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好家园》重新审视中国家居类杂志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6月,梅里迪斯公司和SEEC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手发行了《Better Homes and Gardens》的第一个中文版——《美家生活》。该中文版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同时面世,创刊号就有厚厚的300页内容,充分展现了该杂志丰富的历史和传统。
  
  “创意时代”中投入的人文关怀
  
  如今,家居类杂志仍然处于一个“创意时代”。人们需要在杂志提供的创意中进行思考、完善。然而,分析目前国内市场上家居杂志的特色,不难发现这样的特点:首先,家居类杂志以时尚杂志为主;其次,时尚家居类杂志总是以世界潮流为风向标,在高档水平上求品质。而大众读者却认为杂志介绍的装修装饰案例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而真正能适合大众消费的实用性指导却又不够。
  不难看出,目前的家居类杂志大都是走时尚路线,更多关注时尚装修方面的问题,而《美好家园》强调的是设计与生活的态度:不是设计、装修、空间、风格,而是独特的以人为本,将情感、伦理与趣味性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理念,延续了美国版《Better Homes and Gardens》鼓舞人们追求生活和家庭幸福的内涵和使命。它关注房子和装饰,更关心里面的人和生活,关注健康的饮食,更关心分享美食的愉悦气氛;关注最新的家庭问题与人际关系,更关心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健康、愉快和持续地发展。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创意中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诠释。
  
  “美好”品牌的诠释
  
  《Better Homes and Gardens》杂志在美国已经成功发行100年了,形成了独特的本土化家居类杂志品牌。其秘诀在于紧贴美国中产阶层的生活实际,描绘美好现实的生活梦想,激励人们以自己的行动为家庭和朋友们创造更美丽的家园。中文版《美好家园》创刊至今,一直致力于把杂志形象化,让大家更清楚地接受《美好家园》的杂志品牌。


  目前,中文版《美好家园》主要是以30%的图片权与美国版《Better Homes and Gardens》合作。在这个品牌下,除了杂志以外还出版图书、专刊等其它出版物。此外,中文版也没有放弃新媒体——网络,及时、深度地将杂志的内容延伸拓展,实现与读者的良好沟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没有哪一本家居类杂志的封面是以人物为主题的。中文版《美好家园》大胆尝试了以人物为主题的封面,更加明确地体现了其致力于以人为本,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决定居家生活的态度。虽然现在还无法断言这种尝试究竟是否符合读者的喜好,也不能预计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究竟是否会偏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已经让大家都了解到——有这样一本杂志正在以温暖的视角关注我们的居家生活。
  此外,中文版《美好家园》还参加了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工商联厨卫行业商会联合主办的“流动母亲安心行动”,并预筹集100万元作为蒲公英就业教育专项基金的奠基款,专门用于发展流动青少年的职业技能教育事业。虽然,这种活动方式带来的效益目前还无法衡量,但是,它所诠释的《美好家园》理念与这一品牌的内涵必将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展示。
  一本引进国外版权进而在国内创刊的杂志不是没有,本土化家居类杂志也比比皆是,这本刚成立—年,并没有在市场上独占鳌头,也远没有其原版杂志《Better Homesand GaIdens》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名气,但是,中文版《美好家园》的存在本身就值得关注,透过这本杂志看到的是—个百年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经营。
其他文献
在“科技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各类团体以至许多普通人最常用的词语时,读到《中国科技园区中介运作》(吉林大学出版社)一书,受益良多。这本书重点研究了自主创新链的薄弱环节,较之李恒光教授前三部研究中介的著作,谈几点特别的感受:  一是选题上的宏观把握。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近期,鲍克公司公布的两份独立报告显示了两种不同的图书发行方法。由坎贝研究所(Kanbay Roesearch Institute)提出的“当今对图书发行的要求”(Book Selling Demand Today)的研究,采访了2144名美国读者,并调查刺激他们去独立书店、连锁书店或者网络书店购买图书的原因。调查显示,读者希望所有销售网点,都应有知识渊博的员工和公平合理的书价(即使没有折扣)。读者
期刊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2006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30万,使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3950万;同时,全球又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我国处于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认识艾滋病、预防控制艾滋病,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履行承诺,而且需要科技工作者和平民百姓参与关心、明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高等教育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亚洲艾滋病》一书,由哈佛大
期刊
本刊讯(记者韩阳)6月30日~7月4日,第22届全国少儿出版社社长年会在哈尔滨召开。年会由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此次年会的召开正值很多少儿社改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参会的各位社长纷纷拿出各自的改革经验与大家交流。  接力出版社黄俭社长向与会社长介绍了接力出版社改制前后的具体情况。接力出版社是广西出版界第一个完整改制的出版社,因此没有同省可直接借鉴的经验。他介绍道,出版社的改制不仅需要上级部门的大力
期刊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发表文章:将宣传转为炒作最突出的莫过于娱乐圈。但近来,炒作之风开始吹向出版界,且内容都与图书无关。这种将读者对于图书内容的关注转向“明星”作者的行为是否有益?一贯以文化自诩的出版业是否开始娱乐化?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孙顺林对此现象分析说,炒作其实是想引起读者关注,吸引眼球。他坚信,做好一本书的文本最重要。现在的读者更理性和成熟,虽然作者的名气对宣传有作用,但如果只是一味炒作
期刊
目前,教育出版普遍存在着广种薄收、甚至不收的现象:  1.品种多,印数小。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导致原来人教社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同一省份不同的地区、同一地区不同的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都不同,教育出版社为了占领区域市场,不得不针对各个版本的教材编写相对应的教辅读物,这样原来人教一个品种变成了北师大版、苏教版、山东科技版、沪科版、湘教版等一系列品种,每个品种又都必须出齐一到六年级上下两册,光数学一个学科,
期刊
2007香港书展期间,各地出版从业员聚首“亚洲出版研讨会”,共同探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出版业如何突破困局,解决市场饱和、萎缩等问题。  网络家庭国际信息公司董事长詹宏志由读者的角度出发,指出人们如今的阅读模式已然改变:“以前是看报纸,如今有很多新闻从电视或网络得知;以前做事桌上摊了一堆书,现在开了一堆窗口”,“读书的模式已经变了,出版者却还在讨论未来,现在是行动的时候了。”詹宏志将出版业可以结合
期刊
朱赢椿,现年37岁,著名装帧设计师,南京书衣坊工作室主人。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编辑、装帧设计师。  朱赢椿设计的《不裁》获得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铜奖的消息传来时,记者并不觉意外。十年前,认识朱赢椿,就认定他是记者见过的少见的为艺术而癫狂的人,他为艺术设计偏执、发痴,但生活中简朴、单纯。获奖之后,当各种美誉集于一身的时候。他淡定地说,他知道会
期刊
7月11日,中华商务联合印刷有限公司上海基地正式落户上海青浦,百年中华商务源于上海又回归上海,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以及百余位出版印刷界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中华商务联合印刷有限公司上海基地占地213亩,业务范围包括书刊印刷、商业印刷和安全保密印刷,主要服务于上海及华东地区的客户,将是中华商务海外业务的主要生产基地。  ——中国新闻出版报    少年儿童出版
期刊
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在接受《出版广角》采访时说:出版业的顾客价值链,一方面是顾客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包括持续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价值,包括顾客对出版物的满意、’精神的满意,还包括顾客对文化特点、性价比例、企业形象、人员形象、品牌形象的满意度。企业只有为顾客做出了贡献,实现了良好的顾客价值,才可能得到顾客价值的回报,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销售收入和利润。想一想,一本好书能传得多广阔,一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