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MCP-1、IL-1、TNF-α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大剂量组、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当归补血汤小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三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当归补血汤。造模第14周末取血检测血清MCP-1、IL-1、TNF-α。[结果]与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小剂量组、中剂量组相比,当归补血汤大剂量组的血清MCP-1、IL-1、TNF-α的变化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说明大剂量当归补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炎症因子MCP-1、IL-1、TNF-α的变化水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结论]当归补血汤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MCP-1;IL-1;TNF-α;当归补血汤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基础[1]。众多学者认为,AS的发生发展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是各种炎性因子对动脉壁完整性的破坏,诱导动脉壁发生炎症-增殖反应。积极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在防治AS中起重要作用。西药对AS的治疗主要有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方法,但其药物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副作用多、易复发等不利因素;相对而言,中医学通过辨证论治,在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整体观念、因人制宜、副作用小等特点。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虚血瘀是AS的基本病因病机。本实验研究补气生血之当归补血汤对AS大鼠血清MCP-1、IL-1、TNF-α的影响,探讨当归补血汤在抗AS方面的作用机制,为该方的疗效和临床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80~200g(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品试剂 ①维生素D3注射液(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②高脂饲料:2.0%胆固醇、0.3%去氧胆酸钠、7.5%猪油、0.2%丙基硫氧嘧啶、5.0%蛋黄粉、85.0%基础饲料。③当归补血汤(贵阳中医二附院制剂室)。④大鼠MCP-1、IL-1、TNF-αELISA检测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
1.3检测仪器 台式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型号:TDZ5-WS),瑞士RAININ移液器,酶标仪 (Molecular Devices) ,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离心管、针头式滤器(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等。
2实验方法
2.1实验方案 健康SD大鼠50只,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只)喂养普通饲料;高脂饲料组(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当归补血汤小剂量组(当归补血汤煎液1.68g/kg);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当归补血汤煎液8.4g/kg);当归补血汤大剂量组 (当归补血汤煎液16.8g/kg)。
2.2造模方法 对照组喂普通饲料;高脂饲料组予维生素D3 70万IU/(kg·只)分3天灌胃并喂高脂饲料,五组均予自由饮食,第9周给药组以当归补血汤煎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饮食不变,继续给药5周,试验周期共14周。
2.3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CP-1、IL-1、TNF-α14周末禁食12h,股动脉取血3ml/只,置于肝素抗凝真空管中,静置30min,离心5min,取上层血浆,置-20℃冰箱保存待测。ELISA法检测血清MCP-1、IL-1、TNF-α水平,在酶标仪450nm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血清MCP-1、IL-1、TNF-α的浓度。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4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用( ±s)表示。
3 实验结果 当归补血汤对血清MCP-1、IL-1、TNF-α的影响:当归补血汤大、中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血清MCP-1、IL-1、TNF-α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归补血汤大剂量组与当归补血汤中、小剂量组对比,血清MCP-1、IL-1、TNF-α明显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当归补血汤小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在MCP-1、TNF-α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4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AS)的病理演变是一个较缓慢且复杂的过程,研究表明[2]:炎症反应贯穿AS的全过程,炎症因子使内皮细胞间黏附受体发生改变,增加内皮细胞间的通透性,以致白细胞可迁移至内皮下,单核细胞可堆积于血管壁,通过趋化因子向已缺损的血管内皮下迁移,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降解,促进AS的形成和发展。
MCP-1是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既可促进单核细胞在AS斑块形成中的浸润作用,又能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且有诱导单核细胞向内皮细胞粘连和迁移的作用,也可致血栓及新生血管的形成,在AS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3]。
IL-1能够刺激内皮细胞产生反应性氧分子,改变血管的通透性,并产生有细胞毒性的脂质过氧化物;能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也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堆积于血管内皮下,促进血栓形成。
