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多的适龄青年走进了大学。大多数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大好时光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知识,得到良好发展。但同时也有少部分的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甚至无法完成学业。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就成为大学管理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学业警告原因对策
随着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分制体制的不断完善,以结合学生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来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优点不断地显现出来。于此同时以行政班级集体上课的机会在不断的减少,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在明显的下降。在大部分同学在忙于学业的同时,个别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在学业上开始掉队。学业警告生工作已经成为学生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下面以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为例分析如下:
信息学院共有58名学业警告生,其中2006级20人、2007级22人、2008级16人,2009级暂无。信息学院五个专业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业警告生最少,所占比例为2.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业警告生比例最高,到达了6.64%。详情请看表1所示。(表格见下方)

一、学业警告生产生原因
(一)入学后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思想存在问题。
升入大学后绝大多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没有了压力也就没有了学习动力。在学校非主流专业中,大多数学生不是第一志愿甚至是服从志愿。失去了兴趣失去了压力,也就容易在学业上出现问题。以表l中我校二本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例,近几年来此专业录取的多为非第一志愿甚至多为服从志愿考生。学生入学后对本专业没有学习兴趣。另外计算机专业与同为二本专业的信息管理鱼信息系统专业相比课程偏难,所学的数学类课程和计算机语言课程又较为枯燥。所以学业警告生比例偏高。
(二)学习缺乏科学性、严谨性、自觉性。
大学的学习模式与中小学不同,强调自学能力、主动学习,许多同学入学后,没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部分学生从小受父母的宠爱,自我意识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在学习上往往只是浅尝辄学不求深,识不求广,散漫、浮躁、疲沓。学业警告多发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一、二学期多为基础课难学而且学分高。例如高等数学6学分、大学英语4学分。大学里一节课往往可以讲几十页的内容,需要学生课后自己消化理解。那些没有适应大学学习方式、自觉学习性差的或者理科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就成为了学业警告生。
(三)家庭原因。
在与学业警告生家长的电话沟通中和假期走访学业警告生家庭时发现好多学生在高中甚至是初中时期就已迷恋电脑游戏或者贪玩成性。家长也承认在学生成长和管理出了问题。在忙于工作的时候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考上大学以后没有家长的贴身管理也没有升学压力,原本的贪玩本性便显现出来。不管家长和老师愿不愿意。电脑游戏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将电脑游戏作为休闲放松的方式。但是个别的同学不能掌握学习和休闲的尺度,将大多数时间都放在电脑游戏中。
(四)学校原因。
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高校教师在学生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认为教育管理学生只是辅导员的事情;有些--专业教师忙于科研,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与学生交流非常少,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有效的指导;有些教师缺乏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上课只管照着课件读,完全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甚至有部分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在正常上课时间随意停课、调课,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不良教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有些教师不能够以德育人、爱岗敬业,有些教师教学水平存在一定问题,有些教师经常把自己的情绪和偏激想法带入课堂,从而影响学生的听课,甚至误导学生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逃课、旷课。
二、学业警告生帮扶对策
(一)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新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
在对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中,不能只限于学规章制度,而应该增加对新生的人格教育、目标教育及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指导。使他们切实认识到进入大学只是实现了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目标,但绝不是终点,而应是一个起点,是新的阶段、新的开始。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并对此目标产生积极的期待和向往,从而使自己的学习生活不再迷茫和困惑,而是充满希望和动力。
(二)开展持续化,细微化、长效化的专业教育。
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往往都不够深入。凭借着几百字的专业介绍和新生入学的专业介绍往往不能形成长期的有效。邀请教学经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每学期处对学生经行专业教育对学生一整学期的学期都有很大的好处。此外每门任课老师将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做以详解的讲解也利于学生学习。
(三)完善辅导员加班导师的工作模式。
