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ao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本人任教一年级数学,谈谈自己浅见。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
  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
  例如:教学“数一数”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此时此刻,此材此图,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观察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听得既清楚又明了,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数开了:这是儿童乐园,有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还培养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讲话的能力。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止了学习的欲望;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新的成功彼岸。
  例如:在教学数20以内的数时,我让学生各自数一数:桌上一共有几根小棒?当学生不约而同报出20根后,我又说你是怎样数的,谁来说给大家听听?被我请到的第一位学生站起来一根一根地数到了20根。我又问谁还有不同的数法吗?这时我看到了一张充满自信的脸举出了稚嫩的手,他站起来,说出了触动大家心弦的数法:我是两根两根数到20根的。受他的启发,四根四根,五根五根等数法顿然而生。我不失时机地称赞道:“像××同学那样专心听他人的讲话,还能想出不同的方法,更好的方法,真棒!”作为教师,把握住这种成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得到心理的满足,促使其在今后的课堂上听课更专注。
  二、培养学生大胆说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如: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老师,怎么不喊我呢?”我向孩子们解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老师都看见了,这节课老师喊不到你,以后的课老师会尽量喊你。上课的时候如果你来不及跟老师说你的想法,下课还可以告诉老师呀。”于是,一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在下课以后跑到我跟前说自己的想法,适时的表扬仍让他们心满意足。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同位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积极思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分计算棒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
  四、培养学生善于评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一年级儿童同样如此。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说、听的习惯,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让学生在认真审视其他同学的思维过程中正确作出判断,并对照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他人之长处,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不足和遗留,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如:就几和第几的教学,我出了一道开放性题,看下面图形:△○□☆●▲,你认为☆排在第几个?第一位同学说:我认为☆排在第4个;第二位说:☆排在第3个。就这两种回答后,一部分同学根据自己的思维判断,肯定了第一位同学的说法,也有一部分同学肯定了第二位同学的说法,其间也出现了两种都同意或都不同意的学生。究其原因,同出一处:听了他们的回答,我觉得应该这样说才好才对,从左往右数,☆排在第4个,从右往左数,☆排在第3个。有根有据的思维,作出了正确的评析。
  五、培养学生学会做的习惯
  做即动手操作和生活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棍、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摆算式等等。
  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给学生创造人人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把在家里玩的计数器带来摆在课桌上,老师在大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自己的小计数器上拨珠,并回答以下问题:“计数器上原来有几个珠子?又添上几个珠子?一共有几个珠子?几添上几是几?”通过实际操作,使他们知道了1添上1是2,2添上1是3……9添上1是10,明确了各数的来源。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沙埠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其他文献
个人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源动力,美术教育是一种美的精神形式的灌输、启发和引导。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美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几种可行的手段激发孩子学习美术兴趣相当重要。  一、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古至今,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要想把一个人潜能发挥到极致,首先必须激发其自身对于一项事物的兴趣爱好。学习兴趣是引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
期刊
高中体艺特长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基础差却又背负着双重高考压力、学习自信心不足、纪律松散是这个群体最显著的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他们普遍感觉语文枯燥、乏味。如何让这些特长生“爱上”语文课?根据这几年对高中特长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良机,渲染语文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体艺生敢想敢说、活泼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教师必须把握良机,渲染语文课堂气氛,引发
期刊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关系到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兴旺。依据我国2006年9月18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结果是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近视率急剧上升。引起学生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担忧,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5月7日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简称中央7号文件)。因此,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
期刊
2012年5月18日,在距离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还有70天时,四川成都市锦里小学却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奥运会开幕式活动。此次“锦里小学第七届英语艺术节暨中美学生手拉手模拟奥运会开幕式”活动以“五湖四海皆朋友”为主题,由武侯区教育局主办,是成都市锦里小学承办的武侯区国际理解教育进课堂的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及奥运会这一世界各民族大团结的体育盛会,培养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