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耀宗:为山区百姓服务,我永远在路上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q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耀宗

  2020年12月22日,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斋堂人民法庭负责人谢耀宗同志作为北京市法院系统唯一一名代表获得北京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同时获评“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谢耀宗,2009年7月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就毅然选择了门头沟法院这家“山区法院”,在历经综合部门和执行岗位的锻炼后,2018年,32岁的他主动申请调往斋堂人民法庭任职。在派出法庭的岗位上,他始终心系百姓福祉、心怀深山发展,抓党建、促实干、讲奉献,把年轻人独有的智慧和活力带进深山,在山区百姓心中树起一面“司法为民”的鲜红旗帜。

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政治自觉


  问起谢耀宗为什么年纪轻轻就主动选择到派出法庭工作,他说:“我是一名青年党员,组织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斋堂地区是红色革命老区,派出法庭离百姓最近,我就要做先锋,把党员的担子挑起来。”
  在斋堂,谢耀宗积极推进“党群司法服务站”建设,以党建对接党委政府、基层村落和人民群众,按照“未等吹哨,先行报到”的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主动联系乡镇党委、基层党支部,对历史性、苗头性问题共商解决方案。落实“接诉即办、未诉先办”要求,对群众反映的未形成诉讼的问题,能化解的第一时间化解,不能化解的及时登记并向职能部门反映,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有一起邻里纠纷,被告家院墙倒塌危害到原告家安全,但被告身患残疾,无儿无女,供养在养老院,无力承担维修费用,这就导致原告的诉求得不到实现。为了把群众的问题彻底解决,谢耀宗先后十余次找到镇政府和村委会,最终争取到一笔专项资金协调修复院墙、排除危险。本已对解决这件事失去希望的原告事后激动万分,一直念叨“感谢党,感谢法院”。
  通过聚合行政、司法、民间等多方力量调处纠纷,斋堂法庭每年通过诉前解决的各类矛盾接近法庭全年收案量的50%。谢耀宗说过:“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老百姓体会到,咱人民法庭是党的队伍,是为人民服务的,是给老百姓解决问题的。”
  为巩固纠纷化解成果,谢耀宗先后在辖区七个村居设立“无讼示范村居”,以点带面,共同实现“和谐无讼”。带头驻点办公,发放便民联系卡,接待群众来访,就地调处矛盾。如今,巡回法官工作室已经成了人民法庭的“派出法庭”,群众有事可以直接打便民联系卡上的电话,预约在哪个工作室“说事情、调矛盾、写协议”。2020年疫情期间,这些站点更是走上“云端”,24小时不间断为群众解答疑难,调处纠纷。

坚定信念践行“讲奉献争第一”的红色担当


  斋堂法庭处在深山区,是北京目前唯一一家需24小时驻庭的派出法庭,辖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也比不上城区,从人民法庭到最远村落还需要近两小时的车程,法庭干警们也都是清一色的男青年,最大的35岁,最小的才22岁。但谢耀宗明白,条件艰苦不意味着工作标准可以降低,他要带好这支青春的队伍,在“司法为民”的具体实践中历练打磨。“‘讲奉献,争第一’是咱门头沟传承已久的红色精神,也是咱沟里人身上该有的气质,一流标准定在哪里,咱就把深山司法工作推到哪里。”
  于是谢耀宗带领干警们克服种种困难、坚持驻庭生活,穿山涉水把法庭搬到群众身边,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山区群众都能享受到与城区同质的司法服务。仅2019年,他就带领干警开展巡回办案近百次,清水、斋堂、雁翅三镇的每一个山沟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2020年春节前夕,有个涉农民工讨薪的纠纷反映到了镇里,信访办希望法庭能够一起过来调解。谢耀宗二话没说就带着干警马上赶到现场,联合镇干部一起了解情况、调解矛盾。经过反复劝说,发包方和施工方就农民工工资达成一致并当即履行,让农民工能够带着暖意和工资安心回家过年。
  如此种种,在谢耀宗的影响和带动下,斋堂法庭每名干警始终铭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自觉自愿忘我工作,这支队伍在村里和老百姓中名头很响亮,谢耀宗本人更是被老百姓称作“谢青天”。同时,他探索出“百姓情理庭”,将村干部、老党员等这些新乡贤、法治带头人也发动起来,互相配合,既解决纠纷,又修复感情,还提升基层权威。在一次邻里纠纷现场调解结束后,村民为谢耀宗和共同参与调解的党员老李编了个顺口溜“小谢讲法客气,老李讲理硬气,又是谢又是理,保管谁都服气”。