班导师侧重于学习的指导和学术思想的熏陶,兼顾政治思想工作,辅导员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兼顾业余学习指导的行政管理,两者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在辅导员加班导师的工作模式中,需要让教学水平较高、人生阅历丰富,学术造诣深厚,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进行全面指导的教师担任低年级班导师,重点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四)感恩教育,强化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拿着父母辛苦赚来的学费却不好好学习没有任何羞愧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应该积极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来面对。但有部分学生总感觉就业是很遥远,缺乏长远目光。每个学生都应该顺利完成学业,用知识改变家庭生活的窘境或者让家人更好的生活。一个学生每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共计一万多。帮助学生计算上学成本是一个教育良策。
(五)制定学期目标,辅导员定期谈心了解学习情况。
对有学业危险的学生提前预警,详细讲解学业警告制度。根据学生当前未得学分情况,本学习课程设置情况、本学期重修课程开课情况,与学生一同制定学期学习目标并逐步分解。
(六)组建一帮一,或多帮一学习小组。
学业警告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课余时间大都爱在寝室,个别的甚至有逃课行为。选派一个或者几个品学兼优的同学在日常学习来帮扶学业警告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辅导员老师不可能24小时观察学业警告生的学习情况,这时优秀的学生干部就成为老师延伸的工作手臂。绝大多数学业警告生是因为学习有惰性而不是头脑问题,所以身边时刻有学习的榜样可以带动其学习,并及时解答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七)走进学业警告生家中,取得家长积极配合。
辅导员可以利用假期重点家访走访学业警告生家庭。假期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坚持谈心,督促学习。假期是学生管理的边缘地带,加之广大家长学生寒暑假时还要工作,学生假期在家几乎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学业警告生普遍自制力较差,所以学生假期独自在家时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为此利用假期重点走访学业警告生家庭。与家长沟通研究对学生如何形成教育合力。
学风建设是高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学业警告生是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学业警告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有些问题高考之前就已经形成的,有些问题是由于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思考的不够长远造成的。虽然高校在方方面面都存在许多的困难,但我们还是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使教学、管理和学生家长形成合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毕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刘梅,柏祝玲,林泽玮,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 006,(11)
[2]张天兆,对高校扩招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7)
关键词:学业警告原因对策
随着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分制体制的不断完善,以结合学生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来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优点不断地显现出来。于此同时以行政班级集体上课的机会在不断的减少,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在明显的下降。在大部分同学在忙于学业的同时,个别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在学业上开始掉队。学业警告生工作已经成为学生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下面以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为例分析如下:
信息学院共有58名学业警告生,其中2006级20人、2007级22人、2008级16人,2009级暂无。信息学院五个专业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业警告生最少,所占比例为2.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业警告生比例最高,到达了6.64%。详情请看表1所示。(表格见下方)

一、学业警告生产生原因
(一)入学后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思想存在问题。
升入大学后绝大多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没有了压力也就没有了学习动力。在学校非主流专业中,大多数学生不是第一志愿甚至是服从志愿。失去了兴趣失去了压力,也就容易在学业上出现问题。以表l中我校二本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例,近几年来此专业录取的多为非第一志愿甚至多为服从志愿考生。学生入学后对本专业没有学习兴趣。另外计算机专业与同为二本专业的信息管理鱼信息系统专业相比课程偏难,所学的数学类课程和计算机语言课程又较为枯燥。所以学业警告生比例偏高。
(二)学习缺乏科学性、严谨性、自觉性。
大学的学习模式与中小学不同,强调自学能力、主动学习,许多同学入学后,没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部分学生从小受父母的宠爱,自我意识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在学习上往往只是浅尝辄学不求深,识不求广,散漫、浮躁、疲沓。学业警告多发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一、二学期多为基础课难学而且学分高。例如高等数学6学分、大学英语4学分。大学里一节课往往可以讲几十页的内容,需要学生课后自己消化理解。那些没有适应大学学习方式、自觉学习性差的或者理科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就成为了学业警告生。
(三)家庭原因。
