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歌与说唱音乐的艺术特征

来源 :颂雅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说唱与民歌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歌来自于市井文化,而说唱是对民歌规范化的升级。本文主要介绍民歌与说唱的概括、民歌与说唱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特点,旨在为音乐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歌 说唱 音乐 艺术
  一、说唱和民歌的概况
  (一)说唱概况
  说唱艺术的统称即为曲艺,它是一种经过长期歷史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质的艺术形式,主要以歌唱和民间口头文学为主。说唱的内容保罗万象,它包括历史故事、民间杂事、表达情感等。此外,说唱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音乐”。我国不同地域的人们,他们的语言不同,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从而造就了不同的说唱风格。这也是我国民歌的宝库,为我国的现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说唱源于周朝,到明清时期发展成熟。说唱作为我国国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二)民歌形成
  民歌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第一,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民歌源于人民,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边劳作边哼唱而形成的歌曲。民歌与人们的生活产生着紧密的联系。有些地区的人民在庆祝节日时,常常将民歌融入其中,并在此过程中,展示相应的舞蹈,增强节日的氛围;第二,具有一定思想性。民歌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历史条件。它可以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亦可以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本文强调的思想性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一首歌曲,而是民歌本身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第三,经过长期的积累。民歌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它需要具有自己的艺术特征,需要经过千百首曲目的沉淀,更需要音乐工作者从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表演风格。
  二、民歌与说唱的关系
  说唱音乐起源于我国的周朝,因而说唱本身具有深刻的历史沉淀,还对促进民歌和曲艺的发展功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民歌、说唱音乐和戏曲的比较,我们发现民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最为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很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民歌是在人们劳动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情感的抒发,常常会随口而唱一些曲调。这些曲调不仅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且更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尤其是在节拍、节奏、旋发等方面。在民歌歌词的选区方面,大都采用各地方的方言。随着时间的流逝,民歌自娱性的功能逐渐减弱,而表演性和娱乐性增强,最终成为一种表演的艺术形式。
  说唱音乐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而它即吸收了民歌的精华,也充分借鉴了现代的表演形式,比如引进歌舞表演和乐器表演等,因而说唱表演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除了以上特点外,说唱音乐在音乐结构上更具有规范性和丰富性,尤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文词创作方面。相关音乐爱好者或是从业人员在进行文词创作时,需要寻找与自己的曲风相适应的曲中模板和腔体;第二方面,表演形式。每个说唱曲目都有固定的演奏形式以及特定的演奏乐器;第三方面,理论基础。说唱本身日益走向规范,因而对于说唱音乐的理论知识也会日益完善。第四方面,固定的表演群体。说唱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会吸引一些爱好说唱的人员组成相应的群体,进行说唱音乐的演出。
  三、民歌与说唱的艺术特征
  说唱起源于民歌,因而它们存在较强的相似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两者也出现了较大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区分。第一,篇幅布置。说唱具有较长的篇幅,而民歌的篇幅较短;第二,语言艺术。民歌注重对意境的描述,因而常常运用比兴的手法,让歌词本身更具有诗意。民歌大都运用白描的手法开展叙述,尽可能地将歌词中的故事情节交代清楚,比如,故事发生的背景、原因和结果等。此外,唱词的设置也遵循平仄的原则;第三,渲染点不同。民歌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因而会运用曲调与歌词会完美地融合,充分表达主题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说唱注重叙事性的描述,它不具备较强的旋律性,主要强调对事情描述的清晰性,其主要的唱腔以念诵性为主。
  我国的民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以自我表达情感为主,注重自娱性,即业余创作和自我创作阶段;第二阶段则以欣赏和娱乐性为主,即艺术表演和专业创作。说唱音乐是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说唱音乐让我国的民歌由原先的随心所欲,即兴而为,转变的更为规范化和程式化。从这个角度讲,说唱音乐让民族音乐的发展更具有规范化。
  结语
  说唱音乐不仅是我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促进我国民歌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新台阶,是我国民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说唱音乐和民歌音乐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从而推动我国民族音乐的不断向前,提升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瑞.地方民歌中的主客体关系解读——以四川彝族民歌为例[J].四川戏剧,2017(07).