秉持“保发展促振兴”的为民情怀


  一直以来,谢耀宗都带领干警坚守在服务发展大局、促进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他常说:“工作干得怎么样,不光靠办好几个案件,主要看我们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为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做出了什么贡献,让基层干部和山区群众都说好才是真正的好。”
  谢耀宗和团队走遍了辖区89个村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准山区法治情况,牵头制定了《门头沟法院关于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意见》和4个配套办法,发起了一场“司法扶贫”,为山区的乡村振兴事业加好油、充满电。
  2019年,谢耀宗盯紧基层村居两委换届选举这个关键节点,主动下沉工作重心,对两委班子进行依法自治、规范管理培训,巡回开展“农民夜校”,协助制作村规民约,有力提升基层自治水平。同时妥善化解了一批涉及基层组织和经济组织的案件,扭转了“新官不理旧账”的固有观念,集体和群众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谢耀宗在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视频截图)

  从那以后,法庭与乡镇、村居党组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2019年以来,共发布涉基层组织案件通报60份,反映共性问题16项,提出针对性建议24项,推动三镇党委政府出台规范基层组织应诉、规范换届期间证明文件使用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体系科学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得到三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的一致肯定。
  旅游民宿产业是深山区的支柱产业,也是容易产生纠纷诉讼和法律风险的“高危区”。于是谢耀宗选取3个重点旅游资源村和民宿产业村建立旅游案件巡回审判点,优化旅游纠纷化解模式。他以“京法巡回讲堂”形式走进民居、企业开展法治宣讲二十余场,为“门头沟小院+”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帮助白虎头等十余村建立民宿产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发布《民宿产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南》,保障產业健康发展,有力提振乡村旅游发展信心。
  2020年12月,谢耀宗牵头与区文旅局签订《建立服务保障民宿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合作协议》,围绕产业发展“体检”、协调重点案件、防控重大风险、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了日常联络通报机制、重大事项会商机制、联合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和常态化联合服务机制,从政策落地、法治护航两方面持续优化门头沟区民宿发展环境。相关举措被农民日报、法治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门头沟融媒等媒体宣传报道,引发热烈反响。
  谢耀宗为深山百姓的服务还在继续,他在山区的实干和奉献也还在继续,他树起的这面红旗也在继续飘扬。
其他文献
“三点半难题”如鲠在喉,家长苦接孩子久矣!  2021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理清学校与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相一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减轻家长的负担。  马光瑜认为,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重,还衍生出义务教育商业化和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  如何化解这一难题?新学期开学之际,深圳放出大招,通过教育局印发文
期刊
心脑血管病是人類健康的“头号杀手”。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一科主任肖文良说,一般认为心脑血管病是一种老年病,其实心脑血管病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从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它的进程,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逐渐加重,形成心脑血管病。  他汀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药物之一,主要通过降低血脂和抑制斑块增长来起作用。肖文良提醒,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该用药时应
