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关键点,还是学生能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前提。识字教学与其他教学技能模块的教学相比略显枯燥乏味,小学语文教师需突破纯粹的识字范畴,增添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构建高效课堂。笔者以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为结合点,针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行着重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教育活动中,语文识字教学关系重大,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与认知世界的基础。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不断学习与探索,尝试采用新颖恰当的模式展开识字教学。而且教师应让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乐趣,提升他们识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对于提升语文课程整体教学质量来说意义非凡。
一、运用游戏识字教学法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喜爱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游戏识字教学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往往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生具有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年龄特点,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活动时,需避免课堂氛围的乏味枯燥,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动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游戏识字教学法时,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字游戏,让他们在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中主动识字,提升其学习能力和识字水平。
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将本课中需要学习的生字“毛、导、革、命、战、士、面、念”等,将它们分别写作硬纸片上,设计成一条小路,在路上设计多个障碍,每突破一个障碍就应读出一个汉字,增添识字的挑战性。在这样的游戏中,小学生将会非常兴奋,积极踊跃参与,充分调动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也可将这些汉字设计为谜语,让学生猜谜,诸如:一钩眉月挂云端的谜底是“毛”;甘心奉献,期盼中来支持的谜底是“革”;见面都要磕个头的谜底是“命”;平反之后泪双流的谜底是“士”;约心上人七点相会的谜底是“念”等。通过解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汉字,还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对汉字的记忆效果将会更加深刻。
二、应用电教识字教学法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祖国汉字的魅力和奥妙,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设备让他们观看到汉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特别是会意字、象形字的教学更加适用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电教识字教学法时,需使用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将学生带入到认识汉字的学习情境中,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激发其识字的强烈愿望。同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导入新课,激发小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运用语音模式朗读生字,让他们在跟读中识字,实现识字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比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火”字旁的汉字,教师可根据这些汉字的特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其读音和意义。诸如,在讲解“灯”字时,可展示古代灯笼的图片;讲解“烧”字时展示蜡烛燃烧的图片;讲解“炒”时展示炒菜的图片;讲解“烟”字时搭配冒烟的图片;讲解“炭”字时采用火烧过炭的图片;等等。应用这种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识字教学模式,不仅可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火”字旁汉字的规律,还可提升这些汉字教学的形象性和艺术性,增强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可使用电脑软件制作一系列生字卡片,将它们一个一个的闪现出来,让学生在卡片中寻求并读出来,利用生字的闪现吸引其注意力,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采用故事识字教学法
大部分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旺盛,喜欢听一些有趣生动的故事,教师可将识字教学与故事相互整合,科学合理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识字教学中,需在备课环节收集、改编一个含有识字课程内容的故事,转变直接讲解生字的枯燥乏味教学模式,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讲授汉字,以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来吸引学生,提升他们的识字效率。同时,教师也可将课文内容改编为故事剧本,将生字穿插其中,在关键部位呈现汉字,将生字融入具体的语境中,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训练他们的汉字应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教学时,当教师讲到“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时,可利用教材中的第一幅插图小蝌蚪的形象,在黑板上写出生字“灰”;讲到“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时,借助教材搭配的插图写出生字“阿、姨”;讲到“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写出生字“追”;讲到“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写出生字“顶”和“披”,以此类推。如此,采用这种故事识字教学法创设有趣生动的学习情境,教师把故事内容与识字教学目标紧密整合在一起,让小学生在兴致勃勃听故事的同时,轻松学习与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更多的汉字。
四、总结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和动力,使其认识到学习汉字的重要性和价值,自主参与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切入,全面提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彪.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2]刘海龙.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才智,2013(1)
[3]郭艳华.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探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5.
(编辑:陈岑)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教育活动中,语文识字教学关系重大,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与认知世界的基础。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不断学习与探索,尝试采用新颖恰当的模式展开识字教学。而且教师应让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乐趣,提升他们识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对于提升语文课程整体教学质量来说意义非凡。
一、运用游戏识字教学法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喜爱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游戏识字教学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往往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生具有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年龄特点,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活动时,需避免课堂氛围的乏味枯燥,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动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游戏识字教学法时,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字游戏,让他们在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中主动识字,提升其学习能力和识字水平。
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将本课中需要学习的生字“毛、导、革、命、战、士、面、念”等,将它们分别写作硬纸片上,设计成一条小路,在路上设计多个障碍,每突破一个障碍就应读出一个汉字,增添识字的挑战性。在这样的游戏中,小学生将会非常兴奋,积极踊跃参与,充分调动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也可将这些汉字设计为谜语,让学生猜谜,诸如:一钩眉月挂云端的谜底是“毛”;甘心奉献,期盼中来支持的谜底是“革”;见面都要磕个头的谜底是“命”;平反之后泪双流的谜底是“士”;约心上人七点相会的谜底是“念”等。通过解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汉字,还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对汉字的记忆效果将会更加深刻。
二、应用电教识字教学法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祖国汉字的魅力和奥妙,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设备让他们观看到汉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特别是会意字、象形字的教学更加适用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电教识字教学法时,需使用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将学生带入到认识汉字的学习情境中,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激发其识字的强烈愿望。同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导入新课,激发小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运用语音模式朗读生字,让他们在跟读中识字,实现识字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比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火”字旁的汉字,教师可根据这些汉字的特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其读音和意义。诸如,在讲解“灯”字时,可展示古代灯笼的图片;讲解“烧”字时展示蜡烛燃烧的图片;讲解“炒”时展示炒菜的图片;讲解“烟”字时搭配冒烟的图片;讲解“炭”字时采用火烧过炭的图片;等等。应用这种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识字教学模式,不仅可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火”字旁汉字的规律,还可提升这些汉字教学的形象性和艺术性,增强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可使用电脑软件制作一系列生字卡片,将它们一个一个的闪现出来,让学生在卡片中寻求并读出来,利用生字的闪现吸引其注意力,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采用故事识字教学法
大部分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旺盛,喜欢听一些有趣生动的故事,教师可将识字教学与故事相互整合,科学合理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识字教学中,需在备课环节收集、改编一个含有识字课程内容的故事,转变直接讲解生字的枯燥乏味教学模式,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讲授汉字,以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来吸引学生,提升他们的识字效率。同时,教师也可将课文内容改编为故事剧本,将生字穿插其中,在关键部位呈现汉字,将生字融入具体的语境中,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训练他们的汉字应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教学时,当教师讲到“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时,可利用教材中的第一幅插图小蝌蚪的形象,在黑板上写出生字“灰”;讲到“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时,借助教材搭配的插图写出生字“阿、姨”;讲到“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写出生字“追”;讲到“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写出生字“顶”和“披”,以此类推。如此,采用这种故事识字教学法创设有趣生动的学习情境,教师把故事内容与识字教学目标紧密整合在一起,让小学生在兴致勃勃听故事的同时,轻松学习与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更多的汉字。
四、总结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和动力,使其认识到学习汉字的重要性和价值,自主参与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切入,全面提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彪.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2]刘海龙.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才智,2013(1)
[3]郭艳华.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探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5.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