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沉淀中国智慧,凝聚国际共识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h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光初洒,云净风轻。2015年9月8—10日,由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和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共同举办的“2015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在京召开。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八十多名前政要、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反腐工作者参加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和与会代表坦诚对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理事会名誉主席王家瑞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南非前总统姆贝基,澳大利亚前总理、工党前领袖陆克文,意大利前总理达莱马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陈向群、监察部副部长陈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等参与政策制定、执行的高层及地方官员代表,从不同角度为与会代表介绍中共从严治党的考量、举措和地方实践,开通“对话直通车”。中联部副部长、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郭业洲主持开幕式,在闭幕式上做总结发言并举办新闻发布会。中联部部长助理丁孝文主持闭幕式。会议取得预期效果,数十家中外媒体予以不同形式的报道,引起海内外舆论界广泛关注与热议。
  政要云集:我们是带着问题来的
  十八大以来,从八项规定、反四风、打虎拍蝇,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中共反腐的决心、力度和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名声在外。外界在密切关注的同时也不乏疑问、困惑甚至误解。伦敦国王学院刘氏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直言:“我是带着很多问题来的,要抓住这次机会找找答案。”中共作为执政党,肩负着从严治党的使命,面临着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惩治腐败的重大课题,同时也必须思考,如何通过加强与外界的对话交流,在实现依法治国的路上增进相互了解、汲取多方智慧、寻求国际共识。
  王家瑞部长在开幕式主旨发言中讲到,“当前的腐败和反腐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他指出:“中共解决腐败的方法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约束。我们党有我们党的纪律、有我们党的规矩,我们不会失去我们的人民。但这样的实践当中我们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最终跳开周期律。”这番话引起了莫桑比克前总统格布扎的共鸣,他评价道:“我没想到中共会邀请这么多执政经验丰富的政要和多年研究中国问题的‘中国通’,毫不避讳、开诚布公地讨论政党治理和腐败,你们的勇气令人敬佩。”
  本次对话会选择“从严治党:执政党的使命”为主题,主动回应外界关切,旨在为背景不同、观点各异的参会者提供一个思考、提问、交流、探讨的平台,以从严治党为切入点,更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反腐败的出发点、举措和阻碍,更理性、深刻地认识中国依法治国的前景和挑战。
  和而不同:条条大路通罗马
  与会者围绕廉洁政治的实现途径、腐败与执政党自我监督、国法与党纪的关系、共筑防腐反腐国际网络等四个议题展开讨论,有的立足于哲学基础、文化根源,有的援引历史教训、工作经验,时而各持己见,时而异口同音,时有共鸣产生,不同观点的交流使讨论十分热烈,或引人深思,或给人启迪。
  腐败的土壤在哪里?反腐败有哪些有效途径?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指出,腐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与人性相关,因此反腐必须要依靠文化和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劝导作用十分重要。同理,执政党要力行自我监督,居高位而不易其本,重使命,建制度,防控腐败。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费立民教授则认为滋生腐败的土壤是社会体制架构的弊端,因此反腐要不断优化机制设计,主张明确划分各级司法机关的职权范围。有的与会者立足于全球化和市场化两大时代特征,指出腐败是社会价值观受经济利益蛊惑、政治权力被市场力量裹挟的结果,很多时候披着“道德风险”的外衣升级为“腐败2.0”,权力制衡和司法独立才是明智之策,要通过完善内部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为每一项职责都配上“第二只眼”。
  如何从国际比较的视角认识国法与党纪的关系?面对有的与会者提出的“既是摇滚明星又是中共党员究竟应该遵守党纪还是国法”的疑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清晰地阐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党纪严于国法,是红线;国法高于党纪,是底线;党纪与国法相互促进、相互保障。从严治党要求党员严格遵守党纪,同时遵守法律。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高遁进一步指出,政党的纪律独立于法律,甚至可能与法律冲突,只有党纪与国法相一致,才能巩固依规治党的公信力,赢得人民支持。
  如何共筑防腐反腐国际网络?腐败是社会毒瘤,各国皆欲除之,但制度机制的差异增加了国际反腐败合作的难度。与会者一致认为,建立并不断扩大反腐败共识,是有效开展跨国、跨地区反腐败合作的基础,应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基础上摒弃政治干扰,协调机制特性,用尊重促进理解,以行动积累信任,构建去意识形态化的国际反腐败网络。
