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构主义及在英语教学上的运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ma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学习是一种建构学习,是运用已有语言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划分理解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语言输入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从建构主义出发,阐述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进行语言体系的建构,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 建构主义;英语教学;学生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51-02
  Talks on How to Utilize Constructivism into English Teaching//Ren Hao
  Abstract English study is a kind of Constructivism study. It is a section that uses the language that already known to analysis and understands the new knowledge. It is not a process of passiveness, but an initiative on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onstructivism, tells us how to create the circumstances in the class, giving students enough time and chances to construct the language system in order to form your own language ability.
  Key words constructivism; English teaching; students’ initiative
  Author’s address Xuzhou Normal School, Xuzhou, Jiangsu, China 221116
  
  1 传统教学现象分析
  过去的语言教学中,教师过多地注重“教”,一言堂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极少能得到语言输出的锻炼,过多地强调了语言的输入,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使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
  2 建构主义的兴起
  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就是由建构主义影响的。建构主义是认知论的一个分支,是由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建构主义是指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格局体系,通过对新知识的归纳整合,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的新型教学方法。它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其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某个新知识的理解都有其不同点。该理论认为,学生应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成为建构知识体系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的吸收者。一方面是对新知识的归纳,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意义重建,依次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近几年,建构主义对全球教育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3 建构主义基本结构
  建构主义教学模型主要由这几部分组成: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模式、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模式等[1]。
  3.1 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1]。应用于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提前搭建教学“支架”,包括教学目的、任务设计、步骤计划安排等来对学生进行指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分组学习,通过分工合作最终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
  3.2 抛锚式教学
  概括而言,抛锚式教学是约翰·布瑞斯福特(John Bransford)领导的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the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简称CTGV;后更名为学习技术中心,The Learning Technology Center,简称LTC)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锚”的设计。所谓“锚”,是指某种类型的个案研究或问题情境。并且,由于“问题驱动”和“问题生成”是该模式的主要策略,所以将其命名为“基于问题的抛锚式教学”[2]。抛锚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锚”(即实际问题的选择),教师应在课前认真思考,仔细选取研究问题,以便在课上提出。要用真实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才能使学生向着问题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3.3 随机通达教学
  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旧有教学内容的学习,即多次“通达”同一教学内容,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随机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应用于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学习,从而获得对一个问题的各方面认识,这种认识是非线性认识,而且是多元的、丰富的认识,对概念的理解更加充分和完整。
  4 建构主义应用于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从该理论出发不难看出,学生所吸收的知识量并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输入,更在于对其理解和应用。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可以这样理解,所学语言效果的好坏,并不在于背诵和记忆多少单词、词组、语法等,而更在于对语言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要工作是记忆和重复;而在建构主义模式下,学生是通过新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要运用已有知识对新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和理解,然后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答案。当然这里少不了教师的引导,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有机会独立思考,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独立成长。
  4.1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要在教学中投入情感,同时也要激发学生投入情感,逐步使学生养成自我投入的习惯。教师要对语言现象、语言特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体。
  4.2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迅速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认识,协调知识结构。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有效地发挥能动性,积极参与讨论和研究,从而真正地培养自己的能力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要学会创设良好的、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和相关信息有效整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学生只有亲自体验了,才能将自己的学习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将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统一,自主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1)创建生活情境。英语的学习主要靠操练,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大量的生活情境,如展示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具、图片等,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引入相关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将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体会实际操作的价值。
  2)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英语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建构主义教学也应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提供大量丰富的材料,帮助教学环境的创建,激发学生兴趣,使听说读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利用网络、社区等来进行辅助教学。
  4.3 多种学习方法共同作用
  1)角色扮演。英语课堂应该进行各种role play,也就是常说的角色扮演。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课前认真研究和设计教学对话及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充分利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构建语言体系,发展语言能力。
  2)合作学习。主张在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交互式的学习,包括分组学习、合作学习等,课堂上进行组内讨论、评价等活动,充分体验合作与竞争,鼓励小组间比赛,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和良性竞争的班级风气。合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讨论,充分认识教师的教学意图,以及如何进行合作分工,共同将教学任务完成。这种学习方式能增加学生之间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沟通,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参与课题的积极性。
  3)提供各种机会展示能力。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英语比赛及展示活动,让学生投入其中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加深对情境教学的兴趣。
  5 总结
  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合作创新型人才,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是一种挑战,同时在人类教育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简言之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知识的获得过程应该包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而获取知识体系的建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再扮演原来的知识灌输者角色,而是成为引导者,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是语言学习加工的主体,因此应该主动地吸收和运用语言,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要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多提出各种疑问和假设,认真联系与思考,从而在研究中获得真知。
  参考文献
  [1]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28-32.
  [2]乔连全,高文.基于问题的抛锚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53-161.
  [3]王宁.“随机通达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J].读与写杂志,2010(8):33.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车辆数量的剧增以及超荷载的产生,对公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行公路路面施工时,施工单位就需要加强对公路路面耐久性的高度重视,不断地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这样以来不仅可以使公路路面的耐久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还可以确保公路路面的质量,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将对公路路面耐久性的提升施工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路路面
摘 要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在简要介绍CDIO教学模式基础上,提出三点关于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适度质疑、归纳和比较;加强课程整体以及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教改措施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CDIO;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摘 要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更能突出英语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英语交流,利于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给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影响到学生学习与教学的正常进展。  关键词 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149-02  1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显示出的教学优势  随着教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学理念转变,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教师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多媒体时,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进而促进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那么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巧借多媒
摘 要: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共同运输业对工作运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公路作为一种大流量、设施完善、现代化技术含量较高的交通载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了加快我国公路养护的管理水平,为用路人提供良好的服务,成为工程养护的一项主要责任。为了保证通车的顺畅与安全,提升公路交通质量,就必须对公路进行及时的养护和维修,这样才会保持公路运行的完好状态。  关键词:公路建设;公
摘 要 对全息光栅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和研究,全息光栅设计性实验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性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文献资料搜集、实验设计、研究报告等多方面能力。  关键词 物理实验;全息光栅;设计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85-02  Study on Teaching Design of Designing Experi
本文尝试从Web2.0的概念与特点以及常用技术出发,浅析Web2.0环境下各项先进技术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丰富信息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