  [2]周敏.地方文艺刊物的“说唱化”调整及其困境(1951-1953)——兼与张均教授商榷[J].文学评论,2016(06).
  作者单位:吉林省安图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文化“走出去”的开展,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开始更多地向国外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现状,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并加以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家庄 文化传播 对策  十八大的以来,我市文化软实力逐渐增强,“非遗”的传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市从各个途径,利用多种手段,积极促进我市“非遗”文化“走出去”,在“走出去”的过
期刊
摘要:常德丝弦作为一支独特的曲艺艺术,唱腔优美,曲目丰富,既有曲艺的共性特征,又有地域特征和独自的艺术魅力。常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坚定的自信根脉,如何在新常德建设下推广常德丝弦?又如何很好地利用常德丝弦促进新常德的建设?文章在充分分析常德丝弦的艺术特色的同时,分析了在新常德的建设下常德丝弦的推广与研究。  关键词:新常德 常德丝弦 传播 艺术价值  常德地处湖南西北,依沅江而建,西靠武陵山
期刊
摘要:敦煌舞是盛行于甘肃省敦煌地区的一种舞蹈,它融合西域和中原舞蹈的艺术特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敦煌舞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音乐风格更为热情奔放,舞蹈表演形式也更为自由洒脱。提起敦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莫高窟,这一历史瑰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敦煌壁画,尤以飞天壁画最为闻名遐迩。敦煌舞就与敦煌壁画息息相关的,现代敦煌舞很多灵感就是来源于飞天壁画,尤其是壁画中飞翔的姿态、飘舞的绸带,敦煌舞不
期刊
摘要:奥运会是举世同庆的体育狂欢,同时也是举办国向其他国家展示自身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2022年,我国张家口将举办冬奥会,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之后,我国举办的第三次奥运赛事。关注奥运,关注传统文化,本文将以“奥运”和“传统文化”为主题,对张家口当地的传统文化与奥运会的联系进行浅析。  关键词:奥运 传统文化 传承与发展  一、奥运文化和张家口文化  (一)奥运文化  奥运文化所涵盖的内容非
期刊
摘要:通过简单的课堂设计,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触发内源動力,缩小“音乐会”规模,把它搬到身边可及的舞台,就一定可以非常“接地气”地让孩子们体验到参与和欣赏“音乐会”的快乐。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提升对美的认识,学会追求美的人生,感悟美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MiNi音乐会” 参与度 平台展示 个性发展  《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
期刊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主要反映了我国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爱情诗在《诗经·国风》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诗中的女子勇敢追求爱,坚守爱,理智地对待爱,韵味独特,耐人寻味,是最受后人青睐的部分。爱情诗有一定史料研究价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周到春秋时的婚恋风俗和相关制度。  关键词:氓 《诗经》时代 婚恋 风俗 制度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最动人的情感。爱情主题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我国第一部
期刊
摘要:戏剧创作包含着诸多要素,舞台音乐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渲染情境氛围的有效手段,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舞台音乐以它丰富的感染力进一步深化了表演者的表演情绪和情感,在戏剧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舞台音乐 戏剧创作 运用  音乐以其跌宕起伏的旋律、丰富多变的音响效果感染着每一位聆听者。作为舞台剧的辅助手段,舞台音乐以它独特的表达方式有效调节了剧场气氛,完美升华了舞台上表演者的
期刊
摘要: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和精神瑰宝,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延安路小学从悠久的校史和优良的传统中挖掘梳理出善文化的精髓,有机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作为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学校立足文化育人,突出品德培养, 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 大力建设“崇善”文化, 以“善德”育人,创建了富有特色的校园善德文化。 在近几年的德育实践中,精耕善德文化,开拓了育人渠道。  关键词:精耕
期刊
摘要:在十九大中谈到文化自信,特别对红色文化自信的论述深有可鉴,其中说到红色文化自信源于其所蕴含的强大红色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出部署,并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历经90多年的砥砺奋进,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实现了极大的创新与改变。可以说,在每个行业中基本上都可以发现科学技术的身影。本文通过探究现代科学技术与服装表演设计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入探究传统服装表演设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服装表演设计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科学技术 现代服装 表演氛围 设计 互动  现代科学技术与服装表演设计的互动主要指的是在服装表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