  岐山来了:中国反腐为什么行
  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坛上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领导“打虎军团”的中央纪委也成为社会大众、媒体报道、学界讨论的热点。“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反腐关乎党心民心,还得接着干”,“纪律底线不可触碰,谁违纪就处理谁决不放任自流”……曾被外媒称为“中国最神秘部门的掌门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每次露面、讲话都离不开反腐,都会传递反腐新信号。他在这次对话会上的现身说法,带给与会代表们不小的震撼和收获,成为会议的又一亮点。
  剑桥大学政治国际研究系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得知自己作为与会者代表在会谈中有机会与王岐山“零距离”交流,十分兴奋:“既然岐山来了,这样难得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他的问题很有代表性,且直接坦率:“中共为什么要从严治党?有何特色?”“中国的反腐会持续多久?根本动力从何而来?有没有遇到阻力?”王岐山一一进行了解答。他强调说,执政党的使命决定了必须从严治党,执政党对人民的承诺就是它的使命。要兑现承诺,执政党必须对自身严格要求。他还着重指出,“中国的反腐不是一场运动,不是刮一阵风而已”。中共执政的合法性来自于历史,来自于人民的选择,也只有赢得人民对党的信任和信心才能应对严峻复杂形势、战胜各种挑战,无论是反腐败、党风廉政建设,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离不开全社会的强大凝聚力。王岐山自信坦诚的讲述使与会代表既了解了中共从严治党任务的艰巨,又感慨于中共迎难而上的气魄。   知行合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本次对话会日程紧凑、活动多样,研讨考察并重,各种考察活动形式新颖,与会者们对中共从严治党的理论认识的骨架上增添了血肉,理解更为直观、全面、深入。
  专题研讨结束后,中外与会者来到北京城中心一座看上去与一般办公楼别无二致的建筑,参访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了解反腐败、抓党纪、办案件的“线上工作”。参观完安静整洁的办公区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网站工作内容、功能设计及工作分工,着重讲解了“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监督曝光网络平台”的运行方式和重要作用,展示了中央纪委工作的高透明度和高效率,令人印象深刻。
  随后,与会者又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走进庄严肃穆的法庭,现场旁听一起公务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庭审,如此近距离、无障碍地观感经历成为很多与会者的“初体验”。美国国家传播学会会员杜晓晖感叹道:“没想到这辈子第一次进法院居然是在中国。”旁听结束后,法院负责人和与会者们座谈,与会者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从法院案件审理权的独立程度到陪审员的职责,从职务犯罪的量刑标准到党纪处分和法院审理的关系,法院负责人一一予以解答,与会者对中共和司法机关、党纪和国法之间关系的理解也逐渐清晰起来。活动接近尾声,法院一楼大厅墙上雕刻的多语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再次令与会者们惊叹,纷纷驻足拍照留念,“宪法墙”变成了“留影墙”。
  在京日程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们专程前往浙江省考察从严治党的基层实践。在杭州,泛舟西湖,参加“政党治理与地方发展”沙龙,与地方纪委及党员干部共话党组织基层建设,深入了解中共领导地方发展、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在德清县,除了与县领导班子座谈,了解新农村建设实践外,还入户拜访,当面听村民们讲述村里的党、身边的党,亲身体会基层党组织在地方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荷兰莱顿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教授彭轲直接用汉语跟村民聊了起来,还打趣道:“我这次也算是上山下乡,到群众中去。”
  蓄中宣外:我们一直在路上
  2014年,对话会以“中国改革:执政党的角色”为主题,主动开启了与世界对话的一扇窗,当时郭业洲曾将对话会比作“中共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旋转门”,把外面的意见转进来,把里面的信息转出去,增进相互理解。2015年,这扇旋转门在继续旋转,转出去的信息更详尽具体,方式更别具心裁,转进来的声音更多样,来源更广泛。从严治党是中共永恒的使命,对话会的旋转门也会一直转下去。
  (作者单位: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刘娟娟)
其他文献
暮秋孟冬,光照京城。2014年11月19—20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金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金砖五国及美国、德国、法国、欧盟等国家和区域组织的专家学者共五十余人参会。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刘劲松、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驻京办事处主任托马斯·艾维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与会学者分别围绕“金融危机背
内容提要 2017年国际安全形势发展变化中的不确定性上升,局部动荡和武装冲突频有发生。主要国家战略忧虑增加,军费投入呈上升態势,围绕有关热点问题的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与此同时,由于全球性安全问题和挑战增多,再加上大国之间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对国际协调的需求也在强化,竞争与合作并存仍然是大国关系的基础性特点。战略武器形成的恐怖平衡、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持续增多、难以削弱的跨国跨区域联系等因素仍对维持全球战略
