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有效教学之路在何方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an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课堂教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已经成为每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注重学情研究、课堂要充满探索与交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要做到五“有”几个方面对有效教学之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学情;探索与交流;教法;课堂教学
  
  新课改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深刻的变革,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战略举措,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以学生为核心的特殊的学习活动,教师工作的着力点是组织好这一特殊的学习活动,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是每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在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三年课程两年完,留下一年搞训练”是不争的事实。“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真实写照,大搞题海战术,追求熟能生巧,以高昂的精力投入,换取高考中的高分数。对于考试来说也许是高效的,但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什么效率可言呢?在现实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去数学化”。合作学习的“形式化”、探究学习的“浅表化”等现象涛声依旧。这就要求教师去思考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及如何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
  
  注重学情研究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能有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转变观念。培养尊重学情的情感,明确教学内容,学情研究要有的放矢。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认知倾向。
  
  课堂要充满探素与交流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展示知识的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潜在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改进教学方法和备课方式,创造性的运用教材。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要求师生转变教与学的观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应表现为探索和交流的过程,新课程倡导“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并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这种对数学的交流与探索对于习惯了传统教法与学法的教师与学生来说还不是一个自觉的行为,所以会有教师抱怨学生上课时“不买账”、光等老师讲等等,对于这种结果,教师应主动去解决,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探索与交流,因此,课堂教学要做到“一题多解,追根溯源;横向类比,巧妙转化;乘胜追击,意外收获;余音缭绕,回味无穷”。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数学课的内容按课型一般分为概念课、公式定理推导课、习题课、复习小结课、讲评课等等,对不同内容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平时上课应该注意的,目前很多青年教师的平常课几乎是同一教学模式,一讲到底,这是必须大力改进的。
  概念课是比较难上的课,对概念的讲解,教师应注意讲清概念的产生、形成的过程,其数学本质是什么,针对这一概念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例如。在讲函数奇偶性的概念时,教师应通过大量的函数图象来说明这一类函数的共同特征——关于原点或y轴对称,然后再引入函数奇偶性的代数定义f(-x)=f(x)f(-x)=f(x),这一定义是对图象上的点的坐标做进一步研究后才得出来的,而在平常的课堂上,有的教师只给出y=x2的图象,就急功近利地给出偶函数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三个注意点,让学生死记条文,这样的教学结果。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很肤浅,遇到难题时就会卡壳。
  
  不能用概念本身去解决问题
  
  数学课肯定是要讲例题的,而如何讲好例题又是值得去研究的,讲例题的目的是把知识串联起来,通过对解题方法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道例题,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这道题是怎么想到的,其思路是什么,目前不少教师把数学教学完全等同于解题教学,把解题教学完全等同于题型教学,把题型教学完全等同于题型的模仿,这样以来,教师在上课时急于给出一些题目,讲完后又让学生套用这些题目去做练习,久而久之,当遇到教师没有讲过的题型时。学生就不知如何“下手”了,教师正确的做法是完善解题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早在七八十年前,波利亚为世人提供了一张弥足珍贵的“解题表”,表中把人们解题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理解题意、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回顾反思,用这一标准来衡量今天的解题教学,最为反映内心活动的首末两项做的最为欠缺。大量的習题训练把检验回顾的时间压缩得几乎为零,这严重抵消了解题教学的效率,在波利亚时代,他就警示人们:“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反思”。
  
  课堂教学要做到五“有”
  
  1 有“趣”,尽可能将数学的双基镶嵌在现实的、生活的情境和数学问题之中,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有“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上既有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又有动脑思索和探究的数学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手、脑、眼、口、耳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学习,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3 有“思”,以问题串的形式层层设疑,机智地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设问方式自然和谐,设计的问题有开放度、有层次性、有思维量,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 有“情”,把数学内容的情感因素与自身所体验的情感因素融合在一起,使教学的内容变为学生易于学习和乐于接受的东西,不断地给学生以激励和鼓励,为学生学习创设愉悦的环境,以体现数学教学的情谊原理。
  5 有“用”,一方面,教师将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数学教学已经不是机械化的解题教学,而是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畅游在数学浩瀚的海洋中的同时,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知识中隐含的火热的思考、数学中重要而又神奇的思维方式,以及数学学习为学生带来观念上的改变、精神上的享受等等。
其他文献
通过对甘宁青地区大地垂直形变、断层形变和GPS水平形变测量资料的处理分析 ,结合地质构造和有形变资料积累以来本区域多次中、强地震活动 ,对本区现今构造形变异常与中强以上地震蕴育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 :①甘宁青监测区主要断裂附近构造形变相对强烈 ;垂直差异运动强度和变形态势随时间演变 ,水平运动与变形呈明显的挤压走滑特征。②本区构造形变与地震蕴育的主控应力来自青藏块体持续NE向挤
城乡社区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时代背景下,新农村社区建设已从以往基础物质层面转向“社区建设发展”等精神文化层面。党的十九大
问:45—59岁健康人在动态心电图中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24小时内超过多少次为异常? 答:一般认为45—59岁健康人在动态心电图中早搏数,房性早搏≤220次/24h,室
以青藏高原东南缘和东北缘若干地震构造带的历史地震活动资料为基本数据 ,通过地震复发间隔的计算、分类和统计检验等 ,研究了大陆板内地震的复发行为。认为 :大陆板内地震既不是简单地准周期重复发生 ,也不是简单地丛集复发 ,而可能是一种准周期的丛集复发行为 ,即地震丛是准周期重复发生的 ,而在某一地震丛内 ,地震又是丛集复发的。存在两类地震复发间隔 ,即地震丛复发间隔和地震丛内的地震复发间隔 ,它们分别
On the basis of GPS observations in Yunnan from 1999 to 2001, we adopt the robust Bayesian least square estimation and multi-fault dislocation model to analyze
目的 探讨静息血压达标的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 60例静息血压达标的高血压病患者行6min步行试验,按运动后的血压是否增高分为运动血压增高组(
父亲喜欢喝酒,我喜欢看他喝酒。最喜欢看他一仰脖颈,豪爽地饮下一盅,绽出少有的憨憨的微笑。父亲是个严厉的人,不仅仅对我,对他的生活,也是紧张有余,欢乐不足。每晚的那杯酒。成了整
分析了华北北部 2 0世纪 70年代初以来的断层形变资料。结果表明 :震前断层活动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短临阶段断层形变异常主要形态有两种 :一种是在α、β相后的γ相短临异常 ,这种异常一般在近源区出现 ;另一种是较大幅度的突跳型短临异常 ,这种异常一般在远源区出现 ,这些都是断层形变前兆由中期过渡到短期的明显标志 ;断层形变短临异常有从外围向震中迁移的特征 ;唐山地震前出现γ相短临异常的比例高
介绍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的GPS数据结构,对GPS及其他观测数据的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管理及数据共享等工作流程作了详细说明。
雷达天线长期处于架设状态容易产生变形,为了确保整个雷达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需定期对天线面进行检测。目前已有的曲面拟合方法往往无法得出曲面的标准方程参数或者得到的参数拟合精度不高。利用一般二次曲面和特征值条件对雷达天线椭圆抛物面方程进行拟合,并阐述了测量坐标与标准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特征向量与旋转角的关系,将天线椭圆抛物面方程的一般形式转化为标准方程格式。工程实例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