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雪打灯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可谓脍炙人口,同学们知道它出自哪里吗?对,那就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名呢?其实词牌名是规定词牌,决定词节奏与韵律的一种形式,比如“忆江南”“渔歌子”等等,这些都是不同格式的词牌名。所以,《青玉案·元夕》中除却词牌名“青玉案”,“元夕”才是这首词真正的标题,也是这首词要写的主要内容。那么,“元夕”是什么意思呢?“元夕”其实是一个节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现在称其为“元宵节”。
  接下来,我们就先看看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是什么样子的吧。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过这首词,我们发现原来宋朝的元宵节也是如此热闹,一点儿都不输给现在的元宵节。你看,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被东风吹得千树花开。还有那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流星雨。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驶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可以说这首词上半阕描绘的元宵节极为热闹,这绚丽的场面宛如现代电影中那种跨年夜的场景。而下半阕则写了元宵节游人的欢乐以及作者的感悟。特别是最后一句词,流传很广,各种解释也很多,甚至代表了诗词的一种意境。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找资料了解一下。在这里,老师主要想给同学们讲一讲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的习俗。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到,正月十五这一夜是灯火通明的。所以,正月十五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观灯。有一篇小古文就讲到了这一点,我们一起读一读。
  两亲家相遇于途,一性急,一性缓。性缓者,长揖至地,口中谢曰:“新年拜节奉扰,元宵观灯又奉扰,端午看龙舟,中秋玩月,重阳赏菊,节节奉扰,未曾报答,愧不可言。”及说毕而起,已半晌矣。性急者苦其太烦,早先避去。性缓者视之不见,问人曰:“敝亲家是几时去的?”人曰:“看灯之后,就不见了,已去大半年矣!”
  这篇古文不难,故事也很有意思。说的是两个儿女亲家在路上碰见了,其中一个性子慢,一个性子急。那个慢性子就对急性子的亲家边作揖边叨叨,从新年的事一直讲到重阳节的事,急性子不耐烦,就偷偷溜了。等慢性子发现后,问身边的人急性子什么时候走的。身边的人也是个有趣的人,他打趣说,看灯的时候就走了,走大半年了。这里的“看灯”指的就是元宵节。可见元宵节有着观灯的习俗。而且有诗为证,诗名就叫《十五夜观灯》: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卢照邻,可见唐朝时,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老百姓就有了观灯游玩的习俗。之前热播的连续剧《长安十二时辰》就把整个故事的背景设置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故事中推动情节发展的一大利器就是“观灯”。只不过,当时的元宵节叫做“上元节”。有一首词就叫做《蝶恋花·密州上元》: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  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这首词的意思就不详细解说了,但说到这儿,老师需要把正月十五的几个称呼总结一下。我们最熟悉的是现在常说的元宵节,此外,这一天还可以称作元夕、上元节、小正月或灯节。而且,在我国的北方,正月十五这一天下雪的概率还很大,所以又有“正月十五雪打灯”的俗语。正月十五这一天,有雪飘落,也有“瑞雪兆丰年”之意,预示着来年会有好年景。
  如果说下雪的正月十五让人感到寒冷,那么就再没有比一碗热气腾腾元宵更能驱散这寒意的美食了,如果有,那就是兩碗。吃元宵,这就是正月十五另一个重要的习俗。再读一首诗:
  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这首诗写的也是元宵节的事。最后一句“孤灯犹唤卖汤元”中的“汤元”(汤圆)指的就是元宵。
  元宵也称“汤圆”“圆子”,据说元宵就其形状喻示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着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所以正月十五这个亲人团圆的日子,我们就要吃元宵。不过,元宵和汤圆虽说都是圆圆的,但做法却有些不同。有一种说法是,南方“包”汤圆,北方“滚”元宵。南方习惯做法是和面后把馅包在面里做成“汤圆”,而北方则是将馅料蘸上水,在糯米面上滚成圆圆的“元宵”。但不管做法如何不同,吃起来都是一样香甜的。
  元宵节除了以上这些习俗,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射虎”。同学们,你们能猜出“射虎”是什么习俗吗?