11月24日,土耳其击落一架正在叙利亚执行空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任务的俄罗斯战斗机,引起土俄关系空前紧张。俄罗斯总统普京谴责土行动犹如“从背后捅刀”,充当“恐怖主义的帮凶”,并将“严重影响土俄关系”。土俄关系的恶化是土耳其外交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挑战。当前,正值土耳其的多事之秋。虽然在11月大选中,正义与发展党(AKP,简称正发党)重获胜利,躲过了执政13年来遭遇的最大危机,并成功举办了二十国集团
【关键词】欧盟;新产业战略;中欧关系;美欧关系  近年来,以技术和产业为基础的新一轮国际战略竞争的帷幕正在拉开。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尖端技术的研发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深刻改变了经济运行的速度与机制,使国际社会掀起了关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热烈讨论。另一方面,冷战结束以来的新一轮全球化所积累的贫富分化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集中爆发,导致民粹主义力量崛起,美欧国家的社会撕裂日趋激烈,自由主义国
【DOI】10.19422/j.cnki.ddsj.2021.06.00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初心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群众路线”史、“守正创新”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有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瞬间令人印象深刻,比如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和1978年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赢得革命胜利,就不会出现新中
【DOI】10.19422/j.cnki.ddsj.2019.11.00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求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新中国成立70年党的对外工作理论创新研讨会”于2019年10月25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央有关部门、高校智库和研究机构的70位专家学者汇集一堂,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对外工作特别是党的对外工作理论创新成果,深入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的
应德国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巴伐利亚州州长泽霍夫,瑞士苏黎世州政府和意大利民主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率中共代表团于2013年7月8—17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友好访问。代表团主要陪同人员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李进军和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等。  此访是在李克强总理不久前刚刚成功访问德国和瑞士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十八大后我党首次派高级代表团出访欧洲地区,传递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高度重
全球化并不完全是新现象,古丝绸之路就是一个例证。这一古代的长距离贸易通道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在过去的确存在,而且使东方成为了全球化的中心。现代全球化进程则在西方开启,向东方发展,北美和欧洲国家最先受益。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参与全球化进程。从1990年开始,中国加入了更多的国际组织,现在是许多重要国际机制的成员。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一倡议下,中国
记者:您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经三次到访中国,请问这次来到中国给您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  弗拉奥:我曾多次访华。此访让我了解到中国首都及其他地方多个领域发生的快速变化。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人口规模以及老龄化挑战下的城镇化发展,这将是中国各级政府未来几年面临的巨大挑战。  记者:1987年,比利时法语社会党与中国共产党建交。此后,法语社会党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始终给予坚定支持。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与越南、老挝及缅甸接壤,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交往与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云南省委历来高度重视我省的特殊区位和历史传统优势,十分注重对外工作在党的建设和整体工作中的作用;始终把地方党委的对外交往工作与贯彻中央“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结合起来,把开展党际交往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做好政党交往工作与增信释疑、扩大共识、发展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