在与学业警告生家长的电话沟通中和假期走访学业警告生家庭时发现好多学生在高中甚至是初中时期就已迷恋电脑游戏或者贪玩成性。家长也承认在学生成长和管理出了问题。在忙于工作的时候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考上大学以后没有家长的贴身管理也没有升学压力,原本的贪玩本性便显现出来。不管家长和老师愿不愿意。电脑游戏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将电脑游戏作为休闲放松的方式。但是个别的同学不能掌握学习和休闲的尺度,将大多数时间都放在电脑游戏中。
(四)学校原因。
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高校教师在学生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认为教育管理学生只是辅导员的事情;有些--专业教师忙于科研,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与学生交流非常少,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有效的指导;有些教师缺乏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上课只管照着课件读,完全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甚至有部分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在正常上课时间随意停课、调课,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不良教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有些教师不能够以德育人、爱岗敬业,有些教师教学水平存在一定问题,有些教师经常把自己的情绪和偏激想法带入课堂,从而影响学生的听课,甚至误导学生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逃课、旷课。
二、学业警告生帮扶对策
(一)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新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
在对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中,不能只限于学规章制度,而应该增加对新生的人格教育、目标教育及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指导。使他们切实认识到进入大学只是实现了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目标,但绝不是终点,而应是一个起点,是新的阶段、新的开始。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并对此目标产生积极的期待和向往,从而使自己的学习生活不再迷茫和困惑,而是充满希望和动力。
(二)开展持续化,细微化、长效化的专业教育。
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往往都不够深入。凭借着几百字的专业介绍和新生入学的专业介绍往往不能形成长期的有效。邀请教学经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每学期处对学生经行专业教育对学生一整学期的学期都有很大的好处。此外每门任课老师将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做以详解的讲解也利于学生学习。
(三)完善辅导员加班导师的工作模式。
班导师侧重于学习的指导和学术思想的熏陶,兼顾政治思想工作,辅导员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兼顾业余学习指导的行政管理,两者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在辅导员加班导师的工作模式中,需要让教学水平较高、人生阅历丰富,学术造诣深厚,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进行全面指导的教师担任低年级班导师,重点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四)感恩教育,强化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拿着父母辛苦赚来的学费却不好好学习没有任何羞愧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应该积极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来面对。但有部分学生总感觉就业是很遥远,缺乏长远目光。每个学生都应该顺利完成学业,用知识改变家庭生活的窘境或者让家人更好的生活。一个学生每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共计一万多。帮助学生计算上学成本是一个教育良策。
(五)制定学期目标,辅导员定期谈心了解学习情况。
对有学业危险的学生提前预警,详细讲解学业警告制度。根据学生当前未得学分情况,本学习课程设置情况、本学期重修课程开课情况,与学生一同制定学期学习目标并逐步分解。
(六)组建一帮一,或多帮一学习小组。
学业警告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课余时间大都爱在寝室,个别的甚至有逃课行为。选派一个或者几个品学兼优的同学在日常学习来帮扶学业警告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辅导员老师不可能24小时观察学业警告生的学习情况,这时优秀的学生干部就成为老师延伸的工作手臂。绝大多数学业警告生是因为学习有惰性而不是头脑问题,所以身边时刻有学习的榜样可以带动其学习,并及时解答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七)走进学业警告生家中,取得家长积极配合。
辅导员可以利用假期重点家访走访学业警告生家庭。假期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坚持谈心,督促学习。假期是学生管理的边缘地带,加之广大家长学生寒暑假时还要工作,学生假期在家几乎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学业警告生普遍自制力较差,所以学生假期独自在家时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为此利用假期重点走访学业警告生家庭。与家长沟通研究对学生如何形成教育合力。
学风建设是高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学业警告生是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学业警告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有些问题高考之前就已经形成的,有些问题是由于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思考的不够长远造成的。虽然高校在方方面面都存在许多的困难,但我们还是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使教学、管理和学生家长形成合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毕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刘梅,柏祝玲,林泽玮,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 006,(11)
[2]张天兆,对高校扩招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