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测量牙齿长度与牙体实际长度的比较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y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锥形束CT牙齿影像长度和牙体实际长度的差异,为口腔临床应用锥形束CT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60颗因正畸拔除的单根或融合单根前磨牙,数显游标卡尺测量离体牙实际长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10次,每次16颗牙,排列于人颅骨标本上下颌磨牙区、前磨牙区、尖牙区和前牙区共8个分区,拍摄锥形束CT,测量锥形束CT冠状位、矢状位上牙齿的影像长度,并与牙齿实际长度进行比较.结果 锥形束CT冠状位结果显示,除上下颌前磨牙区牙齿影像长度与实际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6个分区牙齿影像长度均显著小于实际长度(P<0.05);矢状位结果显示,上下颌磨牙区、下颌前磨牙区、下颌尖牙区、下颌前牙区牙齿影像长度[分别为(20.41 ±1.71)、(18.78 ±2.67)、(18.90±1.99)、(20.30±1.50)、(20.01 ±1.98) mm]均显著小于实际长度[分别为(21.77±1.60)、(21.37 ±1.53)、(21.70±1.38)、(21.41±1.72)、(21.42±1.90) mm] (P <0.05).牙齿颊舌向转矩角与锥形束CT冠状位上的牙齿影像长度存在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7.00,P<0.001);牙齿近远中轴倾角与锥形束CT矢状位上的牙齿影像长度存在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24,P<0.001).结论 应用锥形束CT测得的牙齿影像长度小于牙齿实际长度.牙齿轴倾角和转矩角可影响锥形束CT牙齿影像长度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广播电视是我们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消遣之一.广播电视的广泛性,可以令用户了解四面八方的信息咨询,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广泛,从广播电视中了解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广,全球即时
国外研究[1]表明,在高通气需求时,自动管道补偿(automatic tube compensation,ATC)能精确有效补偿导管性额外呼吸作功(WOBadd),但在通气需求正常的患者中,ATC是否同样能有效减少患者呼吸作功?我们在此方面进行了研究.
2009年4季度,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部署,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顺利完成了坐便器产品国家监督抽查任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坐便器产品质量
如今,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在快速的发展中,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节奏日益加快,5G通讯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了重点研究对象,并且5G的标准已经远远超过之前的技术手段,具有
期刊
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以上,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手术加化、放疗的综合治疗一直是NSCLC的治疗模式.术前新辅助化疗观念的引入,使我们对NSCLC的治疗又有了新的认识,现总结我院27例NSCLC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如下.
目的研究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者的脑形态结构变化特点.方法于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用脑磁共振显像(MRI)三维测量法组织分割和体积测量分析技术,检查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老
在光缆日常维护中经常涉及定向钻加深或迁改,若一处定向钻的距离超过四、五百米时,施工难度和光缆敷设难度将大幅提高.所以在近几年实施了多次500米左右长距离定向钻改迁,如
目的 总结咀嚼肌间隙软组织病变的动态增强MRI表现特点,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3例咀嚼肌间隙软组织病变(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常规MRI和动态增强影像资料.53例中,女性26例、男性27例,平均年龄为35.6岁.计算所有病变的强化达峰时间,相对最大强化率和相对流出率.结果 恶性病变的平均强化达峰时间为(69.6±6.9)s,良性病变的平均强化达峰时间为(130.3±13.2)s;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