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茧色判性家蚕黄酮合酶Ⅰ(BmFNS Ⅰ)基因在家蚕组织内的表达差异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che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不同品种荧光判性家蚕雌、雄家蚕的中肠、丝腺和脂肪体中的黄酮合酶I(BmFNS I)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家蚕BmFNS I基因在各品种荧光判性家蚕中肠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脂肪体,在丝腺中的表达量较低,说明BmFNSI基因在对家蚕食物桑叶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在各品种荧光判性家蚕的雌、雄中肠中的表达并无明显差异,说明荧光判性家蚕雌、雄蚕在对桑叶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代谢途径上不存在差异,至少在FNS I基因所调节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代谢上不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lymorphism of the thirteenth exon of MxA gene in 4 species of horse. [Method] The thirteenth exon of MxA gene fragments were am
[Objective] This work was aime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Hg2+ toxicity on plants.[Method]Activities of peroxidase(POD),catalase(CAT)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以2,5-二氯苯胺、6-氯水杨醛和4,6-二甲氧基-2-甲砜基嘧啶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2-嘧啶氧基-N-芳基苄胺类化合物N-(2,5-二氯苯基)-6-氯-2-(4,6-二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胺,其化学结
[目的]研究辐射能量为100MeV/u时不同剂量的碳离子辐照对2个甜高粱品种的种子萌发及几种酶活性的影响,为甜高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个甜高梁品种雷伊和BJ0601种
通过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春化处理,对Omithogalum‘Chesapeake Snowflake’植株的生长、花序发育和开花进行了研究。不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栽植前对鳞茎进行3周的10℃低温处理
针对锌白铜材料的性能特点,结合实际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对润滑剂及拉模进行了改进。以粘稠润滑剂代替乳化液,并以组合压力模代替普通拉模,不仅改善了拉伸润滑状况,而且节能降耗
期刊
采用盆栽试验,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作物的蒸发蒸腾量,分别构建ET1(气象因子)、ET2(气象因子与播种天数)、ET3(气象因子、播种天数和含水率)3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
以MgCl2溶液考察Mg^2+对玉米、大豆种子的萌发及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镁粉尘的污染机理、生物响应和污染等级划分提供依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