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的主要增氧机械及其使用技术

来源 :江西水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c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溶解氧是养殖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养殖生产一般使用机械增氧。目前的增氧机械主要有水车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微孔增氧机组、水泵式增氧机、涌浪机等。可利用不同增氧机的特点,组合使用多台机械,实现平衡增氧。使用过程需定期维护,严防漏电伤人。微孔增氧机组管道须安装排水开关和气流控制开关。除工厂化养殖外,一般应遵循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等开机原则。
  关键词:淡水养殖;增氧机械;使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9.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3188(2021)02-043-02
  水中溶解氧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在高密度养殖中,水中溶解氧决定着养殖生物的生命,轻者生长缓慢、疾病频发,重则可造成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灭”。溶解氧的含量还左右着养殖密度,关系养殖水面的使用效率。水中溶解氧除来自空气溶入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外,主要来自于人工增氧。除紧急情况和科学实验下使用化学增氧剂外,一般均使用机械增氧,目前部分工厂化养殖场正尝试使用液态氧直接加氧。机械增氧除满足增氧需要外,还兼有曝气和活水活底的功能。鉴于淡水养殖的机械增氧知识还有待普及,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归纳介绍目前常用的几种增氧机械及其使用技术,以仅供参考。
  1  主要机械及其特点
  1.1  水车式增氧机
  由1对浮桶+1对轻质叶轮+动力组成,结构简单,形似一台浮在水中的汽车。通过叶片不间断旋转打击水面,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使空气中的氧气加速溶解于水中,并借助叶片转动,驱动水的流动,使养殖池内形成定向水流,有利于刺激养殖鱼类运动和收集养殖池底污物。使用过程不易搅动底泥。适合水深≤1 m的小型水面使用,可用于淤泥较深的水塘。
  1.2  叶轮式增氧机
  由单体浮子+动力吸水+漩涡转子三大部分组成,通过造成水跃、负压进气进水和喷水,达到增氧效果,具有增氧、搅水、曝气的综合作用。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优于其他机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增氧机。但由于吸力强、水面波动大,容易将池塘的底泥搅出水面,一般适用于水深≥1.5 m的大面积池塘增氧,不适合水位较浅、淤泥较多或水体较小的池塘。
  1.3  微孔增氧机组
  由罗茨鼓风机+输气管道+微孔曝气管组成。依托罗茨鼓风机产生的高压气源,通过输气管道,将含氧空气输送到水下的微孔曝气管,再形成微小气泡,达到增氧的目的。罗茨鼓风机气压大,效率高,能满足水下送气的压力要求。微孔管冒出的微小气泡,可与水高度融合,增氧效率高。微孔管铺设在池底,能直接将含氧空气输送到水底,防止底层缺氧,加速亚硝酸盐转化,降低有毒物质含量,活化池底。气体从池底往上散气,可使水体底部富含氧气,使水体氧气分布均匀。动力装置安装在岸上,安全性能好,不易发生漏电伤人事故。因此,微孔增氧弥补了水车和叶轮增氧机的不足,是目前技术含量较高,推广前景较好的机械,特别适用于工厂化小体积养殖。但由于靠气管输送气流,一旦出现局部漏气,很容易造成全水域供气不足。由于气流压力限制,曝气管一般适合在水下1~1.5 m范围工作,不适合≥4 m的水深。
  1.4  水泵式增氧机
  由水泵+浮子+喷头组成,通过水泵抽水,经过喷头喷水,达到增氧目的。由于机械同时兼有抽水和增氧功能,且轻巧方便,使用二相电源,很适合养殖条件较差的小规模养殖户使用。但增氧效果一般,耗能高,技术含量较低。
  1.5  涌浪机
  主要由浮体+动力+推水装置组成,有些大型涌浪机则直接安装在水底,无需浮体。通过搅动水体,使水面波动,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达到增氧的目的。涌浪机还具有促使水体上下对流,加快上下水温均匀,促进有害气体释放的作用。该机械一般用于兼有娱乐性的养殖场所,兼顾增氧和造景的作用。
  2  主要使用技术
  2.1  平衡增氧技术
  利用不同增氧机的特点,在一个养殖单元内同时安装使用多台不同类型增氧机,形成增氧设备组合。再根据养殖需要,科学开启设备,以打破投饵区与非投饵区、上层水和下层水的氧差,解决昼夜和天气变化对溶氧的影响,减少养殖风险,降低饵料系数。
  2.2  安装使用技术
  (1)浮水式机械一般应安装于水面的中央或略偏上风的位置,两台增氧机间距≈25~30 m。
  (2)罗茨鼓风机在运行中将产生水分,积累后将增加机械的负荷,降低工作效率。可在输气管末端加装一个开关,开机前先排出积水。为保证全水体均匀供气,不同水体间必须安装出气控制开关,以防局部漏气。
