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库里肖夫”效应在动画中的体现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画影片是由一连串单独画面的连续出现形成的影像。其通过声画结合、时空复合的叙述手段,获得巨大艺术表现力和强力感染力,向观众传递生活感情、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本文以“库里肖夫”效应入手,探寻了“库里肖夫”效应对动画和电影广告以及其他领域的影响。通过这个理论知识的梳理和实践论证,使读者对“库里肖夫”效应产生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其在视觉及听觉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新的视角与新的途径。
  关键词:“库里肖夫”效应;动画;电影情绪反映;广告
  1 “库里肖夫”效应的解读
  “库里肖夫”效应是伟大的,它由电影艺术产生而发展。法国十月革命以后,年轻的库里肖夫,曾经带领他的学生做过一个实验,后来人们称之为“库里肖夫”效应。库里肖夫为了弄清蒙太奇在电影中的并列作用,做了一项有名的实验。他给俄罗斯的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的特写镜头,镜头里的莫兹尤辛毫无表情,库里肖夫将这个镜头分别接在不同镜头前面,这些镜头的组接使观众产生了联想。
  (1)莫兹尤辛表情特写+桌子上的一盘汤的镜头=观众他们感到了他忘记喝那盘汤的沉思之感。
  (2)莫兹尤辛表情特写+一个棺材中死去的女人的镜头=观众为那个死去的女人深深地感到哀戚。
  (3)莫兹尤辛表情特写+一个小女孩在高兴地玩一只有趣的玩具熊的镜头=观众为小女孩感到幸福,柔和。
  通过这个实验,库里肖夫认识到,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不是一个镜头单独的作用,而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产生的效应:单个镜头只是电影的素材,蒙太奇的创作才是电影艺术的根本!后来,很多电影工作者也都对此做过实验。
  正如大卫·波德维尔指出的,今天的主流电影,“你只要移开一会儿视线,就会漏掉重要的东西。”镜头之间的持续关系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因此,对库里肖夫效应产生的探寻成为目前认知电影理论中的一个重点。例如,库里肖夫着重面部特写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物角色的面部表情特写在保持表意的持续性方面比角色在某个背景中的交待性镜头更为重要。这个观点曾经被认为是默片时代的产物,而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有声电影对电影视觉空间的要求似乎已经使它的效应慢慢减弱了。但目前,研究者发现,随着长焦镜头的普遍使用以及观众对他所拍摄出来的影片的观影的习惯,长焦镜头为快速的一对一剪切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交待性的镜头确实已经不再是必需的了。因此,今天的主流电影对演员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面部表情的特写在电影中的占比比过去增加了数倍,演员的表情(而不是身体动作)被空前地强化了。
  2 “库里肖夫”效应在动画中的体现
  适用于电影的“库里肖夫”效应同样在动画中发挥着它强大的力量。在现代媒体时代中,温情类的动画特别能勾起人们情感的,“库里肖夫”效应在其中的体现特别明显。
  2.1 《父与女》(Father and Daughter)
  导演Michael Dudok de Wit说:“我当初自问最想表达的是哪种情感,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冀望(longing),一种既美丽又令人感到痛楚的深沉情感。剧中父亲与女儿的关系、使用广阔平地作为背景、运用自然景象与季节变换来烘托剧情等”。这故事讲的不仅仅是父与女,而是人生。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寻找,默默等待中成长、老去,最后回到起点。小女孩等待父亲归来的殷切期盼。心守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冬去春来,从不更改的执着。直到画面定格,变成老婆婆的小女孩最后在如烟似梦的天堂与父亲相拥团聚。
  女儿与父亲分离后,镜头第一次来到原地等待父亲,构图高空俯拍,会给人产生遥远的距离感,表现出女儿对远去父亲依赖感。女儿返回的镜头用的是视觉中心透视,水平线偏上的构图,给人一种有力的希望感,这是“库里肖夫”在其中“作怪”,能让你不自觉地主人化,体会人物内心的一种信念。
  导演巧妙地运用傍晚黄昏推动了剧情。在中国自古就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很好,这就是“库里肖夫”效应,黄昏给人一种忧郁沉沦感,一种美好后的孤独感,很好地表现了女儿心中的些许的失落。
  这是开始和结尾的一组画面(图1)。父亲与女儿然后分离,女儿日复一日,来等父亲,渐渐长大,慢慢老去依然在原来的地方等待她的父亲。这种对比也是“库里肖夫”效应在“作怪”。老人等待老人,给人一种莫名的悲凉,导演要的那种既美丽又令人感到痛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2.2 《便所爱情故事》(Lavatory-Lovestory)
  《便所爱情故事》是Konstantin Bronzit的作品。2D的线条草草勾勒出了普通的看厕所的女人的形象,这一切好像和所有的浪漫故事都不搭。她每天坐在那里,看着报纸,收集瓶子里的硬币,所有的画面全部都是用线条来表现心生烦闷,只有花有颜色,红黄蓝的花朵是整个影片中少有的颜色。但正是这几束花带观众走进了故事,体会到了主角的内心。
