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主体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ngjie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工作“改进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 基层教研员一起合作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但教师始终是这些研究者中的主体,他们工作的“田野”就在课堂,他们研究的“场域”就在课堂。
  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教师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建议。由教师来研究和改革自己的教育实践是教育改革最直接和最适切的方式。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外来的研究者,主要有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基层教研员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所以, 教师成为研究者特别强调, 教师不仅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教师更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自己在研究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外来的研究者及时的帮助。
  一、课堂教学研究什么问题
  开展课堂研究,是改变课堂的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在阐述教师如何进行课堂研究的具体方法问题之前,先看一个有关课堂教学的案例,案例来自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研究中积累的素材。
  在课后的反思与评课活动中, 戴老师本人首先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步骤进行说明, 她重点反思了课堂教学中遇到陈小刚同学这样的情况时,教师的教学要始终与新课程的理念保持一致,然后地区教研员对这节课进行了评价, 肯定了其中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地方同时指出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做得不够深入的问题以及教师如何组织语文课的活动等问题, 当然还有专业支持小组的课程与教学专业研究者对这节课的分析" 这节课是生成的活动的学生参与的,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始终保持高度的兴趣。同时,这节课不仅让同学们在语文教学的识字与写字等方面完成了任务。
  只要深入课堂进行过研究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典型的教学案例,也是个典型的课堂研究案例,教师作为研究者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所要进行的工作是,如何作为研究者研究这节课, 如何在上课的过程中和课后的反思中研究这节课。如何从一节课的研究中探讨课堂研究的方法,如何与外来的研究者一起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在这个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的问题。
  二、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课堂教学的主体
  研究课堂可以理解课堂,理解课堂进而可以重建课堂,可以将传统的“知识课堂”转变成为新型的“生命课堂”。从我国当前的教学研究体制来看,课堂研究包括)’一人教师、基层教研员和教学研究工作者三个研究群体的合作。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会形成三种不同的研究方式:教学专业研究者的研究要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境中去,口的在于从理论上真正地去阐释课堂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说明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作为研究者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与理论研究者不同,他不是指向新理论的生成或新规律的发现,而是立足于自己所而临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教研员作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更是起到一种“中介”的作用,一方而他们要引导教师作为研究者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另一方而他们还要在工作中把教学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师的研究成果统一起来,帮助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这三种研究之中,教师作为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研究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研究的主体。
  三、教师如何与外来研究者合作研究课堂教学
  教师要真正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还需要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合作。这些研究人员可以是专业的理论工作者、教研员,也可以是自己的同事。他们在课堂中的观察结果是一种客位的研究,比较客观公正,还由于他们不考虑教学的进程与课堂的场而,所以可以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把多变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地描述下来。他们的研究对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促进作用如同教师培训中的“微格教学”的作用:专业的观察与记录如同微格教学中的录像,教师可以进行自我分析,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分析自己所采用的方法、提问的技巧、板书的清晰程度、对课堂纪律的控制情况、教师所用的教学语言及教师的非语言行为等。有研究表明,如果只让教师看自己的录像,其教学行为并没有多人的变化。看自己的录像课,就好像是坐在教室里观看其他教师上课一样,行为依然快速而复杂。如果教师在不知道如何研究自己的录像课时,旁边有个专业的咨询者,给其提供具体的反馈,或者提供给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相关材料,教师就会发生积极的变化。由此看来,只有在具体的教学行为得以凸显并进行讨论的情况下,教师才会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而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实践教学论倡导研究者贴近其研究对象,从研究的“课堂田野”中进行现场的参与和非参与的观察,对观察进行“深描”,对“深描”进行解释。他们这一行动与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需要相呼应,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达成一致,从而促进了两支队伍各自的成民。有人形象地把他们的合作说成“两个离不开”:研究者离不开广大教师,广大教师离不开研究者,一者共同成民,研究与教学也就共同成民。
  参考文献:
  [1] 孙红.高校教师培训发展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11)
  [2] 连榕. 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J]. 心理学报. 2011(01)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人们汲取、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字:数学;阅读能力;兴趣;比较  阅读,既是培养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方法,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诱导学生开动脑筋,学会整理、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得以提高的
期刊
作为一门外语,英语在我国整体的教学架构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高效课堂为旗帜,各种特色英语教学模式雨后春笋般出现,让人选择多多的同时不免眼花缭乱。然而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程式纷繁众多却缺少连贯性,我国缺乏英语环境的现实并未改变,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非常有限,最终英语学习的效果并不让人满意。在变革当中,是否可以探寻一种能普遍应用的课堂架构模式,让学习者在习得这门语言的同时更能用它去进行新的认知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新课标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使功能观得以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原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改变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让初中语文面向未来,为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这是我们每位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重任。初中语文教学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迫在眉睫。本人就我近30年来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初浅感受。  一、培养初中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  在我平时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应该注意留给本班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充
期刊
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教法简单化,教师讲授、范画,学生听学、临摹,墨守常规,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容忽略的,记得刚接到的新班级,美术课上少了追求艺术的热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大胆地开口。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表达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如何才能学到一口流利的英语,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参加市里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学习心得,认为
期刊
逆向思维的核心是逆想,但具体到某个问题该怎么逆想,即逆向思维如何启动,这就要熟悉下述常见方式.  一、逆用  “逆用”即对有关公式反过来用,这在解题时往往能出奇制胜.  分析:将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逆用后得到结果。  [结论]数学中很多运算都有逆运算,彼此依存,同一级运算中可以相互转化。  二、逆证  “逆证”指许多证明题,可以反过来推导,比如反证法等.  分析:要证明这一结论,显然从正面证很难,可
期刊
摘要:《机械基础》课程是我省对口高考机械类专业占分比重很重的一门专业课(占专业总分的135分),也是非对口高考机械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课。  关键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问题和对策  一、教材问题和对策  随着2014年对高高考考纲的变化,《机械基础》课程参考教材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省规划教材改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划新教材,教材的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参考教材大大降低了内容
期刊
在2007年《聋校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中增设了《沟通与交往》课程。沟通与交往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感觉训练、口语训练、手语训练、书面语训练及其他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的学习与训练。其目的在于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但在实际授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现针对1——3年级研究结果作如下总结。  一、问题的提出。现在课程的开展存在着缺乏统一的课
期刊
摘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利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师懂法;学生学法;减少犯罪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来,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明确要求和任务。要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既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