  (3)应根据天气、养殖动物的动态以及增氧机负荷等灵活开机。除工厂化养殖外,一般应遵循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等开机原则。
  2.3  机械保养技术
  (1)增氧机械常年暴露在空气和水中,极易因风吹雨淋而导致电线破损和机械损坏,必须在安全通电下使用。浮式增氧机容易漏电,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用时需定期维护,严防漏电伤人。
  (2)当发现微孔增氧主机发热,或主管道发热软化时,说明机械已超负荷工作,严重时将损坏主机,应及时停机检修,提高功率配置。
  (3)机械连续运转时间一般不超过12 h。运行中应注意观察有无异声和不正常的碰击或震动现象。应注意观察浮式机械的浮体浮力,以防漏水沉机。
  3  讨论与小结
  (1)“水、种、饵、管”是水产养殖的“四要素”,而增氧机的正确配置和使用,涉及了“四要素”中“水”“管”两项重要指标。科学选择、安装和使用增氧机,不但可以预防和减轻缺氧,还可以人造水体循环,促进底质改良,改善水体水质,使养殖生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同类型的增氧机械具有不同的增氧功能和特点。应该根据池塘特点、养殖品种、养殖密度、水质、气候等诸多因素科学选择和合理配置增氧机,达到优势互补的增氧效果。
  (3)养殖池塘往往因投食等原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机械增氧可加快水体中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出,平衡菌相、藻相,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4)我国水产增氧机械制造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长足发展,但研发能力还相对较弱,还有较大的技术开发空间。内陆淡水养殖增氧机械使用普及率还较低,有必要加快推广步伐。
  参考文献
  [1]黄小香.微孔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运用分析[J].动物科学,2020, 14(12):129-130.
  [2]石玉珍.试论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环球市场,2020, (9):357.
  [3]沈朝平.基于立体增氧技术的河蟹池塘健康养殖模式[J].农业工程术,2018,38(20) :63-64,68.
  [4]马维东,王云峰,于冰.池塘微孔纳米增氧技术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 38(12) :153.
  [5]周训才.微孔增氧技术在鱼种培养的应用[J].农家致富顾问,2015,(8) :104-105.
其他文献
总结了那坡县稻田养鱼的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措施,以期为那坡县稻渔发展提供参考。
对吉水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进行了总结,探索了在吉水县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优势,介绍了吉水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概况,并提出了吉水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总体思路,重点
调查了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为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室采用固相萃取(SP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微囊藻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及繁殖生物学重要参数的测量统计,对东江源水域大刺鳅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刺鳅卵巢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大刺鳅繁殖期在4月~8月,全年
利用前期筛选的具有优良固氮活性的巨大芽孢杆菌菌株N3和豌豆根瘤菌菌株Vic5,研究单一及复合接种对毛叶苕子的促生效果及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不接菌处理CK,单一接
基于活水鱼塘的资源利用进行了物理研究、数学分析与地理分析。在物理上通过对活水鱼塘的承压与鱼塘流水动力方式进行研究,研究倾角等参数对活水鱼塘资源利用效果的影响的研
在阐述海水养殖贝类病害出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预警预报技术,并以某海域的养殖贝类病害预警工作情况为例,分析基于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预警预报技术的养殖贝类
为了弄清良种选育后黄尾鯝的生长性能,比较了未选育子代(对照组)、选育F2代和F4代的生长和耐低氧性能。经过120 d饲养,对照组、F2代和F4代体重分别增长了764.0±325.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