一、二模甚至中考中,其实它并不真正考查你解决大题的能力,只要你把会做的都做对,基础题中档题都答好,再适当做做难题,一定能超出你平时的水平。正是那些你平时不在意的简单题、中档题才会极大影响 你中考的分数。不要不屑,这是很多人的血泪教训,也是很多人中考失
期刊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悄然吹响了开学的号角。陌生的面孔,优秀的学生,激烈的竞争着实令我望而生畏。伴随着与旧友离别的伤感以及未知的恐惧,我终究还是背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新的环境。新学期,军训不可或缺。  当我穿着蹩脚的军训服行走在人群中時,心中油然升起一丝恐惧。拖着脚步茫然地走进班级队伍中,向熟悉的同学问好,对陌生的新同学微笑。  回想起初见教官,他的腼腆和紧张到不知所措的表情惹人喜爱。今天他的指挥
期刊
1.理解导语到位。  典型文题:(2016辽宁丹东卷)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路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拼搏的汗水、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这一路虽有风吹雨打,但更多的是阳光普照:父母师友的鼓励关怀、战胜挫折的自信勇气、读书赏景的美好感悟,一句叮咛、一个眼神、一篇好文、一次顿悟……这一切如阳光一样洒满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请以“ 路上洒满阳光”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
期刊
邓稼先:青春是埋藏自己28年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
期刊
那一年,我出生,你三十岁。  那年的寒冬腊月,我太着急来到这个世界,于是提前出生了。由于早产,我生下来只有三斤多,再加上天气寒冷,医生说要放到保温箱养一段时间。可是,那时农村医疗条件差,家境也不好,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爷爷奶奶只有抹眼泪,爸爸抽着闷烟不吱声。是你,不顾自己虚弱的身子,挣扎着爬起来抱着我,倔强地说:“她是从我肚里出来的,是死是活,我也要把她贴着我肚皮。”你在坐月子期间,一直把我紧紧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