TNF-α是一种重要的炎性因子,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血管通透性,使抗凝及凝血的平衡系统被打破,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若在高脂血症中可加速胆固醇透过血管内膜沉积血管内皮下,促使动脉斑块的形成[4]。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类似中医学中的“胸痹”、“脉痹”、“中风”等病症。祖国医学认为饮食失节、气血亏虚、瘀血阻络为AS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刘发益等[5]对本病提出血瘀是标、气虚为本;气,可激发、推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气与血是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气虚,则血无以为生;气虚,则推动无力,可致血液停滞,形成瘀血等病理产物。祖国医学中的“气为血之帅”为治疗AS提供了理论依据,治以补气生血、行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血自去。因此,补气在AS的治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当归补血汤为李东垣所创的一首补气生血、祛瘀生新的经典方剂,方中重用黄芪意在补气生血,达到补气生血活血的目的;辅以当归补血活血、益气和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实验结果提示:大、中剂量的当归补血汤对炎症因子MCP-1、IL-1、TNF-α有较明显的降低作用,尤以大剂量当归补血汤对炎症因子的治疗效果最佳;小剂量的当归补血汤对炎症因子MCP-1、TNF-α无明显的调节作用。本实验研究表明,大剂量当归补血汤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保护动脉血管内膜的作用,从而减缓AS的发生、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之功,可抑制免疫炎症因子MCP-1、IL-1、TNF-α的表达,起到保护动脉血管内膜的作用,达到防治AS的目的。本实验表明,补气生血法在AS治疗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临床应用和丰富了中医疗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SteinerováA,Racek J,Stozicky F,et al.Antibodies against oxidized LDL theory and clinical use[J].Physiol Ress,2001;50:131-141.
[2] 褚现明,李冰,安毅,等.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0,11(3):184-188.
[3] 官秀梅,钱民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5, 13(3): 309 -312.
[4] Li ZJ,Xu G,Fu GSH,et al.Analysis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eukin-6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J].J Clin Cardio,2003,19 (10):585-587.
[5]刘发益,文志斌.补阳还五汤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25(l):33-35.
作者简介: 林增炜,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师,硕士
通讯作者:周凌云,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
摘要:[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MCP-1、IL-1、TNF-α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大剂量组、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当归补血汤小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三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当归补血汤。造模第14周末取血检测血清MCP-1、IL-1、TNF-α。[结果]与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小剂量组、中剂量组相比,当归补血汤大剂量组的血清MCP-1、IL-1、TNF-α的变化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说明大剂量当归补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炎症因子MCP-1、IL-1、TNF-α的变化水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结论]当归补血汤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MCP-1;IL-1;TNF-α;当归补血汤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基础[1]。众多学者认为,AS的发生发展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是各种炎性因子对动脉壁完整性的破坏,诱导动脉壁发生炎症-增殖反应。积极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在防治AS中起重要作用。西药对AS的治疗主要有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方法,但其药物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副作用多、易复发等不利因素;相对而言,中医学通过辨证论治,在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整体观念、因人制宜、副作用小等特点。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虚血瘀是AS的基本病因病机。本实验研究补气生血之当归补血汤对AS大鼠血清MCP-1、IL-1、TNF-α的影响,探讨当归补血汤在抗AS方面的作用机制,为该方的疗效和临床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80~200g(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品试剂 ①维生素D3注射液(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②高脂饲料:2.0%胆固醇、0.3%去氧胆酸钠、7.5%猪油、0.2%丙基硫氧嘧啶、5.0%蛋黄粉、85.0%基础饲料。③当归补血汤(贵阳中医二附院制剂室)。④大鼠MCP-1、IL-1、TNF-αELISA检测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
1.3检测仪器 台式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型号:TDZ5-WS),瑞士RAININ移液器,酶标仪 (Molecular Devices) ,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离心管、针头式滤器(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等。
