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代动词用法商榷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轻动词与合并移位理论,探究“来”的“代动”句法生成机制,提出以下观点:1.“来”在该用法中既不是对具体动词的替代,也不是具体动词省略的结果,而是句子生成中由轻动词引发的词汇化现象;2.句子表层结构中的“来”­­是经由三次合并形成的,具体动词首先位移,合并了[Become]含义的轻动词,具有了状态义的强特征;此时合并的动词通过第二次移位与动词“来1”合并形成“来2”;具有强致使含义的轻动词[Cause]吸引了“来2”进行第三次位移;至此,合并最终结束,形成了表层结构动词“来3”。“代动”中“来”包含四义:[Cause],[来],[Become],[具体动词]。
  关键词:代动词“来”轻动词移位合并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的“来”有四种基本用法: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问题,事情等)发生;到来;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具体的动词);用在另一动词前面或后面(吕叔湘,1984)。其中第三种用法较为特殊,如“唱得太好了,再来一个”。“来”的这种用法被学界称为“代动词”,指替代了其他意义具体的动词。赵元任(1979)认为,该类“来”“已经一般化,可以替代任何动词”。目前,学界对此有两种不同看法:替代说和省略说。
  二、相关研究
  (一)替代说
  赵元任(1979)提出的“代动词”观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几乎所有词典中“来”都收纳了该义项,如《动词用法词典》将其释义为“做某个动作(替代意义更具体的动词)”;《汉语常用动词搭配词典》定义为“[主~],<代>别客气,我自己来吧”。潘文、申敬善(2002)曾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讨论过“来”作代动词用法时的替代条件,指出其替代条件是:典型的“A­—V—P”句式中的“V”,其中“A、P、V”分别是典型的施事,受事和自主动词;其时制特点为将来时;语体特点为文艺语体或口语体;陈睿(2008)基于“语域”归纳总结了“来”常出现的语域和语境构型(分配任务、获得物品、采取行动、当“来”与“在、多、也”搭配、带“追加”等语境);其他学者(左双菊,2009;周夏,2008;徐抒,2010;陈昌来,2011)也对“来”的代动词用法进行过探讨。
  (二)省略说
  就作者目前的文献调查,明确提出该用法是省略现象的有邵敬敏和张寒冰二人。邵敬敏、张寒冰(2012)指出,“凡是所谓用“来”替代具体动作动词的,其实都可以还原为“来+V”。我们认为,这里其实不是“替代”的结果,而是“语用省略的结果”。张寒冰(2013)通过对“来”的原有语义分析,认为“来”的“代动”用法是对移动动词“来”的语义引申,其核心语义表现为[+接收性],“来”的该用法是对“表达视角”进行不同选择的结果,具有独特的表达作用与效果,并不是特定语境中某一动词的替代品。
  “替代说”学者在分析时就已发现该说法的很多缺陷,如周夏(2008)指出这种替代不是单纯等义替代。左双菊(2009)表明代动词用法的“来”具有方向性。这促使邵敬敏、张寒冰(2012)去探索这一问题的新解释。二人主要从语义成分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语义分析得出结论,文中并未涉及“代动”用法的句法生成关系和原因。
  本文仅考虑从句法角度为“来”的“代动”用法提供一个新的解释。我们认为“来”远比表层结构所显示的要复杂,不是简单的替代或省略,应该是轻动词引起的词汇化。我们拟应用生成语法的轻动词与移位合并原理来探究“来”的“代动”用法的句法生成机制。为集中解决问题,本文仅对名词短语作宾语的个例进行分析。
  三、“来”的“代动”句式生成机制
  本文以下例中划线部分为研究对象。
  (1)“我来这张躺椅。”马威低着头说(老舍《二马》)
  (2)我睡这张躺椅。
  当前研究中,无论是“替代说”还是“省略说”,都认可句中存在一个具体的自主动词,我们也赞同此观点。在该例句中,可以理解为存在一个具体动词“睡”。此前研究中,有很多学者对句中的“来”是否有自己的含义做了分析,如,左双菊(2009)表明“来”具有方向性。张寒冰(2013)指出:“代动”用法的“来”与作为移动动词的“来”具有语义上一致性。我们同意张寒冰的观点,认为句中存在两个自主动词,分别为“来”和“睡”。因此例(1)可以看作是两个单句的合并,即例(1)可以分为句(1)“我来”及句(2)“我睡这张躺椅”。至此出现了两个题元结构,分别以“我”为论元的动词“来”和以“我”和“这张躺椅”为论元的动词“睡”。按照题元角色理论,句(1)和句(2)可以分别写成:[NP[Agent]] (我来),[NP[Agent],NP[Theme]](我睡这张躺椅)。生成语法的“VP”壳与轻动词理论认为轻动词具有普遍性。Chomsky(1995)在“MP”中指出外论元若在[Spec,V]的位置上,“vP”壳以用来表外部论元的施事或致使角色。即v有两个语义特征:[become]和[cause]。因此可以明确句(2)中“睡”这个及物动词所在的vP壳具有[cause,become]的特性,对于句(1)中的“来”作为不及物动词,致使义不显著,但在广义上“来”可以有“致使”义。如图3所示:
  图3:句(1)树形图
  
