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美育之我见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124-01
  
  美育是德、智、体、美、劳诸教育的关键。它是用运美学原理于教学实践,培养健全人格,丰富学生人生的重要手段。而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中,对“审美”一词反复强调,使我们更加感觉到中学美术课堂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审美动向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的探究欲。
  美育课堂中的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高品味审美情趣的主要途径。首先,应该让学生欣赏到优美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美术作品。在欣赏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也尤为重要。艺术是情感的产物,凡是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包含情感的,这种情感是作者的情感与客观事物的情景。意趣结合而成的,所谓“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作品、作家、事物之间,事物是中介,作者借助生活事物,再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成功的艺术形象,才能表达他的思想情感。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学生、作品三者之间,教师是中介。教师要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感受作品形象入手,逐步走进作品,感悟作品的思想情感及艺术技巧,比如说:
  一、“情感激发法”
  具体教学方法,事物把欣赏作品告诉学生,课前充分准备,上课后学生先讨论,教师参与引导,再做总结。有些难点或争议问题,必要时可留到课后再去进一步学习研究,使教学成为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过程,如:欣赏梵高名作《向日葵》。首先,让学生查找资料,大致了解作者生平,当时作者创作时的生活概况,出于何种情感,创作了这幅名作。让学生从情感中走近作者生活,因为成功的艺术家都是用心血和深情去创作艺术作品的。走近画家,与大师对话,用心交流,是理解作品最大成功的捷径之路。然后再从理解中感悟作品。这样得出的欣赏结论才是最有说服力,最为深刻的,而这样的学习法,比教师课前一人忙,满堂灌,而学生消极被动,要高效的多。
  二、“讲解教学法”
  当然如果我们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感受而反对教师的恰当讲解,对于学生鉴赏力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讲解教学法”是促进学生掌握欣赏方法,形成良好欣赏心理结构的最佳方法。尤其是现今信息时代,学生在学习便捷的同时,也对很多信息的吸纳和选择带来了无限困扰和困惑,而教师有必要提供给学生有组织的,有序列的,经过历史检验的,完整的知识内容结构。比如说,教材八年级中出现的抽象派作品令学生感到难以捉摸,但它非常讲究画面中点线面和色彩的构成。让学生了解一些构成的知识,他们就会懂得抽象派作品并不是随手乱抹的“涂鸦之作”,立体主义作品同时也会让学生觉得怪异可笑,但如果选取一张毕加索的作品,将画面中重组形体的各部分分解开来,在上课时再将各部分按原作重新拼合。学生马上可以直观明白立体主义是怎么回事。这种讲解教学方艺术素养,艺术沉淀的法使学生很容易掌握作品的特点。
  三、“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美术作品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知识,它的作用在于为接触未来大量复杂的,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提供必要条件,而不是引导他们去注重一些所谓形式上的创新。却忽视对学生艺术素养,艺术沉淀的系统训练,这样非但不能促进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反而造成断层。
  目前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一些现代派美术作品。学生提出的疑问颇多。有些学生总要问:这样的作品为何会成为世界名著作?这时需要教师除了引导他们感受作品的美感之外,还应让学生知道现代主义美术是极富创造力和个性的艺术。它总称现代主义,其中包含着各种不同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甚至同一流派的不同艺术家之间也有很大差异,每个人都力求不重复前人,不雷同于同代人,强调自己的独特个性,因此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立体主义重组形体,野兽派强调色彩,超现实主义改变思维……作品中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由于他们的创新,丰富了视觉艺术语言。鼓励学生勇敢的握起画笔,模仿自己所感兴趣的风格进行创作,引导他们应用各种手段表现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完成后再逐一讲评,使其有成就感。
  总之,美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类文明发展,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出审美直觉的意识,培养出具有对周围世界健康、良好、融洽的态度的心理素质:提高具有高尚精神品质和人格完美的社会人。
  美时师存在,无处不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158-01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流行乐曲广泛传唱的影响,流行音乐在学生之中,掀起一股股热潮,引起学生们浓厚的兴趣,相比之下单一的课本教学就比较传统、单调,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必须拓宽以往教学思路,把流行乐曲引入课堂,正确引导加强音乐教学。    一、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教学的意义    流行音乐引入
期刊
摘要:图形组织器是促进思维发展,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工具。本文从图形组织器和学习维度理论的内涵出发,论述了图形组织器的分类及其在提高学习维度中的作用,探索了图形组织器促进学习维度发展的应用研究,以期为学习者提升学习维度提供一种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图形组织器 学习 学习维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015-02    图形组织器
期刊
摘要:本文从完全学分制对高校课程资源及教学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结合学分制的特点和学分制工作下的选课工作实际,针对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学生选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完全学分制下的选课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施完全学分制下的选课保障策略。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 选课 探析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026-02    完全学分制是以课
期刊
摘要: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活的灵魂,是发展潜能的桥梁。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的情境与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习需要,学生才能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和策略,促使学生表现出自主学习的“自主性。”一、激发自主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是中职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但在衡量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英语水平也是衡量的重要标准在之一,针对中职英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当前中职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035-02    英语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主要文化课之一,
期刊
摘要:本文是一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章。该文以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的礼貌原则作为委婉语的理论基础,概括出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并且提出了委婉语与文化教学的相关性。  关键词:委婉语 语用功能 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050-03    一、委婉语一词的来源、分类及定义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从词源上说源于希腊语。eu即
期刊
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要求。本文就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英语教育的始终,只有将学习英语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人生观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人文精神 全面素质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
期刊
摘要: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关系着素质教育的全民实施和效果,当前的培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质量无保障、经费无法落实以及积极性低等问题;提高认识、保证培训质量、提供心理健康培训经费保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培训 培训效果 中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083-02    对中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是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自卑、胆怯、嫉妒、逆反、偏激心理等心理方面;造成残疾大学生消极体育心理的因素主要有生理残疾、自身、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等多方面原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其对体育认识理解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一系列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  关键词:残疾
期刊
摘要:Seminar教学法作为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目前在研究生教学中普遍推广,然而这种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专家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式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误区,本文试图剖析研究生Seminar教学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 Seminar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118-01    一、Sem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