  引出故事的第一束花是粉红色。粉红色代表可爱浪漫、富有天真幻想。导演用在一个胖胖的便所女身上,更加强烈地表现出她内心对爱情的渴望,这是色彩给人的心理暗示——色彩的“库里肖夫”效应。
  在她寻找送花人没有结果还有几分惆怅的时候,出现了第二束蓝色的花,第三束黄色,最后出现的是一束红色。蓝、黄、红,在色系里面它是三原色,由冷到暖的过度。女人起初满心的欢喜却被接下来找不到送花人的尴尬替代。
  蓝色的花,让我们感到些许的冷意,一些“松”的感情,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她有一些失落。没有一句独白,但是一束蓝色,我们会这样替她问自己:是不是有人在玩恶作剧?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束黄色的花,已经失去了“希望”、“幸福”和“愉快”的感觉,我们体会到的是“危险”、“注意”和“不安”。观者都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迫切想知道是谁在送花,又是谁在搞着这样无聊的恶作剧,这些镜头带领着剧情发展,带领着观者入戏,这就是“库里肖夫”效应在起效了。
  3 结论
  一部好的动画影片是可以用镜头语言和剪辑思路、手法来体现影片的思想内核。“库里肖夫”效应的对于学习影视动画设计的人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篇文章,可以让人们了解到“库里肖夫”效应在电影镜头语言中的威力,引起人们对其关注,为专业的动画人对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做一个垫脚石。
  参考文献:
  [1] 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如果数学是天使,那么思维和能力就是它起飞的翅膀. 教书育人,是一门学问. 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苏派”教育理念的特点.  【关键词】 小学;数学;“苏派”;教学;特点  教学就是教学生自主去学,教学不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成人了,有能力了,管理水平和学习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重智育,轻德育,重“双基”训练,轻思想教育,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强调了加强生态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良好风气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而其中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核心,在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道德人格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对于国家兴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点,分析其
智能手机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诞生之初是为了解决通信问题,而现在随着硬件及系统的升级,安装了各类应用的智能手机已经可以替代个人电脑。然而,智能手机普及的时
分析某型小模数大直径转盘轴承齿圈采用传统表面感应淬火存在的不足,介绍了采用沿齿顶圆连续加热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对齿轮预处理、淬火介质、感应加热器及工艺参数进行分析讨
校工会办公室工作的创新发展方向是:以学习型理念为指导,努力创造学习型工会,以系统化管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工会的维护、参与、教育、建设四项基本职能真正落实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13201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支持项目(项目编号:CQGJ13C822)摘要:《手绘效果图》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基础课,其在专业设计工作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不容忽视的作用,由于需要很强的动手力和意志力,很多同学往往觉得枯燥无味,找不到兴趣点更找不到恰当的学习方法。本文就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几点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供教学者及
介绍了一种带有装配断口的大型冲压窗形保持架,其特点是:在保持架相应部位切断口,取代传统的保持架扩张工序,使保持架具有弹性,便于带小挡边的轴承内圈顺利装入带有断口的保持架中
摘 要:古老的哲学中问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到哪里去?缠绕人类自然意识几千年的话语至今还在耳旁回绕。如今油画艺术已经遍布世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在极力地追求艺术的自然意识。不论是抽象派艺术家还是现实派艺术家,抑或是荒诞派的形象艺术家,都在油画的艺术表达中想清晰地认出“我是谁”。油画艺术是一种自然形象的意象表达,通过自然色彩的集中表述来进行情感思想的艺术刻画,表达出作者的形象与思感。油画艺术
通过轴承工作状态下热膨胀的受力分析,阐述了轴承负游隙时热膨胀附加载荷发生的机理,及该热载荷作用下ζ指数接触形式对轴承寿命、极限转速以及刚度等所带来的影响,并以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