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终身发展理念下的中职校一二课堂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于一二课堂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校层面,多数从管理机制、实践平台、辅导体系、结果评价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的培养离不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对中职校一二课堂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属不多,也大多集中在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一二课堂贯通方面,没有放到学校层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层面来进行整体性的系统研究。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仅将二课堂建设的视角停留在“学科教育”则难以满足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本文立足整体构架一二课堂贯通的人才培养,着力解决中职教育中“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和“终生教育”等问题,进一步发掘中职教育中二课堂教学建设的目标和作用。
  关键词: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综合素养
  一、选题背景
  一二课堂贯通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但目前中职校关于一二课堂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大多强调第二课堂对中职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没有找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内在联系和有机融合的具体路径,没有上升到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进行整体设计。
  二、研究意义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紧紧围绕解决“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和“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两个问题,不断思考如何构建让学生在既具有均衡品质又具有个性特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寻找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路径,积极创新一二课堂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实现校内一、二课堂贯通联动,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满足“职业素养、促进就业”的需要,第二课堂的学习、体验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而为“综合素养、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商科类中职学校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特色。
  三、研究内容
  基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清荷文化”为引领,以积极心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依据,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线上线下育人相结合为途径,以创新一二课堂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助推学生积极人格构筑,重塑学习目标和生涯理想。
  贯通一、二课堂之间的学与用、知与行的联系,创新能力为本、学习者主体作用鲜明、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商贸特点显著、就业有优势、发展有基础、积极自信地面向社会多元成才的技能人才。
  (一)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相呼应的二课堂内涵建设
  “清荷“文化是我校在五十余载的办学历程中积淀起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商会人。第一课堂是扎扎实实推进职业教育、学习真才实学的主阵地,第二课堂是学会通用通识能力和提升自身素养的良好平台,第二课堂作为弘扬“清荷”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结合当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和工作实践,着重探索通过一二课堂提升校园文化精髓的具体路径。开设富有“清荷”特色的第二课堂自选的系列课程,创新集文化素养、职业技能提升于一体的心智体能素养培养模式,努力培育具备“清荷”特质的、拥有积极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的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
  我校一直把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第二课堂以学生的个体兴趣为起点,以学生在实践中成才为目标,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第二课堂不再处于附属和补充的地位,而是形成了与一课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的课程体系,使之成为我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环节和组成部分。
  (三)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构建实施随时随地的线上线下教育体系
  大数据时代下,线上教育倒逼传统教育转型,昨日的学校、昨日教师需转型适应今日的教育。学校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搭建起二课堂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二课堂的科学管理。二课堂建设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的有微课、网络课程等,线下有面授课程、体育俱乐部课程、劳育课程等等,线上育人与线下育人联动,实现了育人方式的重大转变,从而深化现有课程体系改革,引发教师教研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和变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学校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构建起随时随地的线上线下教育体系。
  (四)与未来商贸职场相呼应的商贸通用通识知识、能力培育体系的构建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方向,在一二课堂贯通中构建完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的布局,重点培育商贸通识知识、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终身发展的通用能力、创新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构建起与未来商贸职场相呼应的商贸通用通识知识、能力培育体系。
  (五)与第一课堂相融通的学分管理体系和制度
