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的鉴赏与收藏

来源 :销售与市场·商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chen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和欣赏唐卡
  唐卡这一具有浓郁的藏民族特色的艺术,以其神秘与完美的独特风格,征服了境内外无数收藏者的心。 藏传佛教艺术,仿佛一直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近年来,随着“西藏热”的不断升温,西藏的文物收藏也开始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广泛关注。其中,唐卡因色彩亮丽、宝像庄严,具有高度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被称为西藏佛教艺术的一朵奇葩。在近年的拍卖会上,唐卡精品也屡创拍卖纪录,成为一大焦点。唐卡这一具有浓郁藏民族特色的艺术,以其神秘与完美的独特风格,征服了境内外无数收藏者的心。
  唐卡(Thangka)也叫唐嘎、唐喀,是藏文音译,是一种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彩色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艺术的珍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宗教色彩。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公元617-846年),随后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产生许多深受汉地绘画影响的流派。
  唐卡的出现和藏民族祖先的游牧生活密切相关,柔软的唐卡不仅便于收藏携带,而且随时可以瞻仰、赞颂祈祷,保佑部落和家庭平安,因此在藏地任何一座寺庙、佛堂、僧舍乃至信徒家中,都供有唐卡。信徒为了表示对佛法的诚信和尊崇,还往往花钱延请画师作画,并将它们布施给寺庙,以积累功德。加之各寺院的许多高僧以及喇嘛都是绘画高手,他们也会自行制作大量唐卡,有的著名寺庙还收藏有皇帝御赐的唐卡,这样日积月累,寺庙就成为“唐卡艺术的殿堂”。
  唐卡的绘画过程工序繁多,时间往往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一幅好的唐卡是画师用心血铸成的,是宗教热情、毅力以及高度的工艺技巧的反映,它所体现的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远在我们一般性的艺术欣赏之上。
  唐卡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唐卡的内容都以表现宗教文化为主,纯宗教内容的唐卡占了唐卡总数的80%左右,有表现佛、菩萨、罗汉、护法神、佛教建筑、宗教故事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了藏族传说中世界的形成、藏族的起源、医学、天文、历算、文学、诗歌、戏剧、美术、民间传说故事等等,唐卡在反映这些内容和题材时,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在以表现宗教题材为主的唐卡中,大多是诸佛、菩萨、祖师等均居于画面的正中,而其它部众、眷属、各类护法等则以等同的份量分布四周,一切法物、供器、亭台楼阁、奇葩异卉则完全规范化、图案化、满布一切空间,构图极其饱满、厚重。这和中国画“密不透风、疏能跑马”的画面章法拉开了大距离。唐卡的另一特点是它的装饰特色,几乎所有唐卡必须加以红、黄、蓝三色边饰。红、黄二色饰边多以色彩绘制,这种方法在民间沿用至今。西藏中世纪以后,则选用三色图纹绵缎缝制组合而成,并在画面上盖以黄色丝幔和二条红色“飞燕”。
  唐卡的这种表现形式,不仅具有装饰性与保护功能,而且还有文化含义:一说红、黄、蓝三色分别代表天、地、火,是构成世界的元素;一说代表天、地和地下三界。而一些唐卡还在下方另缝制一块名贵锦缎,称之为“殊地”或“天梯”,作为众生有情超脱苦海、使之进入佛田的特别设置。
  藏族艺术家为了绘制一幅唐卡供奉,可以倾其所有,因而唐卡绘制材料也十分讲究。绘制唐卡的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耳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颜料,用这些颜料绘制的唐卡经历几百上千年后,画面仍金碧辉煌,灿烂如新。唐卡用金的地方很多,而且藏族画师对金的质量要求很严格,所用金粉都是纯金。金经过磨制加工后,除可以描出各种丰富的线条、图案纹样外。金本身的成色也可以分为十多种色相。为了增加描金部分的亮度,还要用一种称作“勒子(猫眼石)”的石头在施金的部位反复磨擦出很多种层次。这些技法在其它画种中是看不到的。所以有些唐卡经千年的烟熏火燎后,画面虽然模糊,但用金绘出来的部分仍是闪闪夺目,价值自然不菲。
  2006年,唐卡入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价值所在不仅限于绘制,还应包括织画布、研磨颜料、装裱等工序,是“工”与“艺”严密结合的整体创作。
  唐卡的收藏
  目前,对于唐卡收藏来讲,其主要分为老唐卡收藏和新唐卡收藏两类,老唐卡要通过风格、画风、地域,题材,去判断它的好坏,而不是简单地看是哪个人画的;而新唐卡的收藏要从艺术价值,工艺、形、色彩、精细度等方面去全面衡量。
  寻找到历史悠久、画工精致的唐卡进行收藏,是很多藏家的追求,不过,对于价值不菲的古董类唐卡来说,新手最好谨慎进入。
  初步收藏可以购进一些画工精美的新创作唐卡,由于唐卡目前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收藏这一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作品,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西藏唐卡的收藏,还必须要对藏民的传统习俗和藏传佛教、藏族文化有较为深刻理解,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艺术赏析造诣,因此,收藏者要加强在这些方面的不断学习和提高。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