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现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时代,它通常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核心,德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渗透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传授英语知识,重视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对学生品格的培养,力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师在注意并利用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正面影响的同时,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自觉地克服环境因素对英语学习造成的影响,努力学习好英语。教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高度责任感。英语作为基础学科更加要重视德育教育,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 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结合初中教材的特点,挖掘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另外,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初中生在自主认识过程中,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活动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主体本质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也增强了学生对德育的亲身体验,使其留下深刻的记忆。所以应充分挖掘课外时间,开展第二课堂,以增加学生知识面,多方面、多层次渗透德育,如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角、英语广播、观看一些适用性英语录像等等,让学生在各种气氛和多种情景下接受教育。
  二、榜样示范,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教师是课堂德育的组织者、领导者,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人师表更应注重的是自己的言行,而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能打动学生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思想素质高的人,必须知识丰富,善于学习,必须具有号召力,影响力。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自己的行为规范影响学生,利用自身的情意因素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楷模,给学生示范正确的行动导向。要求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真诚的人,遇上学生问候我微笑应答,学生帮我忙我一定说声“Thank you .”,教学中偶有失误我真诚说声“Sorry .”;要求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自己首先要有忘我的工作态度,在教学中我精神振奋,情绪饱满,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行为感染学生;要求学生热爱学习,自己首先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我努力参加学历进修、师资培训等继续教育,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更给学生做出表率。我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自己心灵的亮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教育也就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课堂生活气氛的道德感染力
  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如果采取民主的方式领导学生集体,对待学生,学生将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具有领导能力等方向发展;如果采取专制的方式领导学生集体,对待学生,容易导致学生情绪紧张、态度冷漠、攻击性强、自治能力差;如果采取放任方式領导学生集体,对待学生,将易于使学生向无组织无纪律方向发展。可见,民主教育的最佳方式,是教师以民主作风对待学生。同样的道理,教育学生平等待人的最好方式是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的最有效方式是教师关心学生。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和作风,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远胜于他们口头上的道德教导的影响。
  我们应当遵循英语学科的教育规律,擅于捕捉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思想品德教育。总之,初中英语教师,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因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化学对于初中的学生们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对于这些化学知识,学生们一开始会很陌生,老师们要从基础抓起。为了让学生学好化学,老师们应该努力提高学生们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这对于老师和同学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做题效率  初中化学是初三学生开始学的一门学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好化学,必须从基础抓起,老师们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初中作文教学结合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传统的单一模式化教學转变成为生活化的教学,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感悟生活。本文在介绍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含义、指导思想及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以使作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多地贯彻到初中教学阶段。  关键词: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  教育源于生
期刊
创建高效的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向45分钟要效益,帮学生在课堂上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减轻学生课后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值得我们探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教得认不认真、教学内容有没有完成,关键在于看学生有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如何。如果学生学得糟糕,教师教得再卖力、再辛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实验改革,与以往老师的口述与强制要求记忆的表面步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脑与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很好地为以后高年级实验操作打下基础,并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化学教师要注重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构建更高效的化学实验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意义;创新策略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而且化学实验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化
期刊
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经济空前繁荣、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压力特别大,从而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当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许多学校频频发生精神失常、轻生、违法犯罪等案例,这些案例表明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心里状况不容乐观。甚至一些学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心理疾病,一些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尤其是一些高三学生出现高考前的一些恐惧心理,害怕考试,不想在校学习等现象。目前各类学校对学生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管理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主要渠道,亦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扩充和革新,其通过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  关键字:课堂教学管理 案例教学法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教育的创新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课堂教学创新是创新教育
期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么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都提示了一个道理:学会学习是多么重要。学会学习,就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繁杂的知识中吸取精华。而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是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自学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期刊
随着初中数学学习难度的增加,题型变得复杂,数学教学更要注重方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方面谈几点做法。  重视情境创设,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件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
期刊
九年级体育训练如火如荼,校园景象比平时忙碌了许多,早操晚练学生身心疲惫,步履匆匆。身为体育教师只想为他们指点迷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关于体育训练方面的有关问题:  一、运动训练内容  运动训练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积极参与下,为不断提高或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为达到训练目的,实现训练任务,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进行多方面训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身体训练
期刊
摘要:在中学的地理教育中,老师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标准出发,围绕学生的学习条件开展教育活动。为了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地理教育,有必要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育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积极学习地理学科。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兴趣;教育方法  地理课是初中的基础课程,是学生的地理知识的来源途径。地理环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就能适应地理环境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