  “射虎”可不是用弓箭射老虎,而是一种代称。其实,古代人为了增添观灯的乐趣,大家就在灯上写了一些谜语,让观灯的人猜。我们将这些谜语叫做“灯谜”,而灯谜还有一个称呼就是“灯虎”。所以,“猜灯谜”也被称作“射灯虎”,简称为“射虎”。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射几只“虎”吧!
  谜面:1.眼看秋来到 (打一字) 2.求签生男娃 (打一词牌名) 3.百分之九十翻新样 (打一成语)
其他文献
[真題在线]  (2020·贵州·贵阳)某英语网站正在开展关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征文大赛,请以“Good Living Habits Make Me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词的英语短文参加此次大赛。  要求如下:1. 补全标题;  2. 重点谈谈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你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3. 征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个人信息。   [试题解读]  本文是一篇开放式命题作文。
期刊
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邊的一半. 利用这一性质可证明线段的倍分问题.
期刊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下面对惯性进行归纳总结。   [小题在线]  例1(2020·新疆)我国高速磁悬浮列车上装有电磁体,铁轨上装有线圈(相当于电磁铁),通电后,可使列车悬浮起来,悬浮后列车的惯性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悬浮前的惯性。  例2 炎热的夏天,一辆正在喷洒消毒液的汽车
期刊
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如何分辨二者是考试的重点,中考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来考查。下面以真题为例帮助同学们掌握这一内容。   [小题在线]  例1(2020·山东·济宁)如图1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箱子没有运动,此時箱子所受推力小于箱子所受摩擦力  B. 箱子所受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期刊
有人说父爱如伞,雨季来袭时,成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港湾;有人说父爱如灯,当我 们在黑夜中迷失时,成为指引我们前行的光;有人说父爱如海洋,当我们的情绪掀起巨 浪时,仍能以其宽厚深沉来包容……让我们一起读读下面这组文章,希望你对父爱有新 的感悟。坐在父亲的膝盖上听名著张大春我年幼的时候,坐在父亲的膝盖上听他一回一回地讲述《西游记》《三国演义》《水 浒传》之类的古典小说。可是我一直遗漏了那段“幼承庭训”的日
期刊
摩擦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它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许多同学常常对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感到困惑,下面通过几道例题进行探讨。  一、摩擦力的大小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大小。  例1(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正确关系的得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历经了两千多年
期刊
1. 小华同学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绳子突然断开且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他做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华同学)( )。  2. (2020·江苏·泰州改编)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如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
期刊
问候语,又叫见面语、招呼语,它短小简单,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际口语。在英语中,根据会面的对象、场合不同,我们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问候别人。同学们,学会了下文的问候语就去问候你们的家人和朋友吧。  一、初次见面的问候  1. How do you do?  这个问题只是一种礼节性的提问,是一种“古董级”的表达,即使是在比较怀旧的英国也很少会有人使用。但如果你真的遇到了一个极其老派的人向你提问:How
期刊
二力平衡是力与运动关系知识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涉及器材的选择及原因、实验操作中细节处理,以及实验结论的分析与归纳,对于科学探究这一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比较高。   [实验要点]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中桌面的摩擦、滑轮与细绳的摩擦无法忽略,因此可以选取较光滑的接触面和质量轻一些的小车。  (2)实验中应选取质量较大的砝碼,使两个拉力尽量大些,以削
期刊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天真无邪,秀发香腮,“半笺娇恨寄幽怀”。她着轻衣荡秋千,她荡轻舟误入藕花深处。青春的烟雨将她浸润得貌美如花,诗词的意蕴将她熏染得光彩照人。她温柔、婉约,身体里流淌着多愁善感的血液。一片柳絮,便是一丝灵感;一缕花香,便成一联佳句。在诗词的天地里,她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才华与激情,展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下面,我们一起来赏读她的《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词作先读  浣溪沙  [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