  以学分制、自主选课的形式,既为学生灵活安排自己任选和必选活动课程提供可能,又通过规定学生的基本学分,保证基本素质的培养,实现组织的灵活性和培养要求规范性的统一,保证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教学为中心,构建教与学管理部门联动的教学管理机制,积极关注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多元评价的学分管理体系。
  全新设立的一二课堂贯通学分评价体系,是一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体系。更多关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转变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实现从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评价的转变,更注重多维度的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四、取得成效
  (一)建立了二课堂开发的长效机制,课程体系不断丰富完善
  对第一课堂削枝强干,每周26课时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诸多学习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超越静态的、封闭的课程与教学,形成动态的、开放的课程文化品格和以“促进学生成长为本”的课程文化追求。
  立足学校,彰显“清荷”文化特色,精心构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前提的第二课堂自主学习和活动模块。通过校企合作、大规模开放课程开发和不断充实二课堂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课资源。第二课堂课程分三种类型:一类为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二类为通用通识和专业拓展模块,三类为社团活动模块。其中二类第二课堂课程由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组成。目前,通过开设德智体美劳不同类型实体课程31门(824人次选修)、体育俱乐部8门(1976人次选修)、微课30门(23074人次选修)、网络课程2门(2522人次选修)和劳育课程(2041人次选修),充分让学生自主选课、主动学习,通过特色专业技能训练、信息化课程的素质拓展、丰富的德智体美课程和志愿者义工服务,锻造未来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完善了多元评价为主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学校在原先的诚信手册基础之上,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学生成长管理系统和二课堂综合管理平台。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标准化、网络化的管理平台,通过德育管理信息的录入和传递,方便快捷的查询手段、多方位、多层面的数据分析功能,为把握学生的实时动态。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最原始、最真实、最即时的第一手资料,并成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管理规范的原始依据。
  评价体系中不仅要关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发现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他们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变了长期以来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重知识评价轻能力评价,促进了评级的多样化。
  (三)从实施效果上看,一二课堂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硕果累累
  以“清荷”文化为引领的一二课堂贯通平台,培育出了“清荷”学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和科学、创新精神,铺就出人人都有出彩机会的职教之路,造就了一批批能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学校连续多年荣获时政知识大赛、禁毒知识大赛、古诗文大赛、作文竞赛的优秀组织奖,连续多年获得全国文明风采竞赛组织奖和“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优秀组织奖,商会师生尽显风流。
  2014年4月,新民晚报刊发《传承“清荷”文化 打造实战平台》,对学校一二课堂贯通、独创百门微课进行了宣传报道,网易新闻、凤凰资讯相继进行转载和报道。
  2014年6月,《传承清荷文化精神创设商科育人平台》在市教委组织的校长德育论坛上做交流发言,获得好评。
  2014年7月,学校按照市教委要求组织的“暑期小达人、商会嘉年华”,将“清荷文化”和学校优质职教资源向社会开放,短短16天共接待10459人次。 7月16日的《上海商报》对学校进行了介绍。同时,将一期已成型的30个微课首次对外发布,充分展示了清荷人和清荷文化的风貌与风采。
  2014年9月,《“清荷”文化引领学生成长——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打造素质教育崭新工程》获评2014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品牌项目。“清荷”文化作为上海中职8个特色文化品牌之一全新亮相。
  2014年10月,学校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决赛卓越组织奖。
  以“清荷”文化引领、个性化课程聚焦、自主性学习提升、过程性多元评价、创新一二课堂贯通的育人模式,彰显出具有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特色的文化内核。
  参考文献:
  [1]划时代的改革动员令——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解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9号
  [3]罗阳.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边疆经济和文化,2009,(03)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摘 要:当前高中学生在阅读上存在只重深度而不重广度的现状,对此现状,笔者认为,要从增加高中生的阅读广度上寻求对策。因为广度阅读是对深度阅读的延伸,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思维,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也来自大量的、有效的广度阅读。但是我们也要明白,阅读向广度发展的广度并不是无限的,教师只能依照学生的程度进行选读。  关键词:高中生;阅读现状;对策  曾几何时,我
摘 要:本论文着重阐述暑期调研期间所取得的成果,从各个方面分析少儿英语学习的困难与障碍,联系实际情况,给出相关解决办法,以帮助孩子们喜欢英语从而能更好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少儿语言发展;趣味英语学习法;家庭环境  本文所探讨的是关于少儿心理教育在帮助其树立英语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联合学校与家庭,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良的、适宜的学习环境,老师尽力做到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作为启蒙老师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全面发展的一门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这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