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 rhPTH(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

方法

40只SPF级日本大耳白兔根据出笼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根据rhPTH(1-34)注射剂量,实验组又分为12.5、25、50 μg/kg组,每组10只,均建立兔右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牵张开始后,实验各组每天上午8点于兔背部皮下注射相应剂量的rhPTH(1-34),直至处死;对照组皮下注射2%热灭活标准兔血清1 ml。牵张术结束后1、3周分别处死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各5只,取出下颌骨,对其进行大体、X线及组织学观察。

结果

大体观察:固定期1周,50 μg/kg组牵张间隙区呈较致密不透明的白色组织,骨缝缘连续;其余各组牵张间隙区呈白色半透明样组织。固定期3周,对照组牵张间隙区组织呈灰白色;12.5 μg/kg组颊侧牵张区组织类似软骨样物质,舌侧牵张区新生组织颜色接近正常骨组织颜色;25 μg/kg组颊侧牵张间隙区边缘与两侧原骨组织边缘连续;50 μg/kg组颊、舌侧牵张间隙区与两侧原骨组织界限难以分清。X线表现:固定期1周,50 μg/kg组牵张间隙区可见稀疏之阻射影;其余各组表现类似,牵张间隙区可见低密度影。固定期3周,对照组牵张间隙区可见稀疏骨小梁,骨边缘不连续;随剂量增加,实验组牵张间隙区阻射增加、密度增大,至50 μg/kg组牵张间隙区表现接近正常骨组织。组织学观察:固定期1周,对照组牵张间隙区边缘偶见成骨细胞;12.5 μg/kg组牵张间隙区可见大量成骨细胞、骨小梁;25 μg/kg组牵张间隙区可见骨小梁连接成网;50 μg/kg组牵张间隙区可见明显的骨小梁分布,并可见少量新生骨。固定期3周,对照组牵张间隙区骨小梁连接成网;12.5 μg/kg组牵张间隙区骨小梁连接成骨;25 μg/kg组牵张间隙区大量骨样组织生成;50 μg/kg组牵张间隙区骨组织发育接近成熟。

结论

rhPTH(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骨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浆外泌体可溶性HLA-G(sHLA-G)水平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CRC患者52例,同时选取25名健康体检者,20例良性结直肠息肉患者,20例慢性肠道炎症作为对照。采用exoEasy Maxi试剂盒提取血浆外泌体,纳米颗粒示踪技术(NTA)和免疫印迹法用于鉴定外泌体。流式细胞术(FCM)和酶联免
目的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细菌病原学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门诊诊断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患儿进行粪便细菌培养,沙门菌血清学分型,PCR方法对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型,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356份粪便标本检出致病细菌6种共103株(4份标本同时检出2种细菌)
即时检测(POCT)也称近患检测,是指在患者附近或其所在地进行的、其结果可能导致患者的处置发生改变的检测。随着生物标志物和传感器技术的最新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诊断性实验可以实现近患检测,是真正意义上的POCT。本文主要介绍了POCT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比较了不同国家地区POCT质量管理的方法策略和关注要点,分析了信息化在POCT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为规范POCT行业管理提供思路。
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即时检测(POCT)具有操作简单、便携移动、快速智能、灵敏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病原的检测。本文概述了POCT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免疫层析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
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是细菌和古菌识别自身及外源入侵DNA片段的一种天然免疫防御系统,保护其不受病毒的侵害。近年来CRISPR/Cas9成为革命性的基因编辑工具被广泛应用,它特异靶向性的定点切割能力在核酸检测、细菌分型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医学检验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本文在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CRISPR/Cas9在医学检验核酸检测新技术、病原菌分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逐渐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策略,多个药物已被批准上市,但是只有10%~30%的患者受益。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可通过免疫调节来影响肿瘤患者ICIs的治疗效果。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肠道微生态对ICIs治疗的影响及调节作用,介绍肠道微生态影响免疫治疗的可能机制,总结肠道微生态相关检测方法,对其临床应用转化的前景进行展望。
POCT由于其具有快、边、便、易等特点,近年越来越受临床急诊与急救医生的青睐,同时在血糖的动态监测等方面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在2002年、2005年及2016年相继发布关于POCT血糖监测的标准和专家共识,旨在加强POCT血糖仪的管理和规范化使用。但是,由于POCT的应用范围和其本身固有的特点,使其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