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活性炭的孔道结构改性及其对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影响

来源 :功能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oft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市售球形活性炭浸渍Fe(NO3)3进行CO2二次活化,使用不同活化条件制备得到具有不同孔径分布的球形活性炭,并研究了所制备的样品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活性。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样品表面形貌,采用BET法测试了样品改性前后孔道结构的变化,使用程序升温脱附(TPD)分析了样品改性前后吸附性能的变化,使用固定床装置对样品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球形活性炭通过浸渍0.3%的Fe(NO3)3,活化气体流量为CO2150mL/min、N250mL/min时,二次活化能够将孔径扩大至6nm、中孔孔容达到0.21cm3/g、中孔含量为36%。将上述活化气体流量的样品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中,当反应条件为乙炔空速180h-1、温度180℃、n(HCl)∶n(C2H2)=1.05~1.1时,其初始转化率达到30%(比市售球形活性炭提高100%)。
其他文献
采用浸渍法将4种不同的金属离子负载改性活性炭,测定甲烷和氮气在改性后的活性炭上的常压吸附穿透曲线和常温变压吸附曲线,研究不同金属改性活性炭对低浓度甲烷(煤矿乏风瓦斯
<正>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的变压吸附精制氢气用煤质活性炭和椰壳活性炭进行表征,研究其孔径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与CO2吸附及解吸性能的关系,然后研究了不同活化介质对活化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