期刊
俯瞰古镇(梁有权/摄影)  新市,坐落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的湖州市德清县东部,比起浙江的乌镇、西塘,新市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不为大众所知。新市的前身叫“陆市”。晋朝永嘉年间的一个夏天,阴雨连绵,发了一场特大洪水将整个“陆市”淹没。后来,百姓们迁徙至一个河网如织、四面环水的地方,开始垦荒种田、生儿育女,为了纪念曾经的家乡“陆市”,又对未来新生活寄予美好的希望,因此将此地更名为“新市”。三十六弄
期刊
生活中,做事有始有终者虽多,但慎终如始者却极少。  一个人敢于开始并不难,难的是始终保持开始时的热情与希冀,将结束当作开始,把挫败视为考验,将失意化为动力,不徐不疾,不离不弃。  多数人做事,初始时都热情满满,过程中渐渐激情退却,及至结束,大多已是不咸不淡、不置可否了。事实上,此时对于这些人而言,这件事并未真正结束,所谓结束只是一种自我意义上的放弃罢了。  若是不信,请回过头来,看看最初设想的结局
期刊
郑冬197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大邑县安仁镇,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他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因家庭条件不好,郑冬中学毕业后便做了水果商贩,挣钱补贴家用。他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去批发市场进水果,然后骑着摩托车出去售卖。1999年,郑冬经人介绍认识了女友王静。  王静家住大邑县晋原镇大树村(现大邑县大安路),父亲王正昌是大邑县某煤矿上的职工,母亲刘建琴在自家一楼经营裁缝店。王静是家里的独女,倍受父母的疼爱。王
期刊
说起肥牛,可不只是用来涮火锅的。宝宝胃口不好的时候,用肥牛做一份番茄肥牛汤饭,更是恰到好处。口感酸酸甜甜,还带着肥牛的鲜香,好吃又不腻!  材料: 番茄1个,土豆1个,肥牛卷适量,米饭适量,生抽2勺,蚝油1勺,番茄酱1勺,植物油适量,葱花适量。  做法: ① 番茄、土豆洗净切成丁。②植物油锅中烧热,加入番茄、土豆翻炒一下。③加入生抽、蠔油、番茄酱翻炒均匀。④加入一大碗清水,烧沸。⑤ 倒入米饭,拌散
期刊
伴随着持续走高的离婚率,由婚姻家庭矛盾引发的家庭财产纠纷、家庭暴力、青少年心理问题等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无锡市将婚姻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推行降低家庭稳定性风险从新婚开始。调查先行:婚姻家庭教育刻不容缓  无锡市妇联对新婚夫妇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孩子的出生会给家庭带来的最大变化呈现两极化的认识,认为将会导致生活压力增大、分歧增多的占比均为47.14%,认为婚姻之道需要专门学习、有利于尽快
期刊
李瑞芝  “1月5日,周二 疫情越来越严重,严防严守。  1月6日,周三 疫情防控需求,全体人员早早到岗,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1月7日,周四 全员核酸检测,华萃园门口、合西小区、时代花园门口等。”  这份工作日志永远定格在2021年1月7日。  日志的记录者李瑞芝,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名社区工作者,在组织群众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时,她突感身体不适晕倒,再也没有醒来。李瑞芝的突然离世,让每一个和她相识
期刊
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解放军某部,有多名官兵虽然与未婚妻分别太久,但爱情却在相互理解与支持中变得更加坚定。甲板求婚  2020年“七夕”前,动力分队长刘江昊辗转难眠。  未婚妻曾经准备辞去工作来部队驻地,不承想,受疫情影响,等她到达部队驻地时,刘江昊又要参加护航了。  刘江昊起身写了一封情书,洋洋洒洒3000多字,但仍然感到“纸短情长”。  还缺点啥?对,在甲板上向未婚妻求婚!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让
期刊
刷抖音、点外卖、懂网购、满世界旅游……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一大批紧跟时代潮流的“新老年”。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是“退休围着家人转”,而是努力拥抱“潮生活”。  但记者调查发现,在“新老年”和“潮生活”之间,仍横亘着“数据鸿沟”“观念桎梏”“家庭束缚”等障碍,专家建议应充分尊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有效提升家庭内部的代际交流和社會的创新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