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鳍金枪鱼不同部位肌肉的营养与主要风味分析

来源 :渔业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6075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科学评价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不同部位肌肉营养与风味特征,对比分析了其背部和腹部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显示,除灰分外,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背部、腹部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4.70和18.61 g/100 g;背部、腹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34和30.29 g/100 g。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氨基酸总量分别达到(22.07±0.74)和(16.57±0.47) g/100 g,差异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在40%左右,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均大于60%,接近于FAO/WHO推荐的蛋白质营养评价的理想模式,属于优质蛋白。谷氨酸的含量均最高,其次为天冬氨酸,而胱氨酸含量最低。背部和腹部肌肉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4.93%和35.91%。背部和腹部肌肉中分别检测出24和29种脂肪酸,各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饱和脂肪酸中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的含量高;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C18:1)和二十碳一烯酸(C20:1)含量高;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量占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88.55%和75.13%;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n-6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为0.41~0.44。气相离子迁移谱可以有效区分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共检测到39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酸类和烯烃及含氮、含硫化合物等;背部肌肉中2-庚酮、2-甲基噻吩、E-2-己烯-1-醇、戊酸、α-蒎烯、丙酸、丁酸丁酯、2-戊基呋喃、丁酸戊酯、二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庚酸乙酯、α-松油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丁醛-D、2-甲基丁醛-M的相对含量较腹部高;腹部肌肉中E-2-戊烯醛、N-亚硝基甲基乙基胺、甲基吡嗪、3-甲基丁醇、二甲苯、三乙胺、E-3-己烯-1-醇、4-甲基-2-戊醇、2-甲基丙酸乙酯、2-丁酮、乙酸乙酯、3-丁烯腈、2, 4, 5-三甲基噻唑的相对含量较高。综上所述,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风味各异。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由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提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是一种未来可期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潜在途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通过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调节炎症反应、抑制细胞死亡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多种非编码RNA分子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整其在外泌体中的含量可以增强外泌体的治疗作用。
利用CiteSpace对332篇宅基地退出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根据宅基地退出文献发文量,分别对宅基地退出的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2009—2021年宅基地退出文献发文量处于增长状态;研究作者之间未形成专业的学术团队;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密度低;研究热点集中于宅基地退出制度、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退出模式及补偿标准、宅基地退出与三权分置改革;研究趋势从宏观转微
时代的新变化,为后疫情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许多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后疫情时代,基于线上教育常态化和线上资源的开放性,各大高校都从传统的线下面授,转向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本文围绕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了新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的效果,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国有企业持续培养经验丰富、训练有素且善于自我激励的优秀人才,才能激发国有企业的发展潜力,推动国有企业更加高效地发展。为了弥补人才缺口问题,在人才梯队建设的时候,就应该关注其专业性和科学性,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出现缺口的情况,对国有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国有企业整体上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小,但是在市场化逐渐发展的背景之下,国有企业也存在着一定的人才缺失,尤其是市场化趋势逐渐显现,
期刊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颗粒治疗湿热体质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天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湿热体质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清热利湿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尿酸水平、中医体质转化分和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定位系统,该系统分为信息采集模块、地磁定位模块、深度神经网络定位模块及联合定位模块4个模块。首先利用智能手机传感器采集室内地磁信号,以地理位置为标签保存为位置指纹文件。通过粒子滤波算法计算得出用户地理位置。然后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和当前扫描的数据预测行人位置,最后对用户位置进行校正,消除地磁定位的累计误差。将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定位方法在Android平台实现并进行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全面普及,基于位置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定位精度,技术成本和算法效率决定了室内定位系统能否在实际生活中落地应用。位置指纹定位法定位精度相对较高,但是由于室内环境存在信号干扰等问题,单一的位置指纹算法不能很好地适配实际场景。并且该算法存在定位结果不稳定和采样成本过高的缺陷。行人航位推算法(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定位成本低,定位结果相对稳定,
钛氧化物锂离子筛结构稳定,溶损率低,可多次重复使用,成为当前盐湖提锂的研究热点。综述了钛氧化物锂离子筛的结构、合成方法、改性手段、形貌控制以及成型技术,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钛氧化物锂离子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信息社会中,人们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或者智能手机能够及时获取有用信息,包括人体健康数据、位置服务、语音数据、视频数据等,在位置服务中行人在室外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获取较为准确的位置信息,而室内定位领域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获取信息的标准方案。在陌生的建筑使用场景中,定位系统需要具备无需行人初始点、低成本、高可靠性的特点,针对以上需求,论文探讨了基于地标检测的地图匹配算法,以及基于空间约束的跨维度信息匹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