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能力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英语交际打好基础,初中阶段就要培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英语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间的关系
  
  1. 英语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英语自产生之初至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丰富着它的内涵,使其成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语的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增多,目前已发展至上千万个,其语法结构、语音也在发生着变化。
  2. 英语如同其他语言一样,都是人类创新文化的载体。
  人类历史的无数次创新都被包括英语在内的各民族语言所记录,在其语言结构和优秀作品中都凝聚着人类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和高超智慧。达尔文用英语写下了《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用英语写下了《相对论》,还有无数的英文作家写下了无数的传世佳作。人类用英语和其他各民族语言创造出了人类文明。
  3. 英语是我们学习国外先进思想和文化的有效工具。
  我们在用英语与世界各国的人们进行交流的同时,可以从中学得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手段。我国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正是我们向西方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学习的运动。当时,许多人出国留学,借助所学得的英语、日语、法语等外语来学习先进思想和技术,他们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像严复、詹天佑等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更有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促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不断进步。
  
  二、充分发掘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
  
  现行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是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
  例如JEFC第三册介绍了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童年的故事,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新的精神。
  又如JEFC第二册第39课中有个关于乘电梯的问题:“Why doesn’t he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 文中也没有列出标准答案,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寻求所有可能的答案。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New Concept English 第一册第75课时,提出了“Why does the shop assistant say women always wear uncomfortable shoes?”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有学生大胆地指责shop assistant这句话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我及时地表扬了他,并鼓励学生要注重理解语言的内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
  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以“用英语唠家常”的方式来引出每堂课的新知识点,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理解语言、掌握语言和运用语言。例如有一次我在复习教材Junior English for China初一第17单元Could you help me,please?时,我抱了个看似十分沉重大纸板箱子走进教室,随口就说:“The box is heavy. Who can help me?”许多学生都举手要来帮我拿,于是我把这个箱子交给了一位男同学并问他:“Could you help me?” 他接过箱子便说:“Certainly.” 然后我又问他:“Is it heavy?” 他掂了掂箱子的分量说:“No, it isn’t heavy. It’s light. ”(这些正是这一单元所要学的内容)。随后我又借机问学生:“What is in the box,do you know?” 学生便好奇地猜起了箱子里的东西来。接着我如同变魔术般从这只大箱子里拿出了足球、小盒子、茶杯、娃娃、彩蛋、水果等东西,每样东西都要求学生描述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凡是猜中箱子中物品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东西作为奖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用英语提供帮助和如何用英语描述事物,学生们也在教师创设的自由宽松的情境教学中感受到了学习语言的无穷乐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也在这些“似教非教”的课堂活动中被激发了出来。
  3.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及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而这正是引导学生自觉归纳语言学习规律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在语法结构教学中,初中学生往往会对都能在汉语中表示“有”的结构“there be”和“have/has”颇感疑惑,教师可利用时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语言规律。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含有“there be”和“have/has”结构的例句,将他们分类罗列,学生们分类罗列的过程,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发现“have/has”表示“拥有”而“there be”表示“在……有……”。又如语音教学中,有的学生发现worse,word,world,work这些词中的or 都念[?蘅:],便好奇地问老师:“是不是所有的or 只要放在w后就发[?蘅:]的音,教师此时便可卖一下关子,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自己去寻找答案,找出单词的发音规律来,并启发学生对于其他的语言现象进行思考,自己总结出语言规律和英语学习的小窍门来。
  4.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本人在创意制作课件“Where are you from?”时,设计了“See the World”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课件呈现了世界各国的风景,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学生在这一课件呈现的课堂活动中,不但学习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四、通过生动有趣、富于启发的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据现有的水平开展各种创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创造的愉悦。
  本人在组织学校英语课外兴趣活动时,让同学生们一起将英语活动室布置成颇有童趣的英语角。在英语角内学生们布置了Household Corner(生活功能区)、ReadingCorner(阅览功能区)和Audio-video Corner(视听功能区),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和场景来学习英语,并通过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写英语书评甚至设计英文个人主页等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已从在活动中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语言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
  长久以来,我们由于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让学生在大堆大堆的题海中“磨炼”应试技巧,出现了许多学生死读书、怕交际的现实。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无疑会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埋下隐患。我们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山丹县教体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给学生排名是当今教育的一大发明。排名的含义是什么?答曰:孤立第一名,打击大多数。那清清楚楚的位次明明白白地警告着每一个学生:你不行。学生也的确感受到了“我不行”。  动物世界从来不排名。小狮子长成大狮子,小鸭子长成大鸭子,它们个个行。  教育要让学生感到“我能行”。
期刊
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是科技的较量,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是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一个人良好的思维品质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更多的是在后天的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中训练的结果。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数学问题,实施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谈些个人浅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科之一,其有效的途径之一
期刊
从参加课改实验以来,我坚持教学生记“数学日记”,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从来没有间断过,学生的数学习惯、数学兴趣得到了培养,师生对话交流的渠道得到了拓宽。有的家长说:“中学四年他保存的最完好的作业本就是这十几本数学日记”;有的家长说:“他的数学日记记得最认真,最整洁,现在他的弟弟也喜欢看,有时候还在用”;还有的家长说:“孩子改变了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先记数学日记,把不懂的知识和想说的话记录下来,用日记的形
期刊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事物、新思维。它是指把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融入教学常规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程度高科技含量的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人脑的利用率。要提高学习效率,合理使用大脑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人们的学习,对知识的把握,是通过各种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把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中枢神经,而人眼有400多万条神经纤维通向大脑,是耳的380余倍。另外根据有关资
期刊
《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选自《红楼梦》第三回,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概括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思想性格,再现了典型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母亲去世后,黛玉没人照料,父亲便托人将她送至贾府外祖母处寄养。  面对黛玉的到来,贾府上下表现出了两种表情:哭和笑。  黛玉进府后见到的第一位人物就是贾家的老祖宗贾母。见到黛玉,贾母既喜又疼:“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
期刊
通常,我们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或“×”来评判正误,采用A、B、C评价作业的好坏。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单纯的这种批改方式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
期刊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信息所使用的媒介物质也不断发生变化。多媒体以其能运用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学习材料,改变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呆板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对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个性特征,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讲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它又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催化剂。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就
期刊
纵观目前毕业班的作文复习,往往存在以下不良倾向:一是根据教材顺序按部就班式地机械重复;二是使用各种复习资料,生搬硬套;三是复习无计划,随意性很大。这样的作文复习,耗时多、效率差、质量低,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卓有成效的作文复习呢?对此,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整体把握,增强计划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复习时,首先必须对以下问题做到心
期刊
在《唐诗品汇·总叙》中称:“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胡应麟在《诗薮》中也说过类似的话:“李杜二公,诚为劲敌,杜陵沉郁雄浑,太白豪逸宕丽。”总之,不管人们如何评价与比较李杜二人的诗风,总脱不了李诗之“飘逸”,杜诗之“沉郁顿挫”的艺术创作风格。  “飘逸”用房日晰先生的话说便是:“老庄思想作用于艺术趣味的反映,显示出潇洒闲逸离脱尘俗的艺术境界,飘逸重在逸,带有超脱凡俗的神仙风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