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在纤维化大鼠小肝移植供肝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建立大鼠纤维化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检测肝星状细胞的激活, 探讨其在小肝移植后供肝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纤维化肝移植模型,纤维化肝脏切片Masson染色以观察纤维化程度.分全肝移植组和小肝移植组,观察两组7 d生存率.分别于术后6,48 h处死大鼠,取下肝脏标本,应用α-SMA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测定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激活程度.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纤维化肝移植模型.全肝移植组和小肝移植组7 d生存率分别为58.3%(7/12)和8.3%(1/12)(P=0.027);在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上,α-SM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通过两组间比较,在各时间点上,小肝移植组α-SMA的表达均高于同一时间点全肝移植组α-SMA的表达,表明小肝移植组HSC激活的程度总体上高于全肝移植组.HSC的激活与肝硬变大鼠小肝移植中供肝损伤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手术入路.方法对10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切除67例,其中经胸腹联合切口40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12例,经腹切口15例.结论基本术式以胸
目的:探讨内皮舒张因子(EDRF)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报道先心病伴肺高压患者和无肺高压先心病患者手术前后一氧化氮(NO)水平的对比观察情况.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结
采用高渗糖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配液湿敷治疗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并与单纯用硫酸镁湿敷者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6%,高于对照组34.8%(P<0.05).该方法简单,疗效稳定,值得
目的 研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 N-乙酰 -β-氨基葡萄糖苷酶 ( NAG)活性的变化及与羟脯氨酸 ( HYP)和透明质酸 ( HA)的相关性。方法 以四氯化碳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并用分光
目的对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三维多功能牵引、经皮穿刺切吸术(APLD)及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0例,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
采用体外细胞毒活性追踪的方法 ,应用多种层析手段 ,从采自西沙群岛永兴岛的皮海绵 ( Suberitestylobtusa Levi)脂溶性部分中分离得到十八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 5个化合物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75岁,因无明显诱因左眼突出伴有红肿5个月余,来我院就诊.此前曾在外院按"炎性假瘤"给予激素及抗生素等治疗无效.检查:左眼视力0.3,眼压:30.39mmHg眼睑肿
我科 1999年 5~ 7月使用谷参肠安胶囊佐治小儿急性菌痢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8例住院患儿 ,男 42例 ,女 3 6例 ,年龄 3个月~ 12岁 ,平均
手不同于内脏器官,属于人体非生命必需的器官,因此异体手移植手术给医者和患者带来新的伦理道德问题.伦理学要求患者必须在精神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详细了解异体手移植手术的利
目的:提高对盆腔恶性肿瘤最初表现为深静脉血栓(DVT)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盆腔恶性肿瘤开始误诊为深静脉血栓的病例,1例为黏液性脂肪肉瘤,1例为中分化腺癌,经股动脉插管皮下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