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先天性全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及突变筛查

来源 :国际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确定一个中国人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全白内障家系的基因缺陷。

方法

选取候选基因附近的微卫星多态性标记,对家系成员的基因组DNA进行连锁分析。对于提示连锁区域的候选基因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

结果

该家系的相关致病基因初步定位于染色体21q11.2-qter,对此范围内的CRYAA基因进行双向测序后,结果在基因编码区、启动子、外显子与内含子连接部均未检测到突变。对已报道的与先天性全白内障相关的GJA3基因和PITX3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在GJA3基因的外显子中发现存在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968566、rs11617415),其中rs968566为非同义SNP,rs11617415为同义SNP;发现PITX3基因的第2外显子中存在1个同义SNP(rs2281983),均存在于患者和部分正常亲属中,不与家系患者共分离。

结论

该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不在CRYAAGJA3PITX3基因的编码区及其邻近区域,其致病突变基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HGF通过与c-met受体结合激活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调节细胞的分裂、增殖、分化、迁移等.故HGF-c-met信号转导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
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修饰影响到染色质重塑,调控基因的表达.组蛋白乙酰化状态取决于HATs与HDACs之间的活性竞争.大量研究表明组蛋白异常去乙酰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期刊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常见于亚洲,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在亚洲的发病率高于欧美,而不同
ATM为肿瘤抑制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家族成员,在DNA双链断裂诱导的信号级联转导通路中起关键性作用,可激活细胞周期的多个检查点,促进高保真的DNA同源重组修
目的本研究对人结直肠癌中长链非编码RNA-CASC1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CASC11在结直肠癌诊断、预后分析等方面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运用qRT-PCR检测76对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ASC11的表达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和Log-Rank方法分别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CASC1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明显的
期刊
黏小管成形术作为一种新型非穿透性手术,通过扩张Schlemm管重建自然房水外流通道以加强房水外流,从而达到降眼压目的.黏小管成形术从最初的外路手术到近来改良的内路黏小管成
胆囊结石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疾病,胆囊摘除术是当前腹部外科中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胆囊摘除术后一年内发生的结肠肿瘤被认为胆囊摘除时肿瘤已存在[1].报告胆囊结石并存结肠癌7例漏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