  
  
  
  
  
  
  
  
  
  
  图4:句(2)树形图
  
  
  
  
  
  
  
  
  
  图3中,“来i”有两种移位方式:受[cause]强特征吸引,移位到“v”与之合并或停留在“ti”的位置上,因此树形图中的[cause]加括弧,表示可有可无。“来”是否会有移位将受后面成分的影响。
  上文已经提到句(2)中的动词所在的“vP”壳具有[cause]和[become],因此句(2)可以写为[vP[我[CausP[Cause[VP[这张躺椅[BecP[Become[VP[睡]]]]]]]]]],如图4所示。施事致使受事处于一种动作状态,因此句子的深层结构为[我[Cause[这张躺椅[BEC[睡]]]]。动词“睡”首先受轻动词[Become]的吸引,进行了第一次移位,二者合并词汇化后又因[Cause]的强制使义再次移位,发生第二次词汇化。动词“V”与两个轻动词合并的顺序不是任意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我们通过比较两个树形图可以发现其相同点。首先,两个动词的域外论元具有一致性,在句中表现为施事论元[我];其次,即使在句(1)中[Cause]的强制使义不显著,但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存在轻动词[Cause],此时,在句(1)和句(2)具有相同的轻动词。再者由于“来”与“睡”动作上的顺接性,“睡”的强制使含义会映射到“来”的词义上,这使“来”具有[Cause]含义。因此句(1)和句(2)产生合并,理解为同一施事论元的动词组。
  图5:全句树形图
  
  
  
  
  
  
  
  
  
  
  
  
  
  (ti指动词“来”,tj指动词“睡”)
  如图5所示,最终动词的形成经历了三次移位,首先“tj”通过第一次移位与轻动词[BEC]合并,发生词汇化,再次移位与“ti”合并,最后与[Cause]合并。此时的“来”中包含了四层含义:[Cause],[来],[Become]和[睡]。每次移位都赋予了动词新的意义。学者对于这种操作可能会有两个疑问:1.为何“睡”会和“来”合并;2.为何词汇化的最终形式以“来”为标记。对于问题1,原因有两个:1.生成语法的移位准则规定:中心语移位时不得越过其它中心语。因此句法运算决定了“睡”在移位时必须与“来”合并;2.句中轻动词[Cause]的强制使义吸引了“来”和“睡”与其合并。因此无论是在位移过程,还是位移终点,都存在使“来”与“睡”合并的要求。对于问题2,可用最简方案中的合并原理解答。合并的操作方式是将两个而且只能是两个属于同一操作编码中的词项“α”和“β”合并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成分“k”,可用公式表达:(k(α,β))。合并后,要立即给合成的新成分加标。加标的方法是用参与合并的两个成分中的任意一个,“α”或“β”,作为新合成成分的标记。因此句中最终动词的形成是三次合并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他文献
通过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对大学非英语专业新生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听力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试图探讨元认知策略培训与提高英语学生听力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
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和菌落生长法测定拮抗链霉菌Men-myco-93-63(S23)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T-9和河北省强致病力菌株V-h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霉菌Men-myco-93-63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菌体具有强烈的抑
期刊
顺德位于珠三角腹地,境内河涌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是在现阶段,即使在顺德等这些工农业比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仍然不可避免地
期刊
科研与高教分离的国家科技体制、以教学为主的大学职能定位、以教研室(组)为基本结构形式的传统基层学术组织体系和计划体制下中央集权性质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等的长期存在及其
就几种药剂对温室白粉虱卵的毒性进行了测定,亦就增效剂对药剂杀卵增效作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在常规温度下,对温室白粉虱卵的杀伤效果都很低,卵的校正死亡率在1.46% ̄14.04%之间
据泰国《世界日报》报道,泰国农业部投入2000万铢,在罗勇府沙梅岛夜兰蓬海滩对开的近海区放置近4000个铁架,准备植造人工珊瑚,以在该海域恢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同时促
从我国林木天牛天敌主要种类生物学、利用、资源调查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林木天牛天敌的研究进展.
当你老了晚风吹过静默的院落散了窗帘弯了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