2实验方法
2.1实验方案 健康SD大鼠50只,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只)喂养普通饲料;高脂饲料组(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当归补血汤小剂量组(当归补血汤煎液1.68g/kg);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当归补血汤煎液8.4g/kg);当归补血汤大剂量组 (当归补血汤煎液16.8g/kg)。
2.2造模方法 对照组喂普通饲料;高脂饲料组予维生素D3 70万IU/(kg·只)分3天灌胃并喂高脂饲料,五组均予自由饮食,第9周给药组以当归补血汤煎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饮食不变,继续给药5周,试验周期共14周。
2.3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CP-1、IL-1、TNF-α14周末禁食12h,股动脉取血3ml/只,置于肝素抗凝真空管中,静置30min,离心5min,取上层血浆,置-20℃冰箱保存待测。ELISA法检测血清MCP-1、IL-1、TNF-α水平,在酶标仪450nm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血清MCP-1、IL-1、TNF-α的浓度。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4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用( ±s)表示。
3 实验结果 当归补血汤对血清MCP-1、IL-1、TNF-α的影响:当归补血汤大、中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血清MCP-1、IL-1、TNF-α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归补血汤大剂量组与当归补血汤中、小剂量组对比,血清MCP-1、IL-1、TNF-α明显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当归补血汤小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在MCP-1、TNF-α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4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AS)的病理演变是一个较缓慢且复杂的过程,研究表明[2]:炎症反应贯穿AS的全过程,炎症因子使内皮细胞间黏附受体发生改变,增加内皮细胞间的通透性,以致白细胞可迁移至内皮下,单核细胞可堆积于血管壁,通过趋化因子向已缺损的血管内皮下迁移,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降解,促进AS的形成和发展。
MCP-1是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既可促进单核细胞在AS斑块形成中的浸润作用,又能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且有诱导单核细胞向内皮细胞粘连和迁移的作用,也可致血栓及新生血管的形成,在AS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3]。
IL-1能够刺激内皮细胞产生反应性氧分子,改变血管的通透性,并产生有细胞毒性的脂质过氧化物;能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也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堆积于血管内皮下,促进血栓形成。
TNF-α是一种重要的炎性因子,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血管通透性,使抗凝及凝血的平衡系统被打破,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若在高脂血症中可加速胆固醇透过血管内膜沉积血管内皮下,促使动脉斑块的形成[4]。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类似中医学中的“胸痹”、“脉痹”、“中风”等病症。祖国医学认为饮食失节、气血亏虚、瘀血阻络为AS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刘发益等[5]对本病提出血瘀是标、气虚为本;气,可激发、推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气与血是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气虚,则血无以为生;气虚,则推动无力,可致血液停滞,形成瘀血等病理产物。祖国医学中的“气为血之帅”为治疗AS提供了理论依据,治以补气生血、行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血自去。因此,补气在AS的治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当归补血汤为李东垣所创的一首补气生血、祛瘀生新的经典方剂,方中重用黄芪意在补气生血,达到补气生血活血的目的;辅以当归补血活血、益气和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实验结果提示:大、中剂量的当归补血汤对炎症因子MCP-1、IL-1、TNF-α有较明显的降低作用,尤以大剂量当归补血汤对炎症因子的治疗效果最佳;小剂量的当归补血汤对炎症因子MCP-1、TNF-α无明显的调节作用。本实验研究表明,大剂量当归补血汤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保护动脉血管内膜的作用,从而减缓AS的发生、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之功,可抑制免疫炎症因子MCP-1、IL-1、TNF-α的表达,起到保护动脉血管内膜的作用,达到防治AS的目的。本实验表明,补气生血法在AS治疗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临床应用和丰富了中医疗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SteinerováA,Racek J,Stozicky F,et al.Antibodies against oxidized LDL theory and clinical use[J].Physiol Ress,2001;50:131-141.
[2] 褚现明,李冰,安毅,等.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0,11(3):184-188.
[3] 官秀梅,钱民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5, 13(3): 309 -312.
[4] Li ZJ,Xu G,Fu GSH,et al.Analysis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eukin-6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J].J Clin Cardio,2003,19 (10):585-587.
[5]刘发益,文志斌.补阳还五汤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25(l):33-35.
作者简介: 林增炜,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师,硕士
通讯作者:周凌云,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