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草黄素在活体大鼠皮肤上的渗透作用

来源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n5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消痛贴膏中木犀草黄素在活体大鼠皮肤上的渗透作用。方法用放射性核素~(125)I标记的木犀草黄素作为示踪剂,与消痛贴膏贴于大鼠的表皮,一定时间后用γ计数仪测量相应皮肤、肌肉和骨组织的放射性量。结果消痛贴膏中木犀草黄素在活体大鼠皮肤上2 h后,木犀草黄素(含~(125)I-木犀草黄素示踪剂)在各组织上的量:皮肤为(30 204.38±6 855.08)pg·g~(-1),肌肉为(144.77±106.22)pg·g~(-1),骨为(14.72±4.04)pg·g~(-1)。结论消痛贴膏中木犀草黄素能透过大鼠皮肤进入皮下肌肉层,并有一定量的木犀草黄素到达骨骼层。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enetration of luteolin in Xiao Tong plaster on the skin of living rats. Methods Radioactive nuclide 125 I labeled luteolin was used as a tracer and was applied to the epidermis of the rats with Jiaotong plaster. The radioactiv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skin, muscle and bone tissues was measured with a gamma counter afte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e amount. Results The amount of luteolin (including 125 I-luteolin flavin tracers) in each tissue of luteolin patch on the skin of living rats after 2 h was: skin (30 204.38 ± 6 855.08 pg · g -1, muscle mass was (144.77 ± 106.22) pg · g -1 and bone was (14.72 ± 4.04) pg · g -1. Conclusion The pain relief patch luteolin can penetrate the rat skin into the subcutaneous muscle layer, and a certain amount of luteolin to reach the skeleton layer.
其他文献
【病例】患者,女,77岁。平素体健,无家族史和既往药品不良反应史。因左股骨颈骨折来我院行骨折修复手术。为了预防感染,手术前1 d及术后1~5 d予注射用头孢替唑钠(商品名:益替
期刊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多层结构技术,分析了MIDAS技术、COM组件技术及MTS技术.最后介绍了将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多层结构技术应用于琉浚工程管理系统的开发实践。
在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中,最有希望的应用领域之一是自然语言接口.计算机对自然语言中的查询语言理解的正确程度是自然语言接口质量好坏的关键.通过对汉语查询句--即用于数据
会议
本文分析了数据仓库及OLAP技术,并介绍OLAP与OLTP的区别.重点描述OLAP的运用的原理.并将它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提供了比较的实例。
目的对比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肾移植术后患者不同时期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特征,为他克莫司的临床个体化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mit 2000法测定21例维吾尔族与25例汉族肾移
本文主要讨论了大型数据库存的并发控制问题.并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自持锁"方法来解决大型数据库的并发控制,该方法在较低的隔离级别中实现了较高的并发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数
把传统的神经网络解边值问题的方法和支持向量机中的SVR理论相结合,对边值同题的SVR解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实验表明,用SVR理论求解边值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目的建立用于测定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ZORBAX Ecilpse XDB-C_(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水-乙腈(74:26,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UGT1A4是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重要的一种亚型,参与生物体内Ⅱ相生物转化,代谢大量的外源性和内源性物质,研究发现UGT1A4基因多态性是多种药物体外代谢速率存在
运用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先阐述博弈矩阵方法的构成,并结合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与模糊决策,提出了一种新的坦克战争对抗系统的最优策略选取模型,为现代战争提供科学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